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乎熱議:如何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編輯 | 科研大匠

典型的院士成長之路

博士畢業(約26-28歲,不可跳過)——博士後出站(約29-32歲,可跳過)——獲得基金委青年基金或同等基金(35歲之前,可跳過)——四青(青千,青拔,優青,青長江,38歲之前,一般不可跳過)或多次獲得基金委面上基金(可跳過)——傑青、長江(優青和傑青不可同時申報,一般45歲之前,一般不可跳過)——973首席(現在改名了好像,可跳過)——獲得國家三大獎(科學、技術、技術進步,最好是前兩項,不可跳過)第一完成人——申報院士——第一年陪跑失敗——三大獎繼續申報——……——兩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終身成就獎)或者重點大學校長(副部級)——教育部或科技部部長——全國政協、人大副職——the end

關鍵點:有“帽子”之前看文章(招式),有“帽子”以後看基金(内功),二級教授以上看三大獎(江湖地位)。三者齊聚,院士(一代宗師)指日可待!

網友1. 李思成:

感覺自己的實驗做啥啥不行,教别人當院士好像還挺熟練

這樣,看了你的描述,姑且算作你是大學生。

第一步:先拿到大學生國家級競賽三等獎以上,成績專業前10%,并且取得保研資格,最好有一兩篇論文(低水準也可以)。因為保研才能直博,最快拿到博士學位。

第二步:用你的競賽、論文、成績保送到985某頂尖實驗室(起碼A+學科),找一個有能力又比較push的導師(最好是青千那種有水準的奮鬥仔,再高了的傑青院士沒空帶你),并且拿到直博名額。此時你大學畢業約21歲。

第三步:直博生五年順利畢業,起碼發表1篇大子刊級别的文章+2篇一區top+好幾篇SCI的小文章。考慮到你在頂尖實驗室的話,大概也就是實驗室博士生的前10%吧。此時你26歲。基本上高效率的996才有可能有這種産出。

第四步:博士畢業後自己申請/導師推薦至國外頂級實驗室做博後(貝爾實驗室這種級别),争取發表一篇nature/science。美國一期博後3年,考慮到發nature三年肯定不夠,姑且算你六年就高效率發了nature+2~3篇一區top。此時32歲

第五步:32歲申請青千回國,發了nature青千肯定沒問題了,找個專業top985聘為教授,青千啟動經費300萬,申請點面上和學校的項目,再拿100萬不是問題。花三年時間建設實驗室,招學生,穩定根基。

第六步:35歲有了自己的實驗室,經費,穩定的買房。錢也花的差不多了,要繼續申請項目,打怪更新。

第七步:作為帶頭人申請到國家重大研發項目等千萬級項目,千萬級項目一般起碼3~5年才能結題。四年後38歲在學院成為學科帶頭人,申請到傑青。

第八步:43歲國家重大項目順利結題,并拿到第二個千萬級項目,成功評上長江學者。

第九步:在該領域繼續打怪更新十餘載,并解決了國家重大問題,比如嫦娥七号載荷首席科學家/航母動力首席工程師等,成功評為院士。

第十步:來到知乎分享你的經曆。

網友2. 作者:黃如一:

院士是中科院面向社會(含國外,即外籍院士)聘請的一個崗位,工資好像是2000還是3000元每月,不過我想沒人在乎這事兒。後來中國工程院也以類似程式聘請工程院院士,于是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稱“兩院院士”,也有極少數人身兼兩院院士者。兩院聘請院士的基本原則是在科研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那麼到底何者堪稱“傑出”?具體評價有一套非常成熟正規的标準和流程,我想樓主真正想問的是這個。

兩院下設多個學部,你大緻可以了解成大學裡的學科,比如中科院偏理科,有數學實體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資訊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等六個學部;工程院有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部,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農業學部,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醫藥衛生學部,工程管理學部等九個學部。兩院共15個學部。每個學部有數十或上百名學部委員,現已改名為“院士”。他們有很多職責,掌控着我國該領域科研的最高評價權,其中最主要的一個職責就是本學部增選院士(學部委員)時,投票選舉新當選者。

兩院的正正常模都是1500名院士左右,其實目前都還未達到(謝評論區提醒,實際兩院分别都隻有800名左右),而且每年都會有一些院士去世,是以每年每院都會增選數十名院士,兩院相加大約100名左右。

大意每年初兩院發出通知增選,請大家報名,報名後先由秘書處稽核基本資格,通過後由各自所在學部進行第一輪投票,篩掉一大半的人,然後第二輪又投,留到最後的100名左右即當選。下一次院士大會,院長就會在主席台上給你們當選的人發聘書啦!

