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跨越25年的呼喚——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懷抱

作者:光明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跨越25年的号召——68件失落的英國文物回歸祖國

新華社記者 石玉軒

跨越25年的呼喚——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懷抱

10月16日,在英國倫敦,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部一等秘書郭宇(右)代表中國國家文物局,與大都會警察局特工海耶斯簽署了文物收訖确認書。新華社記者韓岩

10月16日,英國駐倫敦大使館文化處。在燦爛的陽光下,年輕的中國外交官yugo和倫敦大都會警察局的偵探Sophie Hayes微笑着,熱情地用肘部慶祝收到他們剛剛簽署的文物的确認。

至此,一批68件丢失的英國文物的所有權已正式移交給中國政府。

回到25年前,在同一地點,中國人首先從英國警方的簡報中了解到這些文物,進而開始了25年的恢複之旅。"這是近年來文物修複返還領域的一項重要裡程碑式的成就。18日,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這樣總結道。

漫長的追逐,以簡報開始

這個長篇故事始于25年前的一個電話。

1995年2月,英國警方緻電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報告在偵查國際文物犯罪過程中發現可疑的中國文物。接到電話的文化部二等秘書立即報告了情況。

經國家文物局初步認定,确實是中國禁止的文物。同年3月,英國警方開展"水蠟燭行動",攔截了大量運抵英國的文物。國家文物局派員到英國查驗走私中國文物的蹤迹。

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成立了多部門"英國警方扣押走私中國文物工作組",立即啟動相關工作。

1998年2月,在中方的壓力下,該案兩名主要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簽訂了文物歸還協定,5月有3000多件文物被歸還北京;然而,該案中文物的一名買家拒絕參加談判,所涉文物已被英國警方扣押。

時光荏苒,成為公使銜參贊餘偉曾經談過的這起"停職案",繼任者餘果用"驚心動魄"總結了這一傳聞的傳奇。

跨越25年的呼喚——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懷抱

10月16日,從業人員協助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在英國倫敦清點文物。新華社記者韓岩

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已經成為"續約"傳奇的一員——今年1月,餘文生收到大都會警察局的一封電子郵件,通知他,由于買家的地點不明,扣押時間超過起訴期,他提出将文物歸還給中國政府。

消息傳回中國後,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恢複恢複機制,制定恢複方案,組織專家鑒定,形成追索名單,向英方發出追回信,代表中國政府正式提出退貨請求。在現場清點後,最終共追回了68件物品,大都會警察局同意全部歸還。

10月20日,随着ca938航班順利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流亡多年的寶藏終于回到了祖國。

從未被遺棄的文化瑰寶

這些文物在被英國警方扣押時沒有被遺忘。"國家文物局沒有放棄追索權,長期以來一直與我在英國的大使館和英國警方保持聯系,以監督進展。"關強說。

今年7月底,于宇、俞國等人前往英國倉庫現場,清點這些沉睡多年的文物。當幾代文物工作者和外交官的努力成果真正擺在我們面前時,為之努力的人們感受到了千千分的感情。

這些文物歸還後,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專家開展鑒定工作。

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鄧超說,經過專家讨論研究,在68件文物中,暫定3組二級文物13件,三級文物30件,普通文物25件。它們有幾個特點:時間跨度大,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清朝,分布起源,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地都見過,工具豐富,品質更好,更精細,一些文物具有重要的曆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跨越25年的呼喚——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懷抱

這是從英國歸還的遺産的一部分(檔案照片)。新華社

文物是燦爛文明的縮影,記錄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重要資訊。

"比如這套唐三色七星闆,由分闆、6個小杯子和1個大杯子組成,盤子外壁和杯體黃、綠、白等釉面,釉面鮮豔。它們是唐代現實生活的再現,也反映了唐代陶藝技術的高水準。"鄧超說。

過去25年來變化的"國際風向标"

從今年1月接到警方通知到10月文物返鄉,這次找回行動顯得異常順利。與25年前相比,我國失落文物找回工作掌握了哪些"秘訣"?

事實上,文物遺失的追回不僅涉及極其複雜的法律問題,而且往往涉及民族情感和國際關系,是一個需要代代相傳的不懈努力的系統工程,被公認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20年來,中國不斷增強文物回收和丢失文物的能力,緻力于文物歸還領域國際規則的改革和完善,推動國際規則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中國已與23個國家簽署了關于文物找回的雙邊協定,建立了突出中國特色的國際合作機制。

"與此同時,文物返還領域的國際法律秩序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關強表示,"非法丢失文物應返還原籍國"、"打擊非法販運文物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等觀念已成為國際共識。包括聯合王國在内的許多遺産市場國家都加入了1970年《公約》,為各國在恢複和回歸方面進行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大都會警察局的偵探督察索菲·海耶斯(Sophie Hayes)表示,這起事件是"國際風向标"的證據,這些文物"應該真誠地歸還"。

站在一個影響更深遠的曆史次元上,這不僅是對幾代中國"尋寶者"不懈呼喚的回應,也是國際治安發展的必然趨勢。

聲明:本文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資訊。如果出現源标簽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所有權證書聯系本網,我們會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資料來源:Xinhua.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