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農舍很受歡迎,在村民增加收入的同時給村子增添了色彩。但随着農舍的建設,廚餘垃圾成了問題,惡心的"尾菜",無處可去。今天的《農村生活環境修複小教室》和大家認識一個每天追蒼蠅的王芳,看看他是如何把煩人的蒼蠅變成小幫手處理廚餘垃圾的。
一個把蒼蠅視為寶藏的人
經營農舍使許多村民的口袋膨脹起來,但廚房垃圾困擾着每個農舍業主,處理起來既費時又費時。但正是别人無法回避的垃圾,在一個叫王芳的人眼裡,卻成了一筆寶。
記者見到王芳時,正提着一桶裝着麥麸。他說,麥麸最适合吸引蒼蠅。記者說,跟着進入蒼蠅的繁殖室,不要看這個繁殖室隻有40平方米,而是活了60萬隻蒼蠅。

有這麼多蒼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的,這些蒼蠅是用來處理廚餘垃圾的,是怎麼處理的,讓我們一步一步來吧。
找到最合适的蒼蠅
起初,王芳用當地蒼蠅的飛蟲處理垃圾時,發現蒼蠅處理得太慢,垃圾還沒完就開始腐爛。近十年後,他終于培育出了理想的蒼蠅。新品種的蒼蠅一次可以産下大約200個卵,一生可以産下大約1000個卵,是野生蒼蠅的三倍。
繁殖室裡有很多扁平的麥麸,加水以吸引蒼蠅産卵的快感,這是一個極好的産卵地點。處理廚餘垃圾需要蒼蠅。
廚餘垃圾變成垃圾
具體廚餘如何化廢為寶,王芳跟記者操作一次。首先,将廚餘垃圾平鋪到一個大水池中。然後将蒼蠅蛋直接撒在廚餘垃圾上,在一天内全部孵化,并在接下來的兩天内快速處理。
種植的蒼蠅成為雞和青蛙的高蛋白誘餌,而從農舍回收的廚房垃圾被生物降解成有機肥料,用于種植葡萄等果樹。将廚餘垃圾轉化為寶,實作生态與環境保護的雙赢,對農村環境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