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财有“鹿”東北梅花鹿四川稻城撒歡

作者:金台資訊
生财有“鹿”東北梅花鹿四川稻城撒歡

紫定村梅鹿養殖基地。攝影:李旭

10月1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賴斯縣菅頭鄉61歲的尼瑪,照顧好圍欄内剩餘的幾隻鹿和病鹿,還有一百多隻健康梅鹿一大早就上山"放風"。大約6點.m,妮瑪沖上山喝了一會兒"哦哦哦哦",鹿回來享受美味的玉米豆粉鹽晚餐。

放了一輩子的牦牛尼瑪這些年,一直無法忍受山上寒冷的氣候,呆在家裡無所事事,現在在梅鹿基地工作,一個月有2800元的工資。作為一個貧困家庭,他去年還獲得了2000元左右的紅利。

在人工圈養環境中,李子鹿因為單一的飼料,需要依靠一些藥物來補充微量元素。鹿角在13-14年後開始惡化,并在17-18年後被消除。而在四面山,氣候涼爽的紫頂村,李子鹿可以在山上吃"草自助",獲得大部分所需的營養,鹿的壽命也增加了5-8年,活了20年就不成問題了。據紫定村梅鹿繁育專家鄭寶偉介紹,由于大量運動,梅鹿難以生産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紫頂村于2016年成立了定力農協會,包括20戶貧困戶在内的61名村民成為會員。紫頂村以合作社為載體,投資500萬元從吉林引進100多頭梅鹿,建立了梅鹿養殖基地,與九龍縣某公司簽訂收購協定。

在介紹之初,雖然使用了抗壓藥,但梅鹿已經病死了十幾個頭。好在村裡邀請的育種者都很盡職盡責,而妮瑪作為窮家澤仁電珠雖然殘疾,但特别善于學習,經常用微信、電話等方式咨詢鄭寶偉。

去年7月,一隻難得難産的雌鹿,澤仁電珠開啟了視訊通話,按照鄭寶偉的指導,成功送出了小鹿。今年由于雨季初期,一些新生鹿患有腸炎、臍帶發炎等,澤仁電珠較長的描述了鹿不吃牛奶、腹脹、不排便等。鄭寶偉建議,棚内多放幹草,保持幹燥,預先生産的雌鹿盡量不要到山上去,在棚子裡生産。

除了澤仁電珠,妮瑪每天還花2個小時檢查圍欄,看看是否有任何損壞,防止熊、豹等野獸的攻擊。

在精心呵護下,紫頂村梅花鹿的死亡率已大幅降低,育種了約20隻小鹿。2019年,村裡收獲鹿角60斤,加上鹿血酒,銷售額達到30萬元,淨利潤11.8萬元,澤仁電珠、尼瑪等均獲得約2000元紅利。今年有望收獲鹿角80-90斤,實作淨利潤17萬元。

鄭寶偉建議,紫頂村盡快将鹿鞭膏、鹿角等精制産品提上議事日程,"皮尾鞭肉等綜合開發,後端産品、前端育種才能上錢來。"

在福建、浙江、貴州,也有養殖模式,由公司提供鹿源、技術和包收購,村民分散養殖,這可以帶動更多的養殖戶參與梅鹿産業。鄭寶偉認為,這種模式也可以在四川嘗試登陸。

該村一書記王光普表示,合作社将在現有基礎上将其育種規模擴大一倍,之後将在現場建立加工廠,以增加其産品的附加值,并建立其持續的收入增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