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SCQA故事架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教授曾說: “這個時代,有價值的不再是資訊,而是注意力。”
這就是為什麼“标題黨”、“賣慘”、“炫富”大行其道的原因,注意力經濟嘛,當然這些都是下三濫的手法,進階一點的還有下四濫、下五濫,比如咪蒙毒雞湯、僞公知煽動群眾的洗腦文等等。
SCQA故事架構的特點,就是能快速抓住對方的注意力。故事核心就是沖突,有了沖突就可以吸引讀者思考、繼續讀下去。故事思維則是一種動人的包裝方式,可以讓你輸出的資訊更易于閱聽人的吸收。
SCQA套路如下:
圖檔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感受下SCQA模式:
(S-背景)大學畢業以後,老爸安排我進了一家貿易公司,做銷售員,從底層做起,公司的氛圍很好,同僚們都很關照我,比如叫外賣、跑腿、買單這種小事都讓給我幹。
(C-沖突)日子雖然過得安逸,可是的我内心卻無法平靜,總有一個聲音一直在心底呐喊:
(Q-問題)你的萬丈雄心去哪裡了?本該拼命的年紀,你要選擇安逸嗎?你打算就這樣庸庸碌碌過一生嗎?
(A-答案)于是,我敲開了總監的辦公室的門,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SCQA模式的表述,是不是有一點打動你了?當然,SCQA 可以順序調整,如“SQCA”, 也可以去掉某一個,如“CSA ”等等。
02
總分總結構
在演講當中,總分總結構是最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人說,演講要做到:鳳頭、豬肚、豹尾。就是說演講的開頭要引人入勝,如同鳳頭一樣精美絕倫;中間要言之有物,如同豬肚一樣充實豐滿;結尾要耐人尋味,如同豹尾一樣雄勁潇灑。
詳細拆解一下總分總結構:
總:開場精彩,比如說自我介紹、引言或故事、亮明觀點,吸引注意力。
分:内容飽滿,比如邏輯嚴謹、文學色彩、幽默風趣、故事,支援觀點。
總:結尾有力,回顧和重申主題,同時通過名人名言、生活哲理或者人生智慧對主題升華 。
我們來感受一下總分總結構的表達法:
(總):竊·格瓦拉說過,“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分):“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偷這種東西,才可以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 “在家裡面一個人很無聊,都沒有朋友,女朋友玩。”
(總):“進了裡面去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在裡面。”
你是不是也被竊·格瓦拉開頭那句名言,擊中心靈,虎軀為之一震?用好總分總句式,威力無窮。
圖檔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03
鈎子表達
你是不是遇到過,在某個場合被要求發言,而且當時你完全沒有準備好,以至于說得語無倫次,使得上司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覺得你思維不清晰。
如果學會了“鈎子表達”,就能輕松應對。
之是以叫“鈎子”,是因為人的思路一般是比較混亂,每一個鈎子就如同一個話題的支撐,鈎住你想表達的内容,不至于散亂。
這裡介紹四種鈎子給大家,分别為:時間鈎、關聯鈎、天秤鈎、調焦鈎。
一般情況下,每一個鈎子法則下都有三個小鈎子,也就是三個小主題。
為什麼是三個?因為“三”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既不冗長,也不單薄。
時間鈎
常見的時間鈎,有“過去、現在、未來”、“去年、今年、明年”、“短期、中期、長期”。
比如,上司讓你談談對這個方案的看法。
你可以說,關于這個方案,從過去看......從現在看......從未來看......
這個套路打出去,會議室頓時一片寂靜、王者榮耀。瞬間秒殺你的同僚,逼格高出幾層樓那麼高,也許上司正用和藹的眼神,默默打量着你這個未來接班人。記住,這個時候千萬讓你媽不要吵醒你,好不容易做個夢。
關聯鈎
指與你表達的主題能關聯起來的事物,把它們形成三個鈎子來表述。
這類鈎子非常多,比如:“公司、員工、客戶”、“老師、學生、家長”......