樓主是學生物學的,如果長遠目标是當選為院士,那麼首先專業最對口的即是中科院生命科學學部,其次工程院的環境、農業、醫藥三個學部也很對口,工程院的領域偏應用,這個就要看樓主以後在具體的科研工作中偏向生物學的哪個應用方向。事實上,一般認為,中科院院士比工程院院士要難得多,這首先是因為科學院偏基礎理論研究,而基礎理論較難取得大的突破,科技應用相對容易得多;其次是因為中科院基本達到1500人的預期規模(謝評論區提醒,此處謬誤,實際上隻有700餘名),不再大規模增選,現在每年的增選名額主要來自于上一年過世的院士;而工程院由于建立較晚,還沒有達到預期規模,是以增選力度比中科院稍大一些。另外,工程院還有一個管理工程學部,人數很少……(此段删除)。

具體走向院士的學術之路,我們不妨用倒叙來說明

一、首先是要獲得國家科技獎

從目前來看,當選院士的主要門檻是三大國家科技獎。一般來說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的可以報名中科院院士,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的可報名工程院院士。目前的行情是獲得一次一等獎或兩次二等獎即獲得報名門票。(最高獎、特等獎那是已獲院士者的錦上添花,這裡就不說了)

二、如何獲得國家科技獎

國家科技獎(三大獎)是由中共中央、國務院(獎勵辦設在科技部)頒發的最高科技獎勵,評獎辦法其實和增選院士有點類似,隻不過選院士是針對人選,評獎是針對科研成果。每年國家科技獎勵辦(設在科技部)會發出通知,讓大家申報獎勵,各部委、省、行業學會就會将本領域的優秀成果推薦申報國家獎,一般來說部委和大省有十餘個名額,小省隻有不到十個名額,非常寶貴。他們推薦的成果共約1000個左右,通過形式初審後進入國獎評審,最終約250個左右獲得國獎,最高獎0~2人,特等獎10個左右,一等獎100個左右,二等獎150個左右,三等獎自1999年起不再設。

那麼大家已經看出來了,國獎不是你想報,想報就能報,是部委、省、行業學會推薦的,而他們推薦的名額也非常有限,是以不會随意推薦,現行最通用的辦法是推薦各自的一等獎。比如每個省每年也會評省科技獎,數十個成果會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該省政府便會在這些一等獎中篩選一些有希望的申報來年的國家獎。部委、行業學會同理。據觀察,現在每年獲得省部級一等獎的成果數量大于1000個,所有隻有部分省部級一等獎能參評國獎,有一些尚且不能。

三、如何獲得省部級一等獎

省、部委、行業學會每年也會評審自己的科技獎,評選形式和專業領域大緻同國獎,省獎也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一般來說能獲得省獎的專家也已經堪稱省級學術帶頭人。省獎的參評成果來自于各市政府、省屬廳局、行業學會的推薦。和國獎必須先獲得下一級一等獎不同,參評省獎不一定必須獲得市一等獎,很多都是直接參評。

值得一說的是行業學會的科技獎,這常常被人忽略,比如中國農學會的神農獎、中國建築學會的華夏獎、中國鐵道學會的詹天佑獎等,嚴格來說,行業學會獎比省獎含金量稍低,但從繼續申報國獎的角度來講,我倒認為學獎比省獎更有前途,因為行業主管部委的推薦似乎比省政府推薦的更權威一點點,也更容易中獎一點點。同樣,行業學會獎項也是直接向各個學會報名,不一定非要先獲得下一級的一等獎。

四、如何獲得科研成果

這裡有人想問了,“成果”到底是什麼?成果當然不是我們口語中泛稱的成果,而是經過相應資質機構鑒定,将各種科研成果要素組合在一起所得的一個大成果。科技要素主要是科技論文、發明專利、技術标準等成果形式,你要把相關的各種要素捏合在一起,講清楚這一百篇論文、50個專利和18個标準之間的關系,是他們共同解決了某個問題。比如清華大學薛其坤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就描述了一種基本的實體學現象,并闡述清楚了其理論實體學基礎,更新了人類的實體學基礎理論。再如華為公司獲得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成果“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決方案與大規模應用”,就是華為公司組織科研力量,對刀片式基站展開研究,成功研制出新一代刀片式基站并成功進行了大規模應用并取得極佳經濟效益。每個成果都是由大量論文、專利、标準組成的,但絕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系統性的研發,報獎材料的核心要義就是闡述清楚這種系統性。

而所謂有資質的評價機構主要是市級以上的科技部門(主要是省科技廳和市科技局)、省級以上的科技協會(省科協)、省級以上的行業學會(省建築學會、中國農學會等)。你可以向他們申請科技成果評價,他會組織一個專家團隊,對你的成果進行評價,評價報告進入中國科技成果庫,并成為您報獎的主要依據。

五、如何獲得科研成果要素

您看,說了半天才說到您真正觸手可及的地方吧?成果要素主要形式是論文、專利、标準,某些行業還會有一些特色形式,比如計算機行業的軟體,農學行業的品種。袁隆平就是靠一個雜交水稻的品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我認識一個人去年因為研發了14個牧草品種,組成了一個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但一個科研成果是由大量要素組成的,是以,千裡之行始于足下,要想沖擊院士,從做實驗獲得資料,撰寫論文、申請專利、制定标準做起。

最後,總結一下一個青年科研人員走向院士之路:

發表論文→發表100篇論文→請科技廳把這100篇論文鑒定成一個國際先進水準的成果→申報獲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省(或××部)推薦該成果參評來年的國家科技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需獲兩次)→報名增選院士→第一輪通過→第二輪通過→當選

前進吧,追夢的少年!

