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灣灣的泃河

作者:組宣傳媒

(張德敏)

她是一條名不經傳的小河;

是一條如絲如練的小河;

也是我的母親河,更是我生命中的河!

因為,她和著名的大江大河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無法相提并論。如果說,長江、黃河是大江大河,那麼,我生命中的那條曲折起伏、蜿蜒前行的泃河,隻是一條涓涓的小溪。

灣灣的泃河

泃河,亦稱泃水。源頭在興隆縣将軍關外的茅山青灰嶺,流經薊州區、平谷區,折向東南擦過三河東部,由三河市橋頭村南進入寶坻區境之西四莊村北,而後沿薊州、寶坻兩區界向東流至張古莊與州河(也稱薊運河)相彙,流向滔滔渤海。

她——是一條曲折蜿蜒、纖細如絲、默默無聞的小河。流水潺潺,終年不斷;水面清潔,澈而見底;鴨凫水上,魚翔淺底;波光潋滟,彩霞耀金;帆影舟楫,漁歌唱晚,一派美景勝江南。

我見到過許多寬大的、狹窄的和湍急的、平緩的河流,它們一個個奔騰喧嚣、羁傲不馴、氣勢奪人,煞是壯觀和美麗。然而,我最懷念最依戀的,還是我心中的那條細細的、鑲嵌在華北平原上的泃河。她總是那麼安詳、靜谧、澄澈,帶着微微的漣漪、默默無語地、義無返顧地向着前方、向着大海流去。

那是流動着的生命,是流動着的詩,也是流動着的歌。

你看她如絲如練,草綠花紅,莺啼鳥啭,步陌林陰,春華秋實。那飄玉帶、細如絲、明如鏡的水面,把最遠處巍峨的燕山、把河兩岸的毵毵楊柳,殷殷果林和繁華的村莊、穿流的車輛、來往的行人和天空中舒卷的白雲,把這一切的一切,都映襯的那麼真實、形象、生動,也都成為了她生命中無限的感動和深深的記憶。

我是喝着泃河水長大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出生在泃河西岸一個較大的村莊裡,那個村叫行仁莊。據地名考證:建村于唐初。莊名的來曆源于古時陸路交通不便利,水路運輸較為便利和經濟。是以,從薊運河和泃河下遊的漢沽、甯河、寶坻一帶的米糧、食鹽等生産生活用品,經水路運到了村東河邊的碼頭後,再轉陸路向皇莊、楊莊、三河以及大廠、夏店、通州和北京東部的順義、密雲、昌平等地轉運。天長日久村東的河邊就成為了較大的水旱碼頭,也成為方圓百裡小有名氣的商品集散地。人們就在沿河邊一帶,逐漸建起了茶館、飯鋪,較大的車店有張、王、鄒三家。于此,南來北往的商賈和拉運東西的大車小輛,晚了就在這些店鋪裡吃住、休息,當地的白話稱之為“歇會兒”。久而久之,就把中間一個字簡化了,而稱之為“歇兒”。後來,村裡人和外來拉運東西的人覺得“歇兒”這個字眼不太雅觀,既而又覺得村後一條東西大道南來北往全是行人,後又随孔孟儒家思想的熏染,覺得“人”不如“仁”,索性不如稱之為“行仁莊”吧。據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們講,到了唐末明初時期,就得其名“行仁莊”了。算了,咱不在考證村名的由來了。還是說說那條灣灣的泃河吧,要不然,就有點“文不對題”了。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泃河,比起現在來要寬的多,一年四季水流不斷,清清的河水清明、潔淨,一眼看去清澈見底。一腳踩下去,腳下是黃黃的、柔軟的沙土闆。河水清清地、靜靜地順着“W”形的河道緩緩地向前流去,魚兒悠閑地在水裡遊來遊去。六十年代初,村裡就辦了電,家家用上了電燈,村裡也有了米面加工廠。那時的春季裡,社員們就在河邊安上水泵,用河裡的水灌溉農田。特别是在“農業學大寨”的年代裡,在村東南角的河深水灣處,安裝了最大的“八寸”泵 ,修了一條穿過防洪堤埝,在村前東西橫亘長達四、五華裡的主幹渠,使2000多畝土地有了水源保證,夏季的小麥産量連年提高。到了夏秋季節,又是人們消暑、納涼的好地方。家家也不用像現在那樣準備太陽能,而是到清亮、白淨的河水裡去洗澡沖涼。特别是到了晚上,村大街正對着的堤埝外的河段,為男士洗澡的集中地,下遊二三百米之外,就是姑娘、媳婦們洗澡的專用地段了,好象約定俗成的清規戒律一樣,其領地神聖不可侵犯。那時我們尚小,晚飯後也随着大人們到河裡去折騰一番。在國小時期每天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書包,拿起鐮刀、背起筐去為家裡的豬羊割草,打了一筐草回來再去寫作業。小朋友們一起也總是在河兩邊的地裡轉,累了就在河裡遊一遊,髒了也在河裡洗一洗。那份惬意和欣慰至今記憶猶新。

