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子們,有沒有發現?!今年,除了周傑倫演唱會貴上了天還買不到票,張傑李榮浩華晨宇薛之謙毛不易……也看不起了?!

就連隻發行過1張專輯2張EP的18線選秀小藝人也敢把演唱會的票價開到520起、最高1580?!
師姐看不懂,經濟形勢已經這麼好了嗎?
根據公開資料,除了内地藝人,五月天、張信哲、林志炫、任賢齊、周傳雄、周柏豪、張韶涵、梁靜茹、劉若英等大批港台藝人也正緊鑼密鼓地籌備着“世界巡回”演唱會,而前幾站都不約而同選在了内地。
有媒體不完全統計,2023年的演唱會至少有200-250場。如果以每場5萬人保守計算,将有1000-1250萬人奔赴各大體育場館與偶像見面。如果算上連開幾天觀衆更多的各類音樂節,這個數字還會再往上翻幾番!
三年的錢一年賺回來!
不管是不是虛火,反正從明星藝人到大小演出商和黃牛,都認為憋了三年的粉絲急需“報複性消費”,于是全部開足馬力往前沖。
媒體最近爆出,有黃牛組織了3000多個搶票群,專搶周傑倫演唱會,導緻内場價格飙升了10倍。确實在師姐身邊,有朋友花了2萬塊拿到了一張周傑倫海口演唱會的内場票。
演唱會的行情如此之好,連黃牛都忍不住吐槽,說今年是自己幹這行七年以來最看不懂的一年,所有藝人演唱會的票價都比着周傑倫的标準在搞。
張傑以前每次都打折,今年黃牛加500拿票都搞不到票。薛之謙本來也是打折老手,今年行情一路飙升,票面價翻一倍太普通。是以張傑現在叫“張傑倫” ,薛之謙叫“薛值錢”。還有毛不易、李榮浩、劉若英……反正大多數藝人開票就等于加價買票。
最賣力的要數藝人和演出商。
大概從7、8年前開始,華語音樂市場就走上了一條越來越不景氣之路,光靠賣碟養不活歌手和唱片公司成為行業共識。于是,腰部及以下的歌手開始跑綜藝或音樂節掙錢,而頭部歌手則靠一場又一場演唱會一邊賣情懷一邊賺得盆滿缽滿。
過去三年,大型演唱會和音樂節全部停擺,不僅藝人失去了撈金的主要管道,寄生的演出商們也慘遭行業大洗牌,要麼關門大吉,要麼苟着過冬。眼看家裡的餘糧越來越少,如今好不容易放開了演出市場,藝人和演出商不趕着開項目賺錢,難道繼續捆着肚子等過年嗎?
另外,小九九也不是沒有。
國民經濟還在恢複中,各種消費降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贊助商們的預算上半年比較充裕……是以,雖然辦一場演唱會的成本相較之前上漲了1.5-2倍,但總歸辦得越早、越容易割到韭菜,落袋為安。
粉絲們的錢真的花不完?
演唱會的主要消費引擎是粉絲。粉絲向來以“氪金”為榮購買力驚人,不擔心高價票隻擔心買不到。
為了看演唱會,粉絲們甘願打飛的到香港、澳門、台灣,甚至日本、南韓、澳洲給偶像捧場。
更誇張的是,還有粉絲為了一張門票,答應給黃牛“陪睡”,實在令人乍舌!
然而,大部分路人粉花在演唱會上的錢是有限的。看似爆火的演出行情某種意義上是在透支未來一年甚至更久的消費市場。
前兩天,潮CHAO音樂嘉年華就取消了原定4月15-16号在上海的演出。本來,該音樂節是今年在上海舉辦的第一個音樂節被業内寄予厚望,誰料竟然是這種結局?
雖然主辦方在延期公告裡對音樂節取消的原因語焉不詳,但據業内人士透露,票價太高導緻賣得不好、以及門票無法流入二級市場圈更多錢,是主辦方最終作出該決定的兩大主要因素。
在成都,今年已公布的音樂節一個月就有6-7場,相當于這個月幾乎每個周末都會舉辦音樂節,隻是場地和演出嘉賓略有不同。而之前,在京滬這樣的超一線演出重鎮,全年音樂節大概在10場左右,平均到每月也就1-2場。
如此同質化的音樂節和主辦方“割韭菜”的心态也許會導緻在不久的将來,各種成都音樂節不得不走上和潮CHAO音樂嘉年華上海站一樣的不歸路。
業内大玩家表示,今年下半年音樂節市場可能會出現下跌勢頭,而演唱會的虛火大概在Q3、Q4也會慢慢燒完。任何一個行業,穩中求進才是發展的王道,但面對風口,誰又會跟錢過不去呢?能搶一點是一點呀!
是以,大家,請把自己的口袋捂捂好!不買立省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