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量化交易系統的幾個要點

第一部分:交易系統的構成架構

首先,一個交易系統必須具備精準定義的特性,否則後續的實盤統計系統修正是無法跟進的;

其次,一個交易系統可以包含多個子系統,但子系統之間必須沒有絲毫關聯性,尤其在進場條件範圍必須完全沒有相交的部分;

再次,就是市場原理,你的交易系統必須有個人獨特的市場原理支撐,才能讓你的交易系統具有生命力;

接着,是各個子系統的基本構成,進場條件、過濾條件、出場條件、初試止損、平保止損、跟進止損、止盈、倉位管理、情緒管理等;以及一些作為補充說明的系統附件;

最後,是每天的交易總結報告、系統交易記錄表(根據精準定義系統條件後的統計結果,可以對交易系統的各個環節、參數、止盈、止損位置進行有效調整)、月度交易總結報告、以及根據統計結果進行調整後的按照時間編号的不同版本交易系統(以便比較)。

量化的基礎是精準定義,許多人以某形态為進場依據,那麼精準定義就要求結合明确位置的基礎上,以波動點為标準的精準定義。

比如說5分鐘條件下的雙底上漲突破,那麼就存在3個關鍵位置,一底低點、一底反彈高點、二底低點;

這3個位置就是量化的基本标準,同時也是系統建構的參數基礎,比如你可以要求一底反彈高點不得高于一底低點30點,二底低點不得低于一底低點5點且低于二底反彈高點15點,等等過濾要求。

有了這些基本要求、可以精準到點數的标準,才能對系統交易結果進行量化統計。

比如在上述的基礎上,就可以對每一次雙底突破形态出現時二底和一底的位置差距、突破後的最大波動、突破後的平均波動、突破後回抽的時間深度、兩底之間的時間差距、等等各項名額進行統計。

在得出統計結果後,就可以明确地知道交易系統信号發生後,在哪個位置止損、止盈合理,哪些參數需要修正等等,隻有能夠精準定義,才能有有效的統計結果,隻有有了這些統計資料,才能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并進行調整,也能夠清晰有效地控制止損止盈。

關于量化交易系統的幾個要點

第三部分:精準定義下的量化系統交易和盈虧比、成功率之間的關系

隻要是熟悉交易的人都明白,隻要成功率和盈虧比配搭合理,交易就等于一隻腳踏進了穩定盈利的大門,可問題是如何确定盈虧比和成功率卻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如果僅僅是依據自己的交易結果,按照自己的平均虧損和平均盈利得出的盈虧比和成功率,那一定是無效的,因為你沒有一單是在同一個架構下的,就好比你拿國小3年紀的期末考試成績+大學畢業時的論文成績+學日語的随堂測試成績的平均成績一樣,有任何意義嗎?

沒有統一的标準,就無法知道你的交易系統最佳的初試止損位在哪裡,隻有初試止損(無論是位置還是點數)相對固定,才有成功率一說,不然靠死抗,成功率可以90%以上,可報酬率呢?

有了統一口徑的統計結果,就能知道你的系統最佳的波動值是多少,平均波動值多少,以及80%的波動值下限在哪裡,這樣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你的系統止盈位置在哪裡開始最合理。隻有這樣才能得出有效的平均理論獲利值和平均盈利,隻有這樣盈虧比才有效。難道把盈利1個點和盈利100個點放在一起得出盈虧比嗎?

每個交易者都在讨論的成功率和盈虧比,在沒有精确定義的量化交易系統情況下,是無法得出有效值的。當然如果你僅僅想知道自己交易一段時間的成果,那另當别論。

來源:網絡

往期文章推薦閱讀

量化交易模組化如何避免過度拟合

一個量化交易政策師的自白

你用因子,他也用因子;你沒賺錢,他卻賺錢了

對話“斜杠青年”西蒙斯:傳奇數學家的别樣人生

有沒有哪個趨勢名額更好使?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部落客「weixin_42219751」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定,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聲明。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219751/article/details/10011760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