泃河也不是總那麼安靜馴服,俯首貼耳。一遇到汛期的陰雨連綿或大雨滂沱,上遊的瀝水順流而下,河兩岸堤埝間三四裡寬的河道和河套裡全是洪水,看上去十分吓人,晚上人靜的時候,就聽得見洪水如牛吼一樣“哞哞”作響。最可怕的是自己剛記事時洪水決堤。六十年代初,天災人禍不單行。那時的防洪堤是堤低埝矮,沒有七十年代複堤後這樣高大。一連兩年村東頭決堤,洪水如瀉、橫沖直闖、肆虐鄉裡。由于村莊建村久遠,村裡街道低窪、宅基高隆,家家都用土袋堵住大門口,防止洪水倒灌,南北東西的街道水深一兩米。記得堵堤口時,順着街道往上開行着急匆匆的船隻,運送着急需的木樁、麻袋等物品。之後,在水未退去的十幾天裡,船成了人們出村的唯一交通工具。雖說那時發大水,給人們的生産、生活帶來了災難和困難,但等到洪水退去,留下了滿河套厚厚的淤泥闆,給土地帶來了不花錢的肥料,第二年肯定又是一個豐腴的夏收。直到七十年代初,年年都要鬧大大小小的洪水。我們這些小夥伴到了十五六歲時,每到洪水季節,也都要勇敢地到“中流擊水”一番。等到了冬季,清淨的河水又成了白淨淨的冰河。也時常和玩伴們到冰上滑冰船、打雪仗,玩玩耍耍,好不快活,時至今日仍曆曆在目。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環境的核心,而河流又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後來,自己上了學,先後到公社、縣(市)裡工作,也就遠離了哺育我成長的泃河。但每到節假日,回家探望父母二位老人時,也總忘不了到高聳的堤埝上來回走上一遭,放開思想的缰繩,放飛馳騁的思緒,來盡情體味逝去的歲月,回味兒時的思戀和歡樂。當我漫步在河邊的時候,也着實為泃河的未來堪憂。由于氣候變化降水量減少,上遊蓄水工程的攔截,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加之人為的環境污染,代之的是上遊源頭補給消弭,河水幹涸,河床龜裂。兩岸的果樹楊柳,碧草紅花,鳥鳴蟬嘶都已不見蹤影,目極所至,隻見裸露的堤岸沙灘,腐臭的一汪汪死水,使她失去了昔日碧水藍天的美麗容顔。但願人們深刻認識到人為破壞環境的危害,人人動手,從我做起,還家鄉一個甯淨和蔚藍,還泃河一個碧波和潔淨。

灣灣的泃河

水是生活的靈魂,是經濟發展之源和曆史文化的載體,是城市風韻和靈氣之所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道路,必須高度重視生态環境的保護,而滋養着人類文明的河流,更應當得到悉心的保護。可喜的是,近年來,三河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泃河治理的力度,關停污染嚴重廠礦,修建污水處理廠,減少垃圾排放,加強河道管理,加寬加強河堤,兩岸植草種樹,使泃河得到有效保護。

泃河,你坦然、寬容、智慧、平靜,曾帶給我難以忘卻的許多歡樂。

泃河,我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