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栅潔:中國經濟主要看“三勢”,六大行個人房貸業務“刹車”|财金資訊速覽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志錦 綜合報道 4月6日主要财金資訊如下:

宏觀政策

【國家發改委:節能審查未通過的項目不得開工建設】國家發改委公布《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辦法指出,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機關在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前,需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企業投資項目,建設機關需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未按本辦法規定進行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通過的項目,建設機關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産、使用。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由地方節能審查機關負責。

【央行: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持續完善頂層設計】4月4日,人民銀行召開2023年貨币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會議。會議認為,目前現金運作态勢深刻變化,高品質發展要求建立更科學、更具彈性的現金供應體系,建構更均等、更普惠、更能滿足群衆現金使用需求的服務新格局,形成更高治理水準、更加市場化、更好激發新動能的貨金保衛管理新模式,同時要進一步提高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攻堅能力,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

會議要求,2023年人民銀行貨金保衛系統要全力做好現金供應保障,強化流通中現金服務管理,提高回籠人民币處理效率。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持續完善頂層設計,積極探索應用創新。

【銀保監會釋出風險提示:警惕“代理退保”、“以房養老”、“投資理财”三類養老詐騙陷阱】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養老”“投資理财”等方式“套路”詐騙消費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勝防”,嚴重侵害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6日釋出2023年第1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三類養老詐騙陷阱:“代理退保”、“以房養老”、“投資理财”陷阱。

财金資料

【國稅總局:1-3月稅收收入呈現逐月回升的向好态勢】4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國稅總局相關上司出席,釋出會要點如下:

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蔡自力在會上表示,組織稅費收入是稅務部門的主責主業。一季度,累計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46756億元,同比增長0.5%。一季度的稅收收入,分月份看,1-3月份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2%、增長0.1%、增長5.2%,呈現增幅由負轉正、逐月回升的向好态勢。二季度,經濟企穩回升的态勢将進一步鞏固,加之去年二季度集中辦理大規模留抵退稅,帶來收入基數相對較低,預計今年二季度稅收收入将出現較快增長。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消費需求逐漸擴大向好。一季度,住宿餐飲、文體娛樂、居民服務等接觸類服務業回升較為明顯,潛力較快釋放,銷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長22.8%、13.7%和9.4%,較去年全年分别加快22.7個、17.6個和6.5個百分點,已經超過疫情前2019年的水準。商品零售平穩較快恢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6%,較去年全年加快了3.4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住房消費呈現回暖迹象,房地産業1-2月份銷售收入由負轉正,同比增長2.3%,較去年全年加快19.5個百分點;3月份增速進一步提升,同比增長17.9%。

王軍表示,3月份,全國企業采購金額同比增長14.1%,較1-2月份提高了12.8個百分點,4月1日-5日進一步提升至同比增長23.8%。企業前有較多的采購,意味着後就有較大的銷售,加上去年4月的基數低,今年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持續顯效,可以肯定地講,4月份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幅比3月份還會高一些。從4月1日-5日的資料顯示,企業銷售收入的增幅已經同比上升到了21.2%的高點上。簡而言之,大陸經濟在開年之季的發展态勢總體向好、逐月向好,而且在持續向好。

【WTO上調2023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世界貿易組織5日釋出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将增長1.7%,高于去年10月預測的1%。報告稱,受烏克蘭危機、通脹高企、貨币緊縮政策和金融市場不穩定等負面因素影響,今年全球貿易增速與去年相比将明顯放緩,也低于近年來平均水準。此次上調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的“關鍵因素”是中國不斷優化調整防疫措施,這有助于釋放消費需求,促進國際貿易增長。

【中物聯:3月全球制造業PMI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 全球經濟複蘇動能依然不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日公布資料顯示,3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六個月低于50%,3月份較上月有所下降,全球經濟複蘇動能依然不足。3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1%,較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結束連續2個月環比上升走勢,連續6個月低于50%。一季度,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均值為49.4%,較去年四季度上升0.5個百分點,顯示全球制造業複蘇态勢略好于去年四季度,但指數水準仍未超過50%,并且3月份有所下降,意味着全球經濟複蘇動能依然不足。

【證監系統年内就信披違法已開出29張罰單,超七成涉及資金占用、違規擔保】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4月5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共開出29張信披違法罰單,其中涉及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的分别有17張和16張(有罰單同時涉及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綜合來看,涉及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的有21張,在信披違法罰單中占比達72.41%,超過七成。

【央行廣州分行:已有31家銀行參與“跨境理财通” 資金彙劃已達26.66億元】6日,央行廣州分行副行長郭雲喜表示,截至2023年2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内地九市已有31家銀行參與“跨境理财通”業務試點,為4.36萬名個人投資者提供相關服務,涉及跨境資金彙劃1.86萬筆,金額26.66億元。其中,“南向通”資金彙劃20.97億元,“北向通”資金彙劃5.69億元。

各方觀點

【鄭栅潔:中國經濟重在看“三勢”】4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栅潔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演講稿《創新完善宏觀調控、推動經濟向上向好》釋出。鄭栅潔表示,關于中國宏觀經濟怎麼看,我認為重在看“勢”,看中國經濟過往的态勢、目前的形勢和今後的趨勢。

