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期肺癌吃了10年靶向藥,還要繼續吃嗎?“藥物假期”了解一下

老江是一名肺癌有11年病史的晚期肺腺癌患者,診斷為單骨轉移和腦轉移,放療前控制局部轉移竈後,他從2011年開始口服gifitini,已經整整10年了。為了接受藥物治療,每2個月回顧一下CT和癌胚抗原,每次他都會指着自己滿臉皮疹問同樣的問題,"這種藥不能停藥,要一直吃嗎?"沒有醫生敢打包一張票說,'你可以停止服藥,停止它'好吧。是以,他隻能繼續複習,接受藥物,服用藥物。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困擾臨床醫生多年的問題,很多肺癌患者經過針對性治療後,疾病控制非常好,連CT都找不到病變,這個時候,還需要靶向藥物永遠吃嗎?

晚期肺癌吃了10年靶向藥,還要繼續吃嗎?“藥物假期”了解一下

近年來,出現了一個新概念,稱為"毒品假期"!

"毒品假期"隻是長時間使用藥物後需要停止的一段時間,類似于我們需要休假的一段時間。這個概念最初是為抗骨質疏松症藥物雙音酸鹽提出的。由于長期使用雙膦酸鹽藥物會出現藥物殘留堆積,影響骨重建,增加非典型骨折和颌骨壞死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以骨折風險較低骨質疏松症患者可以暫時停藥,進入藥物假期。

在2021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廣東省人民醫院吳義龍教授提出了肺癌治療領域"藥物假期"的創新理念。這項P49.01研究最初證明,EGFR / ALK突變體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通過靶向和局部治療達到完全緩解(CR)後暫停靶向治療,并且在血液檢測微殘留病變(MRD)後為陰性。

晚期肺癌吃了10年靶向藥,還要繼續吃嗎?“藥物假期”了解一下

暫停靶向治療或"藥物休假"是基于整個研究過程中的MRD監測。MRD是一種殘留性較小的病變,具體是指治療後,傳統的影像學(包括PET/CT)或實驗室方法無法發現,但通過液體活檢發現癌症分子異常的根源,MRD代表了肺癌的持續性和臨床進展可能。目前,MRD主要使用NGS(第二代測序技術)通過泵血來檢測ctDNA。

進入毒品假期的标準:

1.通過CT,MR或PET / CT檢查未發現明顯的可測量病變;

2.MRD陰性;

3.CEA陰性。

進入停藥期的患者每3個月随訪一次,如果上述任何标準不符合随訪标準,則重新定位。

晚期肺癌吃了10年靶向藥,還要繼續吃嗎?“藥物假期”了解一下

藥物假期主要是由于兩個考慮因素:延長藥物的治療不會額外受益;對于肺癌靶向治療的患者,藥物假期還具有延長靶向耐藥性的優點。

綜上所述,MRD在确定藥物假期方面起着關鍵作用,一旦MRD呈陽性,靶向治療就會重新靶向治療。但是,MRD也有局限性,即腦轉移病變的評估不準确,由于血腦屏障和腦脊液屏障的存在,血漿不能準确反映顱骨中的具體情況。

(醫療卡已在此處添加,請檢視今天的标題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