天天看點

每個成年人的閱讀之旅,都要從這本書開始

離買來如何《如何閱讀一本書》有很長時間了,雖然買來之後立刻開了封,但後面還是吃了不短時間的灰才拿來讀完。

因為要保證科學書籍的客觀和不産生歧義,這本書語言上有點繞,讀起來比較吃力,而且容易昏昏欲睡。

不過這并不能掩蓋這本閱讀界“工業母機”的熠熠光輝。

我比較喜歡西方人寫書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會把各種各樣的情況分别列舉出來,然後給予比較詳細可操作的攻略。

這樣會更偏向于器的這個方面,但是對讀書沒有系統方法論的讀者來說,這是非常有利的。

道、術、器,這三個方面,器是最容易入手的,實踐操練的多了,慢慢就會形成自己的感悟,就是術。

至于道,那就是在一個事情上深入研究多少年才能形成的,看個人造化。

是以西方的這種書,看似低端,但實際卻最能解決問題。

因為直接,是以有效。

整本書的内容:

《如何閱讀一本書》從開始的基礎閱讀開始講起,來聊閱讀的一共四個層次。

基礎閱讀就是要保證閱讀的人有初步的閱讀技巧,即能識文斷字,這在一般的教育過程中都能做得到。

但是從檢視閱讀開始,就開始介紹詳細的閱讀攻略。

檢視閱讀的分類有二,目的也有二。

其一是為了快速精準的了解書目的具體内容。

比方說你在圖書館或者書店,看到一本看起來不錯的書,你怎麼确定它的主題是不是你感興趣的,即你想不想讀它。

或者有的時候,為了快速定位你感興趣的内容,你要怎麼做?

大概就是拿起來看看導讀、序言,看看能不能找到提取出來密度比較大的資訊;又或者看看索引,随便翻翻書的幾個篇章等等。

其二是遇到比較難讀的書的話,先讀下去,不要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和思索。

遇到過很多這種情況,感覺書比較晦澀難懂,就扔在一邊不管了。

那就相當于遇到困難放棄了整本書,擷取的知識為零。

但是如果不管這些不懂得地方,通讀整本書,那你最起碼可以擷取全書百分之三四十的資訊。

分析閱讀是整本書的重點,全書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來講這一個層次。

這也是我們遇到的最多的情況,基本上我們拿過來一本書打算仔細讀下去,就都算這個層次,是以這是最需要我們着重注意的層次。

往往我們拿起來一本書,就開始從頭讀下去,就像大水漫灌一樣,信心滿滿的想要抓住任何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讀到最後,才發現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沒有理清重點,也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洞悉了一般人讀書的這個特點,是以在分析閱讀開始階段,就提醒每個讀者,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先問自己四個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系?

首先了解這本書的在說什麼,然後再明白和自己的關系。這麼一問,很多人就知道自己在讀書的時候要幹些什麼,達成什麼目的了。

雖然這四個問題已經夠直接、夠清晰,但是本書作者還是更加詳細的介紹了如何做分析閱讀。

整體上來說,作者引導讀者通過由内向外的方式,去了解每一本書。

比如先知道書的類型、了解書的主旨和架構、然後了解作者想要讨論什麼問題。

這是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雖然貌似了解了書籍内容,但實際上都還是外在。

本書作者通過描寫如何處理書中的單字、詞語、句子、論述,由基礎到深入,由分散到集中,最後彙集整本書的靈魂。

從論述中就可以漸漸清晰每本書的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的答案。

讀完分析閱讀這一層次,就有個什麼感覺。

就像是在拿斧子不斷砍掉椰子外層厚厚的殼,然後喝到甘甜可口的椰子汁。

厚厚的殼就是每本書作者的語言文字,椰子汁就是每本書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

這種抽絲剝繭、最後直達每本書靈魂深處的感覺很過瘾。

在說完了這個層次的通用原則之後,作者更加詳細的介紹了每個類型書的讀法。

比如說,實用型的書、詩篇、話劇、小說、曆史、哲學等。我隻非常詳細的讀了實用型的書如何讀那一章。

一個方面是,像哲學、話劇、詩篇這些書籍,從小到現在我都沒讀過,即便知道了怎麼讀也沒什麼用。

另一個方面,這是一本實用型的書,要靠實踐才能最後真正掌握。

我不能實踐這些書,要就是做不到真正的掌握。那倒不如什麼時候有讀詩篇話劇的計劃時,再回過頭來讀這幾章更有效。

(把自己偷懶解釋的好偉光正…)

