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到底是什麼?

一、前言

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這三個詞,可以說是近幾年非常熱門的詞語。特别是在十九大之後,頻繁地出現大衆的視野中。

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裡面重點提到了建設數字中國,而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都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到底什麼是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呢?以及三者之間有什麼關系,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二、數字經濟

我們先來看數字經濟,其實也比較好了解,就看數字和經濟這兩個詞。數字就是數字技術、數字思維,經濟就是實體經濟、實體産業。

是以數字經濟就是把數字技術、數字思維和實體經濟、實體産業相融合,促進實體經濟和實體産業的轉型更新,催生出更多新的産業和新的商業模式,進而助力整個經濟的發展。

我們可以分兩塊去了解,主要就是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

數字産業化就是要發展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産業,當然也包括高端晶片、作業系統、通信裝置、核心軟體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

另一方面就是要利用數字技術去推動産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醫療以及智慧農業等領域的發展,達到為傳統産業降本增效的目的。

事實上,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非常龐大,目前位居世界第二。根據有關報告顯示,2021年的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45萬億,大概占到了全國GDP的45%。

當然,與世界排名第一的漂亮國相比,我們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從占比上來看,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數字經濟比重,已經超過了GDP的60%。

從這些資料來看,我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不過也代表了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潛力巨大。

三、數字社會

我們了解了數字經濟之後,接下來就是數字社會。

同樣道理,數字社會是将數字化發展趨勢融入到社會日常生活中去,促進社會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服務方式的創新,進而提升我們社會生活的品質和水準。

其實數字社會建設的程序肉眼可見,截止到2021年,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規模已經超過了10億,外賣、打車、直播、電商、遠端辦公、線上學習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常态。

是以數字社會一方面要推動消費購物、居家生活、教育教育訓練、交通出行等各類生活和服務場景的數字化,包括新零售、線上教育、網際網路醫院、智慧社群等等。

另一方面要利用數字化推動城市和鄉村的發展,以及治理模式的創新,提升城鄉的運作效率和宜居度,包括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等建設。

當然,我們現在還處于數字社會的演進過程中,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的内容需要建設。

數字社會是作為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訊社會之後的一種新型社會形态,是現實社會和數字虛拟社會的高度融合。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起之前火爆熱門的元宇宙概念。也有人把元宇宙和數字社會相提并論,或者把元宇宙定義成下一代數字社會。

我們暫且也不用管元宇宙是炒作還是風口,但是毋庸置疑,數字社會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四、數字政府

最後就是數字政府。數字政府是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實作政府數字化轉型,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各個領域履職能力的新型政府管理形态。

就像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學的一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以我們也可以将數字政府了解是與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相比對的政府管理形态。

那數字政府建設具體有哪些内容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了解。

首先是資料資源的開放利用,就像有句話說的,工業時代的能源是石油,數字時代的能源是資料。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80%以上有價值的資料都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裡。

如果這些資料能夠在保證安全和隐私的基礎上,在政府部門之間共享和交換,或者向社會公衆開放并加以利用,就能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根據一些發達國家的實踐來看,公共資料資源的開放和利用,可以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創新。像漂亮國的相關氣象部門就免費向社會開放氣象資料,一年可以為發電廠節省幾億美金。

由于采取了免費開放氣象資料的政策,早在二十多年前,漂亮國的天氣風險管理行業産值就是歐洲的六十倍,亞洲的一百多倍。

是以建立公共資料資源體系,促進公共資料的開放和利用,才能發揮出資料的最大價值。

數字政府其次是要提升政務服務的效能,包括利用數字技術輔助政府決策和行政辦公、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提升服務水準和群衆辦事效率等等。

對于群衆辦事,是大家能切身感受到的,相信都會有深刻體會。特别是在廣州、深圳、杭州,以及其他政務服務排名靠前的城市。

之前需要跑幾次,幾天才能辦好的事情,現在可能隻需要跑一次,甚至都不用跑,直接在網上送出資料就可以了。

這就是大家現在經常聽到的最多跑一次,讓群衆少跑路、資料多跑路。這背後實際上就是利用數字技術,提升政務服務的效率和水準。

最後就是支撐數字政府的基礎設施,包括電子政務網絡、政務雲平台、政務大資料,以及支撐政府部門履行職能的各種資訊系統。

政府行業一直是資訊化、數字化的龍頭行業,就拿雲計算來說吧,特别是在私有雲場景下,政府行業的市場占比至少超過百分之三十。

是以數字政府不僅是政府側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實踐,也是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發展的引領者。

五、結尾

但是數字時代要求的不是某個領域的單點突破,而是要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變革。除了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之外,還需要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态。

像資料資源的開發利用,怎麼保障資料安全和個人隐私保護,怎麼确定資料資源的産權和資料資源交易流通的規則,這些都需要完善資料要素市場規則。

數字經濟的發展,也需要建立與之相适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像無人駕駛、智能配送、線上醫療之類的新興産業,就會很多法律法規,甚至倫理道德上的問題。

比如哪些車可以無人駕駛上路,發生了交通事故如何劃分責任等等。像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就出台了國内首個無人駕駛汽車法規,将自動駕駛的層級進行了明确劃分,并且規定了不同情況下的責任主體。

這樣可以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促進無人駕駛産業的健康發展。

除此之外,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加強網絡安全保護也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就是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建構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些我們就不展開去講了。

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都是數字中國的組成部分,三者之間互為支撐共同發展,整體驅動經濟的生産方式、社會的生活方式以及政府的治理方式變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