網友3. 

這所有的答案一個個盯着經曆,盯着基金,盯着海外經曆,盯團隊,盯人脈,就沒有一個人去看看院士們到底做出什麼有價值的成果了麼?為什麼?因為你們壓根談不了,看不懂,不知道院士到底有什麼貢獻。

能評上院士,最根本的還是因為他們在學術上做出了相當深遠的貢獻。

對于題主,你目前剛剛入門,沒必要去考慮這麼遠的問題,想評院士,你目前能夠把握得住的隻有自己,堅持做學術,做好的學術,去跟你領域最好的團隊,最好的學者,把學術做好。你才多大點啊,路子别走偏了。

以我知道的為例,國内CFD方向上的院士中,張涵信的工作是長達将近二十年努力的結果。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他就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高超聲速領域中的CFD方法的研究上。高超聲速領域,CFD的最大的、第一個的問題是激波捕捉(對于間斷解的無震蕩求解問題)。他最開始(70年代末)是在人工粘性的方法中做了一些探索,後來系統地分析了數值格式在激波前後産生震蕩的實體原因(1984年,空氣動力學報),在此基礎上,1988年提出了無波動無自由參數的耗散型格式(NND格式,1988,空氣動力學學報)。從形式上看NND與幾乎同一時期國外的TVD格式是一樣的,然而其理論基礎與國外極為不同。國外的理論基礎是數學上的總變差減小的概念,NND格式的理論基礎是激波上下遊數值解出現震蕩的實體原因。1993年,張涵信又完成了NND格式向高階格式的拓展(1993空氣動力學報)。這一系列的工作的探索,持續了将近二十年。之後,他又在CFD領域培養了相當多的人才,有心者可以去看看中國空氣動力發展與研究中心在CFD方向上的人才隊伍。有些人說要評院士,要拉一個團隊去給自己堆成果。張涵信是去拉團隊了?他1984年1988年兩篇最成功的論文,都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署名也隻有他一個人。1993年那篇論文,也隻有他與他學生兩個人。他做出成果來之後,也不是靠學生去做什麼,反而是下大力氣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又有人說評院士要堆文章,張涵信評院士,文章數是個位數,當時空氣動力學學報連ei都不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張的學術貢獻确确實實達到了國際一流的水準,即使隻是發表在國内的中文雜志上。當然,堆成果堆出來的院士,也是有的。不過年輕人,還是不要去把路子走偏了,走正途為好。

他的學生,鄧小剛,16年評上的院士。鄧小剛的成果也是二十多年的長期努力才取得的。九十年代開始,他的目光放在了高階有限差分法上。最開始做耗散型的緊緻格式,然後做緊緻非線性格式,後來引入weno格式中的權重方法處理激波,做權重非線性緊緻格式(2000年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這是他工作的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是解決了曲線網格上高階有限差分法的均值保持性質。在我讀研究所學生的時候,也曾想将高階有限差分法應用于複雜外形,不過被當時的師兄否決了,師兄說高階有限差分法存在解決不了的魯棒性問題。然而這一問題為鄧小剛成功解決(2011年jcp,2013年jcp)。魯棒性的提法隻是針對的高階有限差分法求解過程容易失穩的現象的一種表述。這種現象背後實際上是曲線網格上差分方法能不能保持相容性的問題。由于鄧小剛意識到了魯棒性問題背後的實質内容,構造了既保持高階精度,又保持相容性的metrics計算方法,就徹底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鄧小剛之前,高階有限差分法就不可能應用于實際工程外形,自他之後,高階有限差分法就可以應用于實際工程外形。這是他對CFD領域最重要的貢獻。由于這個貢獻,我國目前是将高階有限差分法應用于工程複雜外形CFD計算最廣泛最成功的國家。這第二個貢獻,我以為比他之前貢獻的wcns格式要更為重要。他也從事過不可壓縮流的計算問題,提出了不可壓縮流的微可壓縮算法,這方面的成果國外也有類似的,我就不提了。

或許有些人會說,你看,鄧小剛不也就是張涵信的學生麼?你不抱大腿,怎麼去評院士?我的回答是:張涵信的弟子一大堆,怎麼就鄧小剛上了?歸根結底還是鄧做出來了真正影響深遠的成果。況且鄧小剛并不是張涵信最看重的弟子,張涵信院士最看重最支援的弟子做的方向并沒有做出非常好的結果出來,一是方向本身不容易出東西,二是他自己可能眼光能力也有欠缺吧。

張涵信本人跟随郭永懷做過六個月的研究所學生,與錢學森、師昌緒等人關系較為密切。是不是他就是靠大佬們的推薦才上位的?不能這樣講,從根本上說還是張涵信自己在CFD領域确确實實做出來了獨特的重要的成果。在CFD領域,當年國内舍張涵信之外無二人。然而,當年錢學森又何止給張涵信一人指了這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