主題閱讀是要比分析閱讀更加主動的一種閱讀方式。

分析閱讀是拿過來一本書,作者說什麼,我們就讀什麼。主題閱讀是你有意識地去找多本書,然後挑出來主題相關的章節去做對比思考分析的過程。

雖然這兩者都是讀者的主動閱讀,但是分析閱讀更像是被動式的主動,而主題閱讀是純粹的主動閱讀。

主題閱讀一般是我們有某個標明的主題,要對這個主題進行深入研究、需要結合不同作者看法的時候用到。

大家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經常為了完善論文題目,會去翻很多主題相同的論文或者書籍。

【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這一章講的就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題目的問題,而去找很多包括很多相同主題的書來讀的過程中,要用到的辦法。

我們在尋找包含相同主題的書目的時候,發現找出來的書太多了,而且并不是一本書都在講這個相關的主題。

并且每一個作者使用的語言或者術語都不盡相同,我們有時候讀着讀着就被作者繞了進去,讀了多半本書,卻發現解決不了自己面對的問題。

或者隻是自認為解決了問題,但實際引用的隻是某一個用詞比較激烈的作者一直在強調的結論,我們完全被帶跑偏了。

說實話,在讀這一章之前,我一直沒想到這裡面有這麼多彎彎繞。

作者用比較簡單的幾個步驟,就幫助解決了上面的這些問題。

準備部分:

  1. 針對主題,列書單書目。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
  2. 檢視閱讀,篩選與主題相關的書,并再次确認研究主題。

閱讀步驟:

  1. 檢視閱讀,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2. 确認每個作者使用的不同語言,但是表示的相同含義。
  3. 厘清你想要作者們回答的關于主題的問題,并排序。
  4. 整理各個作者關于問題的不同看法,将其解讀出來。
  5. 按照順序分析問題,說明問題的不同答案并說清楚原因。

需要注意:

  1. 主題閱讀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預設立場;
  2. 進行主題閱讀的目标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對于主體的分析;
  3. 即便找到了也是在一些互相沖突的答案的沖突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而且有确切理由。

對本書的評價

書中還有一些章節,限于篇幅我就沒有放進來這篇讀書筆記中。但這絕對不是說那些内容不重要。

就像“如何評價一本書”,這本書裡面也有很詳細的介紹。

作者說必須要充分了解内容之後才能評論一本書,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好像好不夠格來評價這本書。

既然不能評價,那我就說一些純粹發自于個人的感想吧。

前面說了,我比較喜歡西方書籍,把事情說的明明白白,一二三四說的非常詳細。

這本書在這方面絕對是一個經典,把問題分成盡可能細的分支,把每個分支再做詳細的描述介紹。

經典運用WBS和歸納演繹等邏輯手法的一本書。

每個想要知道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人,在認真看完本書、了解到每個步驟之後,最起碼可以做到形似。

要是多加鍛煉,深刻掌握這本書并不是一件難事。

這本書的兩個作者是浸淫在文學方面兩個專業級大學者。

除了這本書,他們還編纂過《西方世界的經典》,更出名的是《大英百科全書》。

這不僅讓他們聞名于世,同時他們是以涉獵廣泛,是以對書籍的種類、每類書的讀法都了如指掌。

是以由他們來寫這本書最合适不過。

上面寫了本書的主要架構内容,但絕不是全部。本書作者智慧灑在這本書的每一頁每一個章節。

我把這本書的架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成了一個導圖。在公衆号【兔子研習社】背景,回複【閱讀】即可獲得。

每個成年人的閱讀之旅,都要從這本書開始

我知道,這相當于隻在沙灘上撿起了一條刺人的魚骨,卻對那些精美的貝殼視而不見。

希望今後,我們能夠多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能夠發現更多熠熠發光的美好事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