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報名後領取>>>軟考16本電子版教材 & 36本輔導教材 + 27套曆年真題試卷 + 21套精編知識點6G資料包
一、資訊系統設計
資訊系統設計是開發階段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務是從資訊系統的總體目标出發,根據系統邏輯功能的要求,并結合經濟、技術條件、運作環境和進度等要求,确定系統的總體架構和系統各組成部分的技術方案,合理選擇計算機、通信及存儲的軟、硬體裝置,制訂系統的實施計劃。
系統方案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各部分的詳細設計(實體設計)兩個方面。
系統總體設計:包括系統的總體架構方案設計、軟體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資料存儲的總體設計、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方案設計等。
系統詳細設計:包括代碼設計、資料庫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處理過程設計等。
系統架構是将系統整體分解為更小的子系統群組件,進而形成不同的邏輯層或服務。之後,進一步确定各層的接口,層與層互相之間的關系。
二、軟體工程
軟體需求是針對待解決問題的特性的描述。
軟體具體需求分類的方法如下:
功能需求:軟體必須完成的基本動作
性能需求:說明軟體或人與軟體互動的靜态或動态數值需求。如系統響應速度、處理速度等。
設計限制:受其他标準硬體限制等方面的影響
屬性:可用性、安全性、可維護性、可轉移/轉換性
外部接口需求:使用者接口、硬體接口、軟體接口、通信接口。
軟體需求的三個層次:
業務需求:表示組織或客戶高層次的目标。業務需求通常來自項目投資人、購買産品的客戶、實際使用者的管理者、市場營銷部門或産品策劃部門。業務需求描述了組織為什麼要開發一個系統,即組織希望達到的目标。使用前景和範圍文檔來記錄業務需求,這份文檔有時也被稱作項目輪廓圖或市場需求文檔。
使用者需求描述的是使用者的目标,或使用者要求系統必須能完成的任務。
功能需求規定開發人員必須在産品中實作的軟體功能,使用者利用這些功能來完成任務,滿足業務需求。
需求開發的過程有四個主要活動:
1.需求擷取。積極地與使用者進行交流,捕捉、分析和修正使用者對目标系統的需求,并提煉出符合解決問題的使用者需求,産生《使用者需求說明書》。
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對各種需求資訊進行分析并抽象描述,為目标系統建立一個概念模型。
3.需求定義。需求定義的目标是根據需求調查和需求分析的結果,進一步定義準确無誤的産品需求,産生《需求規格說明書》。系統設計人員将依據《需求規格說明書》開展系統設計工作。
4.需求驗證。需求驗證是指開發方和使用者共同對需求文檔評審,經雙方對需求達成共識後做出書面承諾,使需求文檔具有商業合同效果。
三、軟體測試的分類方法:
(一)、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灰盒測試:從是否關心軟體内部結構和具體實作的角度劃分。
1.白盒測試:白盒測試是把程式看成裝在一隻透明的盒子裡,測試者完全了解程式的結構和處理過程。它根據程式的内部邏輯來設計測試用例,檢查程式中的邏輯是否都按預定的要求正确地工作。
2.黑盒測試:黑盒測試也稱功能測試,它是通過測試來檢測每個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測試中,把程式看作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式内部結構和内部特性的情況下,在程式接口進行測試,它隻檢查程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使用,程式是否能适當地接收輸入資料而産生正确的輸出資訊
3.灰盒測試:是介于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之間的一種測試,灰盒測試多用于內建測試階段,不僅關注輸出、輸入的正确性,同時也關注程式内部的情況。灰盒測試不像白盒那樣詳細、完整,但又比黑盒測試更關注程式的内部邏輯,常常是通過一些表征性的現象、事件、标志來判斷内部的運作狀态。
(二)、靜态測試和動态測試:從是否執行程式的角度劃分
1.靜态測試是指不運作被測程式本身,僅通過分析或檢查源程式的文法、結構、過程、接口等來檢查程式的正确性。
2.動态測試方法是指通過運作被測程式,檢查運作結果與預期結果的差異,并分析運作效率、正确性和健壯性等性能。這種方法由三部分組成:構造測試用例、執行程式、分析程式的輸出結果。
(三)、從軟體開發的過程按階段劃分有單元測試、內建測試、确認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1)單元測試。單元測試也稱為子產品測試,測試的對象是可獨立編譯或彙編的程式子產品、軟體構件或00軟體中的類(統稱為子產品),其目的是檢查每個子產品能否正确地實作設計說明中的功能、性能、接口和其他設計限制等條件,發現子產品内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單元測試的技術依據是軟體詳細設計說明書,着重從子產品接口、局部資料結構、重要的執行通路、出錯處理通路和邊界條件等方面對子產品進行測試。
(2)內建測試。內建測試的目的是檢查子產品之間,以及子產品和己內建的軟體之間的接口關系,并驗證己內建的軟體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內建測試的技術依據是軟體概要設文檔。除應滿足一般的測試準入條件外,在進行內建測試前還應确認待測試的子產品均己通過單元測試。
