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狗母魚,淋上醬汁,肉質外酥内嫩,甘淳香郁,唇齒留香
春暖花開,正是狗母魚盛産時節,市場上又見許許多多小不點兒的狗母魚出售,雖然毫不起眼,卻十分肥美鮮嫩。将其購回家,經過一番油炸,淋上一層自行配制的醬汁,肉質外酥内嫩,甘淳香郁,唇齒留香,家家戶戶的餐桌上總是形影不離。
狗母魚,又稱九甘魚、狗岩魚、白鴿魚、沙甘魚等,英文俗稱蜥蜴魚,是2000多種蝦虎魚中的一員。這種小型的肉食性兇狠魚類,與學名龍頭魚的狗母魚完全不同,個體不大,繁殖很快,數量繁多,不易捕捉。其中,有些仿似跳跳魚,體表深灰,腹部發白,體如小指頭般粗細,這種魚體色善變,大都遊泳力不強,活動範圍較窄,主要栖息于沙石縫隙間,利用身上多變的花紋作為僞裝,伺機捕食獵物。它們還有一個最突出的形态特征,就是腹鳍并成一體,形成一個吸盤樣的結構,經常像蜥蜴一樣以腹鳍支撐身體覓食,還喜歡逆流而上,當大浪襲來的時候,能夠将吸盤緊緊吸附在岩石或其他固定的物體上而不被卷走。
狗母魚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鋅、鎂、鐵等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很高,是營養均衡的蛋白質來源。 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來講,狗母魚味甘鹹性寒,具有養精補腎,滋養補血的功效。
狗母魚肉質松軟細嫩,清甜含泥腥味,潮汕人很喜歡吃,習慣用植物油加醬油焖煮或者油炸。烹制時,将買來的狗母魚洗淨,晾幹,薄薄粘上一層生粉,與此同時,用蚝油、料酒、醬油和白糖調成醬汁;平底鍋中加入比較多的食用油,燒熱後,将狗母魚分批放入,炸至表面金黃,撈出,淋上醬汁即可食用;倘若喜歡吃酥脆些的,晾涼後再次複炸一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