從新時代10年态勢看,中國經濟經受住了重重風險挑戰,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具體展現在“四個新”:一是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國内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2%、達到121萬億元,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二是經濟結構實作新優化,工業增加值首次超過40萬億元,新業态新産業新模式蓬勃發展,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三是經濟動能取得新優勢,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1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湧現,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四是經濟活力得到新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縱深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中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

從目前形勢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作持續回升,增長動力不斷增強,發展走勢穩中有進、整體向好。從供給看,穩健提升。農業保持平穩,工業增長加快,服務業強勢複蘇,住宿和餐飲同比增長11.6%,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長9.3%。從需求看,穩步複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前期受抑制的服務消費需求複蘇較快,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5%,在内需加快恢複的同時,出口克服重重困難增長0.9%。從信心看,穩定增強。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創近年來的新高,市場預期明顯改善。同時,我們清醒認識到目前經濟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挑戰,我們正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推進解決。

從今後趨勢看,中國發展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有14億多人口和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有世界最完整的産業體系和潛力最大的内需市場,有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和有力行動,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提升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周小川:聯合消費信貸從2萬億降到6000億】央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聯合消費貸規模高的時候有兩萬多億,目前隻剩6000多億,這個業務模式也受到大家的懷疑。周小川強調,“個貸和消費貸目前的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的,黨中央、國務院目前都在強調要擴大總需求,從擴大消費需求的角度看,消費信貸應該是受鼓勵的。但需要仔細考慮,什麼樣的消費應該受鼓勵,什麼樣的消費模式不可持續,對此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央行國際司司長金中夏:需加緊推進金融業資料跨境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央行國際司司長金中夏表示,目前,不少國家已經出台資料管理規範和規制,一些區域和雙邊自貿協定也開始對金融資料跨境流動進行規範。大陸應以此為契機,在洞察國際大勢的基礎上,在制定完善本國相關規則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讨論和制定。

機構動向

【首季銀行同業存單發行超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今年一季度,同業存單市場迅猛發展。記者根據Wind資料統計,一季度,銀行同業存單發行規模達60120.3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3月份,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同比增長9%。除了發行規模有所提高之外,一季度同業存單的發行利率整體保持上升趨勢。同業存單發行增加一方面是因為到期量大,另一方面因為一季度銀行貸款規模擴張較快,銀行業通過發行同業存單補充中長期流動性。鑒于4月份、5月份同業存單到期量回落且信貸增長放緩,預計同業存單發行量可能下降。

【去年底六大行手機銀行客戶數合計超20億戶】截至2022年末,國有六大行手機銀行客戶數總計已超20億戶(累加計算,不考慮一人多戶情況)。具體來看,截至去年底,工商銀行融e行個人手機銀行客戶數達5.16億戶,亦是同業中唯一率先跨越5億客戶數裡程碑的銀行;農業銀行個人掌銀客戶數達4.60億戶位列第二名;建設銀行個人手機使用者數達4.4億戶位列第三名;郵儲銀行手機銀行客戶數達3.44億戶;中國銀行個人手機使用者數達2.5億戶。

【六大行普惠金融貸款量增價減】2022年六大行普惠型小微貸款餘額合計為8.5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了31.99%,在貢獻普惠金融力量方面仍發揮着“頭雁”作用。從貸款平均利率來看,2022年六大行投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均有下降。 其中,截至2022年末,交通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累放平均利率僅3.75%,為六大行中最低。

【銀行管道代銷規模大幅下降】銀行管道一直是基金銷售的絕對“勢力”,但去年情況有所生變。2022年工商銀行代理銷售基金3688億元,雖然相較2021年的6454億元下降42.86%,但絕對體量依然巨大。交通銀行的基金代銷體量緊随工商銀行之後。根據交通銀行2022年和2021年年報,2022年該行代銷個人公募基金産品餘額2645.20億元,較2021年的代銷個人公募基金産品餘額下降17.17%。農業銀行排在第三。

【六大行個人房貸業務“刹車”:2022年新增房貸僅占全年新增貸款4.66%】個人房貸在2022年步入罕見的低谷期,六大行共新增10.13萬億的貸款,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新增4724.58億,僅占全部新增貸款的4.66%,這與前幾年的情況大為不同。個人住房貸款新增有限,存量客戶還在“瘋狂”提前還貸款,成為銀行新的煩惱。

據統計的國有六大行2022年報資料顯示,建行、工行、農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在2022年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分别為930.26億元、693.06億元、1043億元、902.95億元、231.31億元、924億元,合計為4724.58億元。

【甯波銀行2022年淨利增長18%】甯波銀行2022年實作營業收入578.79億元,同比增長9.67%;實作歸母淨利潤230.75億元,同比增長18.05%。資産品質方面,截至2022年末,甯波銀行不良貸款餘額78.46億元,不良貸款率0.75%,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公開資料顯示,自2007年上市以來,甯波銀行不良率始終保持在1%以下,是唯一一家連續15年不良率低于1%的A股上市銀行。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餘額53.21億元,占比0.51%,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寫率504.90%。

【部分頭部券商2022年業績下滑】 截至4月5日,共有25家券商披露2022年年報,實作營收總額為4012.8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合計為1099.9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多家券商業績出現下滑,證券投資業務是拖累業績的主要因素。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