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紮克伯格“虛拟現實普及至少需10年”看VR、VS、VA與RA

轉自:http://www.shengyidi.com/news/d-2316033/

紮克伯格近日在接受BusinessInsider專訪時表示,虛拟現實技術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能得到普及,市場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我并不知道虛拟現實市場化需要多久。這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15~20年。我猜測至少需要10年時間。”他說。

Facebook于2014年以20億美元收購了虛拟現實裝置制造商OculusVR,此舉引發了包括谷歌和微軟在内的科技巨頭斥巨資投資虛拟現實行業的熱潮。

近段時間,大家都沉浸在對VR美好前景的憧憬之中(比如高盛上個月釋出報告認為,到2025年AR和VR硬體及軟體營收将達800億美元),而很少注意到VR中的VA(虛拟聽覺)與RA(機器人聽覺)。

現在,人們把“虛拟現實”稱為VR是很不準确的,而應該叫做叫VS(虛拟視覺)。因為現在的VR裝置還沒考慮聲音的問題。

VR不僅需要VS,也需要VA,至少也要讓VR中的場景和聲音适配起來,否則由于眼睛和耳朵的失調更容易引起觀看疲勞感。比如,諸如Oculus的Rift等虛拟現實頭盔已經應用于感官遊戲、電影以及其他相關領域。Oculus和谷歌等公司已經可以利用智能手機為使用者帶來虛拟現實體驗。但是即便是采用最好的虛拟現實軟硬體配置,這些裝置仍會讓使用者感覺眩暈惡心。

未來,VR的火爆自然也會引發VA的火爆。VA是相對于VR的概念來說的。

這種問題在看立體電影的時候,感受應該很明顯,聲音或多或少總會和畫面的方位脫節,特别是當坐到了影院兩側過道的時候,似乎聲音總是在頭頂的一方。

VA就是解決這個問題。VA是很大的研究和應用領域,包括VSA(虛拟環繞聲)、V3DA(虛拟立體聲)等。

從現在的頭戴式VR裝置來看,VSA和V3DA應該是最有應用前景的:

VSA隻能做到一個平面上的聲音定位,而V3DA則可以做到立體空間的聲音定位,這種虛拟出來的聲音會讓人類的耳朵明顯感覺到聲音的方位。

另外,未來跟随爆發的還應該有RA(機器人聽覺技術)。

傳感系統、機械系統、控制系統、視覺系統、聽覺系統、觸覺系統等都是RA實作的關鍵要素。機器人自然要應用人工智能,最先突破又能夠落地應用的就是聽覺智能。

RA首先是仿真人類聽覺系統。人類真正解剖聽覺系統是在文藝複興時期。機器人或智能裝置必須擁有一副仿真的人類耳朵才能解決機器人自動适應環境及與人類的自然交流問題——就是要讓機器人聽得到。

進而,就必須解決遠端拾音、聲音定位、語音增強、噪聲處理、語音識别、聲紋識别等問題。

其次,RA還要解決聽覺智能——聽得懂:

人類的聽覺系統是和神經緊密相連的——為此,大腦中專門有個語言中樞。

進而,機器人也就需要與這種語言中樞相類似的系統,很多相關的廠商(比如Apple、Google、Nuance、百度、科大訊飛等)都希望能研發出這種聽覺中樞系統。

而另外,RA也還必須要解決“自動對話”的問題——要能說得出:

機器人不能聽到或者聽懂了後就默不作聲——否則簡直就會讓人抓狂甚至發瘋。進而,就需要實作人機對話——目前實作人機對話的,主要是語音合成技術——但是,由于截至目前尚未完全搞懂人類的發音系統,“人機對話”也就還沒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總之,最終,機器人說話也應能具備正常的語調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紮克伯格堅持認為,虛拟現實技術将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技術和傳媒開拓新的市場。

但是,如紮克伯格所說,在迎來市場化的曙光之前,目前的大部分虛拟現實創業公司、投資機構以及虛拟現實開發項目未必能夠堅持10年時間。

注:本站所有資訊來自于網際網路,均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生意地立場,如侵犯貴方權益可通過郵件回報

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DV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