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4日刊 | 總第3225期
從潘岩(郭麒麟 飾)入職榮柯律所,到新人“三劍客”展露鋒芒,昨晚于CCTV-8、騰訊視訊開播的都市職場輕喜劇《平凡之路》已見六集。
盡管律師是一個能夠閱盡世間萬千事的職業,但細細數來,這部劇首日的進度條裡,似乎并沒有太生猛的情節。

可就是靠着對一個又一個平凡日子的書寫,靠着對潘岩、左娜(金晨 飾)、舒一南(晏紫東 飾)三位職場新人的心理細描,以及律所與客戶衆生相的點畫,《平凡之路》跳出了職場劇的創作軌道,躍入了泛職場劇的範疇——沒有準入門檻,各行各業的打勞工都能在這裡看到熟悉的生活和工作痕迹。
郭麒麟、牛莉等人的出演,幾乎預示着這部劇的畫風是輕快的。它的基調是沉穩的,人設是克制的,過程是高燃的,觀感是愉悅的。一言以蔽之,它是飄逸的職場劇,紮實的生活劇。
在自媒體時代,太多的職場和生活常識被有心人曲解,太多的名詞被濫用,太多的群體被标簽化,普通人對自身生活的意義和個人奮鬥的價值越來越需要重新确認。看《平凡之路》時,總會出現一股油然而生的生活認同感,還有對世俗人生的片刻頓悟。
從這個角度而言,它的播出,恰逢其時。
開播首日,《平凡之路》在酷雲的實時關注度峰值達1.4953%,位居同時段全頻道電視劇第一。在騰訊視訊的站内熱度值也輕松突破22000。
四種關系繪就生活畫卷
如何能讓個性強的職場劇與普通觀衆緊緊相連?
《平凡之路》的政策大概有三點。其一,案件相關的法律知識要科普,但專業性過強的“行業黑話”要避免,簡單來說就是說人話。其二,職業雖然大不同,但新人的行為和心态總有相似,隻要寫透這一點,就能喚起觀衆的共鳴。其三,從職場和案件中挖掘生活,找尋情感共同點。
具體來說,《平凡之路》在前六集裡呈現了男女、家庭、上下級、利益等四種關系,它們不僅塑造着作品的現實質感,也在戲劇結構上發揮着巧妙勾連的作用。
男女關系。都說很多職場劇是披着職場的外衣談戀愛,這部劇還真就“複刻”了打勞工的戀愛日常,但它卻是讓普通觀衆都直呼共鳴的那一種。
從介紹潘岩入職大表姐所在的律所,到帶他見父母,再到奶奶重病,應該說潘岩的女朋友在前幾集裡存在感很強,但她露面的次數其實屈指可數。大多數時候,她隻存在于潘岩的手機螢幕裡,兩人總是在工作間隙、吃飯時間甚至走路的時候,才有時間通過微信說個三言兩語。即便是見父母這樣的大事,也是在加班後的夜晚匆忙完成的。
他們不僅要承受距離的煎熬,還得面對更多現實問題。
家庭關系。潘岩和母親互相扶持,奮鬥事業的同時要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左娜的家庭趨于解體,她要在父母的破裂婚姻中學會自處;舒一南和家庭之間彼此拉扯……逃不開、扯不斷,愛一直在,痛也常有,《平凡之路》裡書寫的故事,正是每個平凡家庭的縮影。
上下級關系。年輕人整頓職場一直是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這一次終于在熒屏上以一種歡樂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了。
“咱們年輕那會兒,得聽前輩的,好不容易熬成前輩了,現在又得聽晚輩的?”
“對啊,你不聽話,人不給你幹活兒了。”
杜飛宇(張子賢 飾)和人事的這番對話着實戳中了我的笑點。
利益關系。成年人的世界很多時候并不那麼純粹,舒一南畢業就進大所,與自身的優秀沒多大關系,隻因他的入職,能為律所帶來一個大客戶。當客戶飛走,offer也自動失效。相信這個細節讓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年輕人心有戚戚焉,原以為對方看上的是自己,沒想到自己隻是個潛在客戶。
通過四種關系的書寫,這部劇把職場的内部生态和人物的生活狀态,碼得細密而準确。它與觀衆碎片、雷同的生活同頻共振,演繹的正是打勞工的日常。
“榮柯三劍客”的選擇、執着和野望
讓什麼樣的人入職榮柯律所,其實是一件難事。
榮柯沒有大律所的氣質,沒有高大上的辦公環境,核心骨幹剛被挖得十不存一,固定客戶也起了别的心思,合夥人焦頭爛額,手下助理摸魚混日子,不抓幾條“鲇魚”進來,律所恐面臨生存危機。
潘岩、左娜、舒一南,“榮柯三劍客”登場。
說他們是劍客,是因為他們大抵都有法律人維護公平和正義的遠大理想,有“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的勇氣和魄力,但骨子裡又都非好高骛遠之輩,有“十年磨一劍”的堅勇。前者說的是野望,後者說的是他們的選擇和執着。
潘岩身上有很重的“逗貧”屬性,什麼事到了他嘴裡都能化為幽默的趣談。他不是披荊斬棘的天選之子,隻有普通的大學學曆;也沒有魚躍龍門的奇遇,隻有兩百封履歷石沉大海的境遇。與其說他選擇了榮柯,不如說是榮柯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選擇了他。
但他從來就不是才疏學淺的平庸之輩,而是敢為勝利拼命奔跑的有心之人。律所想在有更好選擇的時候将他拒之門外,他當場就敢據理力争;女友父母看不上他,他轉頭就化悲憤為動力,以破釜沉舟的姿态面對現實。他身上有一種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的意志力,因為這種意志力,他對别人笑臉相迎,對自己嚴苛。
