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G時代,WiFi在做什麼?

"IT有得聊”是機械工業出版社旗下IT專業資訊和服務平台,緻力于幫助讀者在廣義的IT領域裡,掌握更專業、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快速提升職場競争力。 

在無線通信技術的江湖裡,一直存在着“相愛相殺”的兩個陣營:一個是3GPP序列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另一個是IEEE序列的WiFi技術。5G時代,WiFi同樣不會缺席,今年9月,WiFi聯盟宣布啟動WiFi 6認證計劃。行業預計WiFi 6标準的啟用,将給WiFi技術帶來一次“技術延壽”和競争力的大幅提升,将帶來一個全新的WiFi時代。    

     WiFi 6:一個全新的WiFi時代

2018年,WiFi聯盟(WiFi Alliance)将基于802.11ax标準的WiFi正式納入正規軍,命名為第六代WiFi技術。借着這個機會,聯盟又将WiFi規格重新命名,之前标準802.11n改名為WiFi 4,标準802.11ac改名為WiFi 5,新标準802.11ax改名為WiFi 6。(名稱上正好碾壓5G一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5G時代,WiFi在做什麼?

根據華碩2018 年做的一項調查,發現每個家庭中至少有10台聯網裝置,而到了2022 年,這個數字會上升到50,這50台裝置包括電腦、手機、以及 IoT 聯網裝置。這麼多聯網裝置導緻的問題是:家庭環境異常擁堵,而這也是 WiFi 6 釋出的主要背景。 

5G時代,WiFi在做什麼?

從頻段上,WiFi6支援20/40/80/80+80/160MHz頻帶,而且支援2.4GHz和5GHz頻段。傳輸上,WiFi 6支援1024-QAM調制,同時并發8流,理論單使用者最大速率可以達到9.6Gbps,這一點上已經接近于5G的峰值速率水準(下行20Gbps、上行10Gbps)。多使用者傳輸上,WiFi 6可以支援8x8 MU-MIMO,也接近于5G水準。

5G時代,WiFi在做什麼?

無線寬帶聯盟(Wireless Broadband Alliance)給出了WiFi 6與5G的具體KPI比較,可見除了移動性之外,WiFi 6的其他性能名額設計目标都與5G相當。

5G時代,WiFi在做什麼?

5G與WiFi 6,競争還是互補

蜂窩移動通信和WiFi陣營之争由來已久。早在2000年前後,業内就有2G将替代WiFi的觀點,4G時代,“4G将替代WiFi”也成為業界熱衷的讨論。後4G與5G時代,兩大陣營則顯得更加包容,融合發展基本成為業界共識。3GPP在LTE Rel-13中就引入了LTE和WiFi融合的LWA和LWIP技術,IEEE也将支援與3GPP 5G的緊耦合作為WiFi未來演進重點要素。

從宣稱的目标業務場景上,5G與WiFi 6并無差異,兩者都是以eMBB、mMTC、uRLLC三大場景為服務目标。為了能夠滿足諸如AR/VR、自動駕駛與4K影視等多元化場景應用的需求,與WiFi 5相比,WiFi 6在速率、頻段、覆寫都進行了大幅的提升。

但是,毫無疑問,在室外應用上,由于WiFi覆寫和移動性上的先天不足,5G毫無懸念仍成為首選。室内應用上,蜂窩網絡的室内有限覆寫能力和高成本在5G時代非但沒有改變,反而更加嚴重,WiFi在室内應用部署上将繼續擁有不小的空間。

說到成本,WiFi十數年的發展得益于高普及率和低成本,但WiFi 6的低成本普及還需要較長的路要走。根據市場調研,目前市面上支援WiFi 6的路由器(已知的有Netgear和華為)都在1500元以上,與現在普及的幾十元的WiFi路由器差距不小,此外終端也隻有有限的高端手機可以支援(如三星note10和蘋果iphone11)。

5G時代,WiFi在做什麼?

從營運商角度, 5G時代物聯網終端的爆炸性增長及不限流量使用者的普及,WiFi 6将可能繼續成為營運商網絡負載分流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對于保持使用者的無縫高速使用體驗,提高使用者的黏性帶來幫助。

譬如,前段時間已有新聞,深圳福田地鐵站和營運商一起,通過WiFi 6技術進行網絡拓展,将深圳地鐵福田樞紐建成全國首個應用WiFi 6技術的地鐵車站,實作5G與WiFi 6技術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