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流程定義:

   一組活動按照一定順序組成的序列流,其順序可以是串行、并行或者兩者的任意組合模式。具備輸入、活動、活動間互相作用、輸出、流程的服務對象和價值六個要素。

流程管理思想的發展:

   第一階段:科學管理和流程管理思想萌芽。

    泰勒科學管理和福特流水線生産(解決企業内較低層次的工廠中的房間操作流程問題),主要方法包括标準化生産/操作流程、減少産品類型用較少的流程實作大規模生産、零件标準化、流程專業化分工

   第二階段:資訊技術驅動的流程自動化

   哈默和錢皮提出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業務流程強調顧客,強調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到滿足顧客需求的端到端的整個過程。特定領域出現了業務流程參考模型,如供應鍊的SCOR模型。

    BPR過于激進====》BPI(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業務流程改進)

  第三階段:業務流程再造

  哈默和錢皮提出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業務流程強調顧客,強調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到滿足顧客需求的端到端的整個過程。特定領域出現了業務流程參考模型,如供應鍊的SCOR模型。

   BPR過于激進,出現了BPI(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業務流程改進)

 第四階段:業務流程為主導的管理思想

  業務流程比IT更重要,業務流程能夠适應高速變化的環境,具有高柔性。BPM涵蓋企業營運各個方面。其目标是企業應以流程話的思考方向,串聯原本各自獨立而未協調的經營活動,使串聯後的經營活動成為具有增值的企業營運流程,并輔以IT技術手段使其落地運作。

第五階段:BPM管理思想與BPM治理思想的結合

BPM治理的核心思想是“以治理為出發點,按照治理的理念去規劃和實施BPM”,強調企業戰略與BPM的結合。

流程技術曆史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工作流技術階段: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BPM技術階段:

BPMS(業務流程管理系統/套件):以業務流程為中心,全面串聯企業的經營活動。出現web服務、SOA以及ESB(企業服務總線)等。

BPM治理階段:

本質還是圍繞BPM,為了提高BPM實施的成功率和投資回報率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技術。

流程的分類研究

安東尼模型:

1、戰略規劃層:為最高管理層,負責企業整體戰略目标的制定,繪制企業戰略地圖,為戰略目标的實作進行一系列的規劃和預算制定。業務流程治理所關注的工作。

2、戰術決策層:為中間管理層,為實作企業目标或者戰略規劃層所制定的戰略目标,制定一系列技術、方法、手段的過程。BPM所關注的内容。

3、業務處理層:具體執行層,WFM(工作流管理)的内容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APQC企業流程分類:

提出了跨行業、電力行業、消費品行業等十幾個行業流程分類架構。流程分類架構目的在于:幫助人們從流程的角度了解企業營運、幫助人們梳理、管理和優化企業流程、在不同業務單元和部門間建立起共同的流程語言。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兩大類,十二個流程組。

營運流程:願景與戰略的制定、産品和服務的設計和開發、産品和服務的市場營銷和銷售、産品和服務的傳遞、客戶服務管理

管理和支援流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資訊技術管理、财務管理、資産的擷取建設與管理、企業風險合規和應變能力管理、外部關系管理、業務能力開發與管理。

《流程管理》第三版企業流程分類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流程在企業内的作用及成熟度

流程支撐企業群組織的戰略落地

流程打通企業群組織的經脈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流程保障企業群組織的靈活性

流程在企業内的成熟度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流程、流程管理和流程技術的關系

流程是企業群組織被管理和支撐的對象,承載着企業群組織的營運

流程管理是管理領域的方法論,用這些方法來管理企業群組織内的流程

流程技術則是對流程管理方法論的支撐和實作,将流程管理方法論實作為軟體系統、軟體工具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流程管理思想與方法論(流程的永恒之道——筆記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