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慶餘年1》裡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絕對是範若若。
範若若作為作為範府的長女,從小和範閑一起在儋州長大,比起養在閨閣的貴族千金們,多了一份率性,更多了一份人性。
她受到範閑影響,覺醒了部分現代女性思想,不願意和世子聯姻,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她思維靈活,能暗中記誦宮内地形圖,簡直就是人形導航儀。
在第一部劇中,範若若尊重父親和姨娘,崇拜哥哥,管教弟弟,是範家的潤滑劑和粘合劑。也有勇,也有謀,雖然沒有具體展現她琴棋書畫方面的才能,卻讓人相信她是當之無愧的“京都第一才女”。
然而到了《慶餘年2》裡,範若若仿佛被奪了舍,和第一部的表現大相徑庭。
如果說第一部裡的範若若還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的話,第二部她的腦子可能被編劇安排的僵屍給啃掉了。
前腳還在逃婚,出個門就回來了,因為我聽我哥的,我哥讓我嫁我就嫁。
為了幫助哥哥說學醫就學醫,為了保護哥哥說扛槍就扛槍。
範若若好像沙僧附體,第二部戲裡的台詞翻來覆去就那幾句——
哥,怎麼辦呀?
我哥真厲害!
我聽我哥的!
作者想要打造一個“哥控”,結果打造出了一個“哥寶”。她說這些無腦台詞的時候跟那些說着“我媽讓我說得”“我得聽我媽的”“我媽說啥就是啥”的“媽寶男”有什麼差別?
如果範若若不是長得那麼可愛,這不就是個讓人厭煩的“哥寶女”麼?
當然肯定有人說,範若若怎麼會沒腦子,她要不是那麼聰明,也學不會怎麼做手術。真是可笑了,媽寶男裡也不乏行業精英,術業有專攻不意味着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範若若的獨立思考能力去哪裡了?她的人生怎麼就和範閑綁定了?說難聽點,範閑的官配林婉兒都做不到像她這樣對範閑言聽計從的程度。
電視劇最讓人發指的一段情節莫過于當林婉兒質問範閑是否殺了她二哥的時候,範若若手裡拿着刀,随時準備跳出來刺殺林婉兒。
林婉兒就算不是她的嫂子,也是她曾經的好朋友,她能毫不猶豫,說殺就殺。範若若的腦中已經沒有任何是非觀和個人選擇了,她就像是被設定好程式的機器人,而範閑是她唯一的選項!
妹妹範若若活着的目的隻為了哥哥,這是多麼讓人毛骨悚然的劇情。聯想到原著中,長公主李雲睿愛上親兄弟慶帝的“骨科”劇情,作者龌龊的心思簡直昭然若揭。
當初小說在連載的時候,就有人說範若若是範閑的“編外後宮”,滿足部分男性受到日本動漫作品影響的畸形心理。
礙于稽核機制,原著中李雲睿這部分喪心病狂的劇情肯定會被大幅删改。但是編劇卻把範若若和範閑這條線暧昧感情線部分保留下來了,畢竟兩人沒有血緣關系。
在第二部劇中,範若若為範閑做手術,讓她學的醫術有了用武之地。在即将到來的第三部中,範若若很快就要拿着大狙崩皇帝了。比起林婉兒其他女性,範若若的出場機會看似很多,也決定了劇情的走向。
可是當一個角色連“人格”都喪失的時候,戲份再多又有什麼用?她和從頭到尾都沒出現的葉輕眉一樣,不過就是個為範閑服務的工具人罷了!
作者:抹茶白金包 | 圖檔來源于網絡
#慶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