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上海無人值守全自動5G“細胞銀行”

探訪上海無人值守全自動5G“細胞銀行”

5G時代的"細胞庫"已經形成了嚴謹而精密的全流程自動化系統,從采集準備到存儲都可以追溯。攝影:張恒偉

上海,4月27日(鄭瑩瑩張恒偉)在上海浦東,借助5G網絡,無人值守的全自動"小區銀行"正在成為可能。

27日,記者走訪了位于上海張江科學城的"原始細胞庫",将細胞存放在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裝置中,在5G細胞庫中,"穩定",在意外情況下可以緊急轉移。

探訪上海無人值守全自動5G“細胞銀行”

儲存樣品活在"細胞單室"中,自動充入液氮,負壓真空自動精确定位管。攝影:張恒偉

據介紹,為了實作全自動無人值守,5G已經在樓宇内實作全覆寫,機器人接到指令,從傳送視窗樣本,到蜂巢式獨立單元存儲箱提取冷凍細胞,每一個動作都是準确的。

上海電信浦東局負責人陸盈介紹,這樣的室内5G覆寫難度較大,電信根據小區銀行的特殊需求為其定制的室内覆寫方案,整個小區庫有大約二三十個5G室内小站,基本可以滿足原代小區銀行的使用需求。

探訪上海無人值守全自動5G“細胞銀行”

蜂窩庫配備自主研發的自動化儲存設備和AGV機器人,通過中國電信5G邊緣計算全自動排程系統運維。攝影:張恒偉

原代細胞技術集團成立于2014年7月,旨在通過細胞生物低溫裝置和細胞醫學技術,建立一個具有複雜、全流程自動化系統的"細胞庫"。

原科電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市場總監魏佳介紹,對電池的儲存要求特别高,需要保持恒定的低溫,"如何監控可追溯性,如何記錄大量資訊,有異常怎麼辦?原來的儲存方法是手動的,如果不按預期控制,樣品有報廢的風險。"

探訪上海無人值守全自動5G“細胞銀行”

依托5G SA網絡架構,蜂窩銀行通過5G-IoT連接配接不同的自動化裝置和各種類型的機器人。攝影:張恒偉

偉佳介紹,與普通人工儲存相比,自動儲存具有:避免反複凍融,保護細胞活性,資訊管理保證檢索提取效率的優勢。

她表示,未來可以通過蜂窩銀行網絡,實時資訊控制每一點,"5G可以連接配接每一點,每個裝置在實時運作中的情況傳輸到後端,賦能網絡。"

探訪上海無人值守全自動5G“細胞銀行”

原能源電池與上海電信共同打造全國首個無人值守全自動5G小區示範庫。

一次能源電池庫采用原能源開發的全自動電池儲存設備,配套智能産品,依托領先的5G SA網絡架構,通過5G-IoT實作不同自動化裝置與各類機器人的互聯互通和協同。遠端運維平台,實作各地裝置管理的自動化,實作異地庫的遠端運維。同時,人工智能、VR/AR、數字孿生、邊緣計算等技術提前對裝置故障資訊進行感覺和預測,進而保證裝置的高可靠性運作。通過利用這些技術保證了樣品池内全深度低溫冷鍊、無人值守、智能操作,有效提高了樣品的品質安全性。

探訪上海無人值守全自動5G“細胞銀行”

記者走訪了全國首個1000萬深低溫樣品儲液庫。攝影:張恒偉

随着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儲存健康細胞用于疾病治療正在成為一種趨勢,随着醫療技術和5G網絡技術的發展,細胞存儲和"儲存"的道路更加暢通。(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