比如,在歡迎新同僚的發言當中,你可以說:歡迎新同僚,對于公司來說你們是新鮮血液,對同僚來說你們是新生力量,對客戶來說你們是新鮮面孔,展現公司年輕向上的精神風貌。
天秤鈎
如同它的名字,是用來描述兩個極端觀點後,表達你的中性觀點。
這種表達手法非常高超,使自己觀點符合上帝視角,極其容易獲得對方的認可。
常見的鈎子有:“一方面來看,反過來看,平心而論”、“太過、不及、剛好”。
這個表達句式,是也老K最喜歡用的套路,一來可以說一些極端的觀點,然後再回到中庸的立場,表達自己的觀點,聽衆無形中被帶進套路,認同你的觀點。
調焦鈎
就像單反相機的鏡頭,可拉近或拉遠。你的觀點表達也可以根據需要放大或縮小。
經常用的鈎子有:“個人、公司、行業”、“上海、中國、亞洲”
這個句式比較簡單的,你可以自己舉例練習下。
04
電梯間法則
在麥肯錫,有這樣一個典型案例,被稱為“電梯法則”,它源于麥肯錫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次項目會議,因客戶臨時有事要提前離開,臨走的時候,他對項目負責人這麼講:“要不這樣,你跟我一起坐電梯,在電梯裡簡單介紹一下項目情況。”
當時的項目負責人,在電梯裡沒有說清楚這件事,結果被客戶投訴。
之後麥肯錫吸取教訓,要求所有的顧問和管理者,無論手頭多麼複雜的工作,都必須用30秒把問題說清楚。
在這裡有個很隐晦的認知:如果你在30秒内講不清楚一件事,那麼給你30分鐘也未必能講清楚。
在這種快速理清思維的表達方式要求下,其實隐藏着結構思考力。
它是一種強調“先結論,後分析”的立體化思維。具體由一個中心思想,三個支撐理由,若幹個子支撐理由組成。
當一個人習慣了這種思考方式以後,他看問題能很容易把控全局,還能抓重點、分層次。
擁有了結構思考力之後,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上帝視角”,站在最高點去俯視問題這座迷宮;我們能清晰地畫出自己的思維路線圖,把混亂的、零碎的資訊像整理毛線團一樣地規整出來。
是以,結構思考力結構化思維,它能讓你在30秒内想清楚,說明白;也能寫出專業、簡明的行業彙報,進而可以達到高效溝通的作用。
05
RIDE說服術
世界上隻有兩件事最難:一件事是把别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裡,另一件事是把自己的想法裝進别人的腦子裡。
如果對方已經有了決定,想改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此時RIDE說服模型就可以派上用場。關鍵是,在說服過程也要按“風險、利益、差異、影響”這樣的順序。
R風險:開頭先說不采納你方案會帶來什麼風險。因為同樣的價值,人在失去時比獲得時更為敏感,是以把損失風險先擺出來。
I利益:由于之前說了風險,降低了對方心理門檻值,這時再說接受你的方案可以得到的利益,讓對方産生一面天堂一面地獄感覺。
D差異:人都喜歡比較特别的東西。說完風險和利益,再說你的方案與衆不同之處,讓人眼前一亮,感性得到升華。
E影響:最後要談一下你方案的負面效應。
所有的東西都會有瑕疵,你如果說的太完美反而會讓對方多疑,這時你需要說一條方案的缺點,讓理性為你加持。不過一定要讓對方知道,這個負面影響是有限的,付出的代價也是微乎其微的。
下面,我們用RIDE說服術,來勸老闆給員工王撕蔥加薪。
(R風險):上司,如果不給王撕蔥每月加10萬,他不僅會離職,還會投奔我們的競争對手--萬能集團,最糟糕的是,他還将帶走我們人氣最旺的10個女主播,包括你最喜歡的莫提。
(I利益):如果把王撕蔥留下來,就能穩住女主播,穩住女主播就能穩住使用者,有了使用者,金主爸爸才會源源不斷給我們投錢。
(D差異):我的建議是,給他加1萬現金,再給他10萬期權,4年行權,這樣我們既沒有付出太多現金,又能把小王穩住四年,這四年裡往死裡弄他,讓他996,看魔都淩晨四點的樣子。
(E影響):當然了,這個方案的缺點就是,多多少少還是要掏點錢出來,畢竟舍不得媳婦,套不住流氓嘛。
以上就是混職場必備的5種說話套路,對技術人員來說,本身技術要過硬,加再上這5招溝通軟技能,職場上你就橫着走吧,笑傲職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