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去外包

作者:yanyue404

編者按: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于外包的看法,雖然我不是完全認可本文的所有觀點  ,但是 ,其中的大部分觀點也是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鑒的。

大家對于這個話題,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本文下方評論。

最近也有不少讀者來問我:我拿到了兩個offer,一個小企業研發職位,一個某大廠的外包崗位,怎麼選擇啊?

我一般都是建議不要去外包,不是我對外包有多大仇恨,也不是有意甩鍋外包公司,人家也是企業,也是靠實力看市場來賺錢。曾經也有讀者和我聊過,他在外包公司,三年一點成長沒有(沒精力,天天加班,也沒空間提升,因為大家都是幹着流水線式碼農的工作),不是忙項目就是忙出差,真的廢了的一踏糊塗。

眼下正值很多畢業生找工作的季節,對于初入社會的職場人來講,第一份工作特别重要,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後面幾年的路是怎麼樣的,是完美入場,還是完美入坑,差別還是很大的。

是以,今天來聊一聊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為什麼外包公司這麼不受歡迎?

什麼是外包公司?

軟體外包公司(外包服務開發公司)和軟體産品公司是兩個方向,何為軟體外包公司 ?

主要是看該公司有沒有核心産品,開發人員的主要精力是在更新完善産品,還是在接各種項目,盈利模式是靠不停的接活還是靠賣軟體賺錢,當然有基于核心産品做一些定制開發的公司,這種公司也可稱之為軟體産品公司。

外包公司的刻闆印象标簽

  • 技術差,被歧視
  • 工作時間越久,越沒競争力

使用适當的方法摘掉這些标簽才能行走的更暢快 !!!

公司類型

項目外包

主要經濟來源就是不同的軟體項目,是以能盡快收到錢就是唯一的目的,項目盡快收尾傳遞,客戶付款。

為什麼很多做網際網路的攻城獅看不起外包公司技術人員?因為外包開發的軟體的生命周期對公司來說,傳遞客戶就結束了,不像産品一樣需要不停的更新和疊代,是以你很難體會到大牛們所說的擴充呀,靈活呀之類的好處了,況且要設計一個擴充性且架構良好的面向對象系統,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巨大的,而且好的架構都是演化和重構而來的,你從事的工種決定了你很難有機會經曆系統的演化,入駐甲方一起辦公的,别人會有核心的架構,即使架構再強大,你幹的也隻是髒活累活,更不用說接觸到網際網路行業裡海量高并發處理的技術了,這也就是的原因。

  • 一般為客戶個性化定制
  • “銷售”驅動
  • 代碼以實作功能為第一優先級别,代碼實作效率為第二優先級别,項目品質?
  • 薪資結構都是由基本工資+項目獎金(很大的風險性)構成
  • 項目種類多,接觸的技術類型多
  • 項目周期由具體項目決定,項目間歇期短
  • 需求方面:易變動!改!
  • 很容易觸碰到技術的天花闆
  • 流動性比較大,加班是常态

要怎樣

  • 學好業務
  • 能力提升了,可以要求加薪,這個要求很合理!

人員外包

俗稱“外派”

  • 沒有歸屬感,大多數沒有正式員工待遇
  • 低人一等,被輕視(外企可能情況好一些)
  • 難以接觸核心業務,幹髒活累活,重複的工作
  • 不穩定,項目無連續性,這段時間這個項目,再過一段時間又是另外的一個項目

舉例:微創軟體,騰信軟創,博彥科技,柯萊特,浪潮,中軟國際,軟通動力,

要怎樣

必須補足短闆,找代碼品質比較高的開源系統看一看

如何識别外包公司?

招聘網站如何識别外包公司:

  • 直接的外包(駐場技術支援類)
  • 隐晦的外包(招聘人員在某企業上班)
  • 不說自己是外包的外包

特征:

  • 1.從頭到尾扯廢話,xxxx 員工、xxxx 注冊資本、服務于金融、xx、xx 行業
  • 2.公司常年挂着無數招聘崗位,并且每天上班之後會重新整理一遍這些崗位,讓招聘時間變成當日

面試電話如何識别外包:

1.面試地點不是本公司的,常用特征“您好,xx 銀行最近在 xx 有個新項目,很有前途,xx 銀行老有錢了,想邀請你 xx 日去 xx 酒店 xx 大廳面試。”

2.上來就帶“是 xxx 嗎?我這裡有個 xx 崗位給您推薦”的,這樣的八成是外包,少部分是純 HR,多聊幾句就懂了。正常公司不會說我這裡有 xx 崗位推薦,都是直接說我想邀請你來我公司面試。

3.以上特征确認之後,直接問一句:“是外包嗎?”,這時候沒有直接否認或者直接承認的。還有一些想耍賴說“合同是本公司簽五險也是本公司全額交的,隻是上班地點……”,正常公司都會直接說“我們不是外包公司”

為什麼要過濾外包

理由并不是外包發展 /技能學習不好之類的,而是:

  • 1.外包公司永遠缺人,隻要有履歷發給 TA,或者你的履歷給 TA 搜到了,那就會來騷擾你,永遠會給你安排面試。面試過與不過那是另說,過了皆大歡喜他也有錢賺。外包隻要拉到一個在工作的員工,它就能從你身上賺到錢,因為你賺到的錢有一部分要分給它。
  • 2.外包公司存在欺詐、欺騙等惡心現象。一部分黑心外包,你簽 2W 合同他去客戶公司簽 3W 合同。

其他類型的公司

産品型公司

項目型公司掙錢也是做加法——1個項目+1個項目。而産品型的公司掙錢是做乘法——1個産品×銷量

  • 自研産品的風險比外包項目大得多(市場認同,行業基礎,團隊生存、被人模仿抄襲)
  • “市場”驅動
  • 主導地位明顯,有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創意,打造自己的産品,且是反複更新,不斷打磨的過程,産品的收益和銷量是其思考的主要方向

由于以上這些種種原因,導緻外包公司真的不再受人歡迎,差不多到了談外包色變的程度。​

如果你喜歡本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