(3)确認測試。确認測試主要用于驗證軟體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與使用者需求一緻。根據使用者的參與程度,通常包括以下類型。
·内部确認測試。内部确認測試主要由軟體開發組織内部按照SRS進行測試。
·Alpha測試和Beta測試。對于通用産品型的軟體開發而言,Alpha測試是指由使用者在開發環境下 進行測試,通過Alpha測試以後的産品通常稱為Alpha版;Beta測試是指由使用者在實際使用環境下進行測試,通過Beta測試的産品通常稱為Beta版。一般在通過Beta測試後,才能把産品釋出或傳遞給使用者。
(4)系統測試。系統測試的對象是完整的、內建的計算機系統,系統測試的目的是在真實系統工作環境下,驗證完整的軟體配置項能否和系統正确連接配接,并滿足系統/子系統設計文檔和軟體開發合同規定的要求。系統測試的技術依據是使用者需求或開發合同。
(5)驗收測試是部署軟體之前的最後一個測試操作。在軟體産品完成了單元測試、內建測試和系統測試之後,産品釋出之前所進行的軟體測試活動。它是技術測試的最後一個階段,也稱為傳遞測試。驗收測試的目的是確定軟體準備就緒,并且可以讓最終使用者将其用于執行軟體的既定功能和任務。
四、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對象、類、抽象、封裝、繼承、多态、接口、消息、元件、複用和模式等。
(1)對象:由資料及其操作所構成的封裝體,是系統中用來描述客觀事物的一個子產品,是構成系統的基本機關。用計算機語言來描述,對象是由一組屬性和對這組屬性進行的操作構成的。
對象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分别是對象辨別、對象狀态和對象行為。例如,對于姓名(辨別)為Joe的教師而言,其包含性别、年齡、職位等個人狀态資訊,同時還具有授課等行為特征,Joe就是封裝後的一個典型對象。
(2)類:現實世界中實體的形式化描述,類将該實體的屬性(資料)和操作(函數)封裝在一起。
(3)抽象:通過特定的執行個體抽取共同特征以後形成概念的過程。抽象是一種單一化的描述,強調給出與應用相關的特性,抛棄不相關的特性。對象是現實世界中某個實體的抽象,類是一組對象的抽象。
(4)封裝:将相關的概念組成一個單元子產品,并通過一個名稱來引用它。面向對象封裝是将資料和基于資料的操作封裝成一個整體對象,對資料的通路或修改隻能通過對象對外提供的接口進行。
(5)繼承:表示類之間的層次關系(父類與子類),這種關系使得某類對象可以繼承另外一類對象的特征,繼承又可分為單繼承和多繼承。Java是單繼承的語言,而C++允許多繼承。
(6)多态:使得在多個類中可以定義同一個操作或屬性名,并在每個類中可以有不同的實作。多态使得某個屬性或操作在不同的時期可以表示不同類的對象特性。
(7)接口:描述對操作規範的說明,其隻說明操作應該做什麼,并沒有定義操作如何做。可以将接口了解成為類的一個特例,它規定了實作此接口的類的操作方法,把真正的實作細節交由實作該接口的類去完成。
(8)消息:展現對象間的互動,通過它向目标對象發送操作請求。
(9)元件:表示軟體系統可替換的、實體的組成部分,封裝了子產品功能的實作。元件應當是内聚的,并具有相對穩定的公開接口。
(10)複用:指将己有的軟體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構造新的軟體或系統。元件技術軟體複用實作的關鍵。
(11)模式:描述了一個不斷重複發生的問題,以及該問題的解決方案。其包括特定環境、問題和解決方案三個組成部分。應用設計模式可以更加簡單和友善地去複用成功的軟體設計和架構,進而幫助設計者更快更好地完成系統設計。
文章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文章标題聯系删除,謝謝。
為了能讓更多人享受軟考的政策福利和現實功利,51CTO旗下軟考教研團隊聯合薛大龍老師,認真嚴肅向大家推出軟考2日直播特訓營。
掃碼入群0元領取6G的軟考6資料包+2天軟考特訓營名額
軟考資料包括:軟考16本電子版教材 & 36本輔導教材 + 27套曆年真題試卷 + 21套精編知識點6G資料包

軟考訓練營名額+資料領取方式>>>
掃下方碼入群後按照老師的要求操作即可領取。
51CTO軟考兩天直播訓練營
這門課恰好能夠為你答疑解惑,助你快速入門并掌握軟考知識要點,獲得技能提升。為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制定一個更明确的規劃,邁出升職加薪的第一步。
訓練營周期為 兩天直播課 晚8:00-9:00
心急的小夥伴可直接掃碼解鎖。
☟☟☟
2天軟考直播特訓營
3大必備技能
↓↓↓
限時 0 元 即可解鎖
點選下方連結報名
僅限前100個名額
報名連結: https://edu.51cto.com/surl=oR9sp3
課程涵蓋:高分知識點梳理,案例分析解題方法、論文通用模闆等。我們力争通過2天的直播課程,助力您快速入門并一次性通關軟考!
如果你對這門課程還不太了解的話,就跟我一起往下看吧。
我們的主講老師薛大龍老師,深耕軟考教育教育訓練20餘年,主編出版軟考輔導教材60餘本,非常熟悉軟考題目的要求、難度、以及判卷标準。
完成本體驗營2天所有課程及作業考核,學員将掌握資訊系統項目管理師、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的高頻考點及答題技巧:
①掌握資訊系統項目管理師知識體系;
②掌握考試高分占比知識領域;
③掌握考試考情前沿分析;
④掌握論文與案例超幹貨答題方法;
⑤掌握名師對真題的獨到解析。
報名前,你還需要知道的3件事
1)課程形式
直播課程+社群學習活動
2)課程時間
報名後老師安排上課 晚8:00-9:00
3)報名後要做什麼?
付費後根據提示添加學姐為好友,開營前學姐會統一拉人入群。
2天軟考考證特訓營
0 元 解鎖課程
還可 領取「6G課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