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霍勇:加強“三高共管”遏制血脂異常 提高創新藥可及性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

近日,作為"三高共管"的主要倡導者,世界華人心血管内科醫師協會會長、亞洲心髒病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何勇客座人民日報在新媒體人民日報的"好醫生"客戶下,表示血脂異常和高血壓、高血糖,是公認的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險因素, 還會導緻心髒病發作,中風中度嚴重的心血管事件。自"健康中國倡議(2019-2030)"首次提出"三高共管"以來,從國家層面,通過政府、醫療機構,到社會和公衆層層推動,正在逐漸将這一理念付諸實踐。

"相比于高血壓、糖尿病的比好控制效果,特别是補充了血脂管理的這'三高共管'在短闆,提高了認識率、檢出率、治療依從性,促進了創新藥物的可及性,滿足了患者的需求,實作了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協同管理。何勇說。

根據最新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中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續上升,病例數估計高達3.3億。當被問及其背後的原因時,何勇表示,随着中國居民生活品質的明顯提高,飲食攝入過多、運動過量、熬夜等不良習慣的影響逐漸顯現,而預期壽命增加,人口老齡化加劇,"三高"頻發。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些因素中的每一個都可以獨立引起心血管疾病,如果同時發生,可能會成倍增加患病的風險。是以,做好"三高共管"綜合防控,可發揮1.1gt;2.防控效果好,大大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整體防控效率。他說。

當談到脂質管理的優先事項時,Ho Yong說降脂治療的首要目标是降低血液中的LDL-C水準。LDL-C,又稱"壞膽固醇",是心肌梗死的獨立病因,資料顯示,LDL-C每減少1mmol/L L,心血管死亡的發生率可有效降低。

同時,何勇還介紹,現有的降脂藥物大緻分為三類:一是他汀類藥物,這是目前最具證據依據的醫學證據,也是使用最廣泛的基石藥物;

"臨床上,患者的風險越高,我們越建議盡早開始強化治療,LDL-C水準越低,标準就越低。但事實上,許多患者都有心髒病發作、中風,即使接受了最大耐受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治療,血脂仍達不到标準。何勇坦白了。

"我們推動'三高共管'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是使更多患有高風險,超高風險脂質異常的患者達到脂質調節治療的标準。實作這一目标需要我們盡可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以便他們能夠負擔得起和使用這些好的創新藥物。何勇表示,這離不開各個方面的努力:從國家整體政策出發,推動國内新藥研發和國外新藥引進,促進創新降脂藥的可及性提高,他呼籲将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 提高可負擔性,在基層更廣泛地應用;提高藥物依從性并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最後,何勇說,為了促進心血管疾病"拐點"的下降早日到來,增強我國公共衛生、健康人群意識,推動政府政策實施,資金投入,建立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重大疾病防治體系;将健康意識轉化為健康文化,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的飲食和鍛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