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要做中國經濟的燈下黑,發車份額調至1.8份

作者:複利無聲

先說下定投發車的情況,由于市場出現持續的修複行情,我們也決定對定投計劃做出調整,從之前的每周一定投發車2份偏股型的基金投顧組合變更為這周的發車定投1.8份,保持偏債型的基金投顧組合0.3份的發車份額。

漲多了規避風險,跌多了多把握機會,對于投資來說,除了選擇正确的方向之外,把握投資的節奏也很重要。

進入2023年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市場中有一種聲音在湧動,總覺得A股和港股會持續低迷,而美股、歐日印等市場會持續上漲,最開始還隻是調侃,後面慢慢的還真的有人信以為真,申購國外市場基金的資金和普通投資者大量增加,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的地方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人性果然還是相通的,在追漲殺跌方面,即便是跨市場都不會阻礙這種沖動,第二個方面,居然真的有一些朋友同時看衰A股和港股,看多美日歐印等市場,而且分析的頭頭是道,什麼國外的分析師政策師的消息等等。

我就納了悶兒,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投資者,是否對國外市場了解充分?是否對日本的社會經濟、對印度市場的情況了如指掌?說來說去可能都是一個大的邏輯和架構,但美日歐印經過持續的上漲,現在真的比A股和港股更有投資價值嗎?它們現在從估值上看,從籌碼的角度看,并不比A股有優勢吧?

一說到A股和港股,那說的問題可就多了,從大的邏輯到股市存在的很多問題,什麼大小非減持啊、上市公司造假啊、什麼懲罰力度低啊等等,說的可清楚了;

就是不知道,為啥評論美國、日本、印度等市場的時候,咋就沒有看到一些它們的具體問題呢?當然,不能否認,我們的市場确實存在很多問題,但我們要看到趨勢,趨勢是變得越來越規範了、越來越法制化了,還是相反?

老實講,就這種對國内外市場不同的态度,真不太了解,說白了,明顯就是追漲殺跌,自己給自己講故事;

對于A股和港股,明顯就是燈下黑,對自己能掌握和了解的人和事兒,隻看到負面,對于自己根本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和事兒,反而充滿了認可和興趣。

當然,我們不是說不去關注和配置國外市場,隻是我們從常識上就應該知道,目前A股和港股相對全球主要市場都算是一個窪地,此消彼長之下,優先配置國内市場是非常符合常理的。

如果未來國外市場出現了比較明确的低估機會,那個時候再去考慮,或許确定性就會更高一些。

另外,還有個樸素的道理,要對我們自己有信心,國家好,我們才能好,對于大部分普通投資者來說,唱多、做多、期盼中國資本市場向好,才是可選之路。

回到今天(2023.07.31)的市場,最終上證指數收漲了15.11點,漲幅0.46%,收在了3291.04點,創業闆指收漲17.14點,漲幅0.77%,收在2236.67點;

時隔數月,兩市成交量再次回到萬億至上,收在了11052億;

恒生指數收漲0.82%(Wind,2023.07.31)。

不要做中國經濟的燈下黑,發車份額調至1.8份

從我們跟蹤和研究的主要細分指數看,今天除了中證生科等醫藥醫療指數之外,基本是一個普漲的局面;

其中表現最好的有基建工程收漲2.42%,恒生科技收漲1.87%,中證傳媒收漲2.67%,而廣泛受到關注的證券公司僅僅收漲了0.75%(Wind,2023.07.31)。

導緻今天醫藥醫療領域調整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周末關于整治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的新聞,應該說反應的力度有限,而且從長期來說,一個健康的行業生态,是有利于我們投資的。

對于今天的行情,從論壇上看,好像很多人覺得有點失望,興奮期待了一個周末,最後指數的上漲幅度很有限,但我們卻覺得這是非常好的局面。

一方面,市場時隔這麼久成交量終于再次突破萬億,顯示了投資者對于市場是關注的,隻是需要時機和确定性的機會;

另一方面,過分的期待“大強市”、大漲本身就是不理智的,經過最近這幾年的建設,整個資本市場資金構成、穩定性、趨勢性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慢慢漲、趨勢性向上可能才是未來的常态。

就啰嗦這些吧,今天是周一,說得有點多,希望大家對經濟、對市場有點信心,合理地制定個人的資産配置計劃,在可控範圍内,把握住A股和港股調整出來的中長期布局的機會。

我是無聲,每天堅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個交易日一篇投資觀察和思考,

每個交易日一條《基金大複盤》視訊,

每周日釋出周政策報告,

随時保持高效溝通和交流,一個堅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顧人。

覺得内容有價值,覺得基金投顧組合值得信賴,覺得顧問交流很重要,就點個贊,留個言,轉發一下吧。謝謝。#暑期創作大賽#

文章精選:

1、終于可以跟投了

2、關于銀華天玑---悄悄盈的更新說明

3、關于銀華天玑---年年紅的更新說明

4、【重要】組合申購/更新教程

5、重歸基本面:2023年政策報告

6、向上的趨勢和主線,逐漸浮出水面:2023年2季度政策報告

7、徐徐圖之,曙光初現(2023年下半年政策報告)

溫馨提示: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管理型基金投資顧問服務由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顧組合建議中可能包含銀華基金管理的基金産品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産品。請投資者在使用基金組合服務之前,仔細閱讀相關協定、業務規則以及政策說明書,充分了解組合詳情及該組合的基金配置情況,确認該組合符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标。投資者投資基金投顧組合政策應遵循“買者自負”原則,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顧組合政策的風險收益特征、運作特點及适當性比對意見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适的基金投顧組合政策,謹慎作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銀華基金不保證基金投資組合政策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諾。基金投資組合政策的風險特征與單隻基金産品的風險特征存在差異。投顧服務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為其他投資人創造的收益并不構成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尚處于試點階段,基金投資顧問機構存在因試點資格被取消不能繼續提供服務的風險。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