“媽,我回機關加班去,您可以跟咱家所有的親戚說,您兒子就在律所上班,有什麼用得着我的,就跟我說,我幫他們解決。”這段不給自己留後路的聲音,比堆砌辭藻的奮鬥之言更要響亮,隻有人被逼到了牆角,故事才變得好看,意義才變得深刻。
第五集裡,他對杜律師說出了語氣最重的一句話:“公平正義,有序美好,這四個詞您是一個字都不沾。”這是他對遭受不公待遇的控訴,也是他少有的理想宣言。
舒一南則不同。他沒有潘岩的苦大仇深,一路走的都是父母鋪就的平坦大道。他不屑參與成人世界的利益遊戲,就連對面試官說句奉承的場面話都做不到,就像永不妥協的傲霜枝,堅勇生長。
碰壁是必然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動機與行為之間,總有一道陰影存在。舒一南引以為傲的名校背景和專業知識在大人的利益糾葛中淪為了背景闆;張嘴就把牛津法學院挂在嘴邊的行為也與周遭格格不入,而凡讨論先把學校搬出來以勢壓人的台詞設計更是堪稱神來之筆,瞬間為角色注入了豐潤的血液。
在“入世”這條路上,他首先要考慮的不是打怪更新和升職加薪,而是處理好職場中紛繁複雜的人際關系和層層考驗,以及在理想和現實的夾縫中完成對自我價值的重新确認。
之是以放棄重新尋找大所而入職距離更近的榮柯,源于他一以貫之的不妥協。“我要讓你知道,不錄用我是你的損失,而不是我的損失。”相信在榮柯這樣更寬容、更有人味兒的環境中,他能快速成長,實作維護公平和正義的使命。
與前兩者相比,左娜是經驗較為豐富的“前輩”,工作起來有條不紊,待人處事遊刃有餘。在别人跟随資深律師集體轉投大所的時候,她選擇留下來堅守陣地。向上她是律所合夥人的得力幹将,向下她是新人的貼心導師。
不過,雖然工作中得力,但生活中她還是遭遇了重重難題?沒錯,左娜看不得别人秀恩愛,父母的婚姻也已到了破碎的邊緣,閨蜜的身份突然轉變更令她無措。除了要在工作中繼續上進,她更要處理好生活裡的一團亂麻。好在,她掌握了生活與事業的平衡術。
在人物塑造方面,《平凡之路》最令人感懷的是分寸感,即不拿人物當工具人,不把他們寫成讓觀衆或嘲弄,或發洩情緒的紙片人——潘岩身上沒有過多苦情的渲染,舒一南身上沒有溫室花朵不成器的極緻書寫,左娜的女強人身份沒有流于表面。
如此,才與靜水流深的生活質感相得益彰。
你最寂寞,點亮燈火
你最寂寞,點亮燈火。
這是《平凡之路》的Slogan,目前看來也是最點題的一句話。
直覺來看,這句話講的是個人奮鬥。第二集裡,潘岩和左娜為了留住即将流失的客戶,通宵加班整理資料;第六集中,舒一南為理清案子同樣忙活到了深夜。窗外燈光閃閃,屋内的他們與孤獨為伴。
辛苦嗎?當然辛苦,但正所謂,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想要過河,沒有搭橋的能力是不行的。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平凡之路》的現實意義。由于某些原因,“奮鬥”這個詞在公共場域中被解構,甚至被嘲諷,奮鬥給人帶來的價值和成就感被有意無意地消解了。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有文藝作品站出來撥亂反正。
潘岩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最好表率,左娜和舒一南是那種“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的典型。當潘岩從求職無門到深度參與案件,當左娜打敗資深律師讓客戶回心轉意,當舒一南在實踐中獲得成長,奮鬥的意義就被彰顯了。
就像一枚硬币的兩面,它在書寫奮鬥價值的同時,也呈現了現代社會裡橫行的“假裝文化”。範小天(王也 飾)上班摸魚,幹個活兒總要看上司在不在場,下班後在直播間化身精英律師,跟觀衆吹噓自己有多努力。預告片裡他說了一句話,“你得演那個最好的自己啊。”
實事沒做幾件,但在觀衆看來,他活得比哪個都累。這其實就是一種内耗的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
自媒體時代,我們的大腦時刻經受碎片化資訊侵襲,注意力大面積匮乏,很容易就會陷入到今天追逐熱詞梗、明天追趕為知識付費、後天緊急塑造精英人設的困境。《平凡之路》從劇名到形式再到内容,實際上試圖用最樸實的道理來滋養現代人的精神。
于行業而言,《平凡之路》具備同等效用,它用三個“拒絕”回答了都市劇和職場劇的三個創作之問:拒絕話題熱搜化,拒絕人設極端化,拒絕台詞情緒化。讓創作回歸常識,平凡中孕育着非凡,靜水流深中有着強大的戲劇張力。
故此,我不信還有人會說它是披着職場劇外衣的偶像劇,也不信有人說它是編劇沒上過班的懸浮劇。
這裡有高燃的新人成長,有成人世界的踉踉跄跄,有真實生活的悲歡離合。當然,歸根結底,它講了一個既紮實又飄逸的“奮逗”故事。
【文/許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