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作者:意檀香研究

1998

十四名飛行員通過層層篩選

被選為我國第一位宇航員

現在23年過去了

在14名宇航員中

一個人從未執行過飛行任務

并且仍在服役

他就是鄧清明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超過20年

他堅持做一件事來追趕夢想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199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鄧慶明成為首批14名航天員之一。那天,他鄭重宣誓,"勇敢、無私奉獻,不怕犧牲,願為祖國載人航天生命而戰。"

這個誓言是對成為宇航員的不可動搖的信念。鄧清明已經堅持了23年。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首批14名中國宇航員隊伍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微小的間隙

他已經多次帶着夢想而逝去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2010年,鄧慶明入選強化訓練隊,成為神舟9号任務的後備宇航員。

作為宇航員,備份和大師訓練的主題,時間,内容,強度和評估标準是相同的。為了具備獨立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能力,航天員需要通過8大類和數百門課程的嚴格考核。鄧清明說:"在訓練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非常好的成績,最好的狀态,最後才能進入任務的階梯。"

不幸的是,鄧清明在選舉中落敗。"神九号"發射後,鄧清明按照手冊在地面上,帶着宇航員在天空中走過所有的工序,做哪一步打勾。"備份的任務,而不是從基地回來的任務已經結束,"他說。我的戰友們安全回來了,備份就這樣結束了。"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資訊圖(來源:smh.com.au)

"神九"輸了,鄧清明相信下次有機會。他以"神九"的經曆為積累,覺得自己離飛翔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然而,神舟10号任務,鄧慶明終于因為小小的差别再次與夢想相去。"這是一個如此小的缺口,讓你失去手臂,阻止你發射塔。

那一年,鄧清明47歲,他不知道"神十一"什麼時候會是。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無論飛行有多難

他從未想過放棄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在2013年的一次體檢中,鄧清明在他的身上發現了一塊非常小的石頭。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小石頭通常無人問津,但宇航員卻不能。為了繼續追求太空夢,鄧清明決定接受手術。

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次手術中,結石沒有被完全切除,醫生不得不在他的腎髒中隻埋一根管子。一個多月來,鄧清明一直拎着一根管子,還有一個多月的尿血。直到第二次手術,鄧清明的石頭才被成功移除,"我的夢想被重新點燃"。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2014年,宇航員隊伍中的五名宇航員因年齡而停飛。懸空儀式結束後,同樣在備份"神九"和"神十"任務的陳權對鄧清明說:"不管是主備份,都是航天員自己的職責。老鄧小平,你要努力,不要放棄。"

鄧清明說,這輩子,他忘不了這句話。無論路有多辛苦,他從未想過要放棄。每次任務後,他都要在最短的時間内"歸零"自己,放下過去,以積極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戰。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我甯願做好準備,也不願無用

切勿使用,毫無準備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2016年,在神舟11号任務中,鄧慶明再次作為後備宇航員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一次,是他最接近飛行夢想的時刻。

從任務出發,在三年的準備中,鄧清明完成了與主體部分相同數量的教育訓練,同樣的标準。在"神十一"最具挑戰性的33天模拟驗證測試中,他和另一名宇航員陳東住在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密閉太空艙裡,與外界完全隔絕。燈光一直亮着,機器的振動和噪音是無窮無盡的。不能出門,不能洗澡,無聊隻有他能和陳東兩個親戚。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發射前一天,總司令部召開會議,宣布荊海鵬和陳東将執行神舟11号任務。鄧清明說,當他聽到結果時,他确實感覺到整個大廳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當時,什麼也說不出來,停頓了一會兒,我轉身面對海鵬,緊緊地抱住他,說:海鵬,恭喜你!海鵬也深情地回答,謝謝你,兄弟!"

整整兩分鐘,整個大廳都很安靜。這一幕讓在場的許多人流下了眼淚。

時至今日,55歲的鄧清明依然堅持訓練,時刻準備着。"任務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我甯願成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基石,也不願忍受對号角熱潮毫無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在父親的影響下,鄧清明的女兒鄧曼琪也成為了一名宇航員。他們的父親和女兒正在共同努力,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而戰。鄧曼琪曾給鄧慶明寫過一封信,信中說:"爸爸是我見過的最敬業的人,最無私的人。你永遠是我心中最偉大的英雄!"

經過23年的準備,他沒有"飛翔"的機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鄧曼琪和父親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飛行控制大廳合影留念。/ 資訊圖

在向天空求愛的夢中

有無數的"鄧清明"

雖然不在戰争的盔甲上,但一直是奉獻

它們的範圍從發光的歲月到染發霜

數十年的默默堅持和辛勤工作

這是因為他們的努力

中國離實作太空強國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向中國航天緻敬!

向中國航天員緻敬!

(來源:中央電視台新聞綜合中心視訊,閱讀器)

監事/李浙江總編輯/馬偉

編輯/潘夢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