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北韓還“封閉”的土庫曼斯坦,簽證被拒機率超八成,成“社恐”國家!
位于中亞五國最南端的土庫曼斯坦,作為前蘇聯加盟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小白”之一,西鄰裡海,南接伊朗高原,東部與阿富汗、烏茲别克交彙。
其面對興都庫什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居高臨下的壓迫感,整個北方向中亞地區敞開,在地緣上成為中亞和中東的“十字路口”。
但是這卻并沒有讓土庫曼斯坦變得“左右逢源”,反而導緻其越來越“自閉”,并逐漸形成“北韓式”的集權和對外封閉狀态。
甚至比北韓更加“封閉”,除了正式的外交接待,幾乎拒絕包括遊客在内的一切外國人。
雖然外國人想要進入土庫曼斯坦首先就要辦簽證,但是連最沒有含金量,主要就是花錢消費的旅遊簽都很難辦下來,簽證拒絕率超過八成。
而僥幸能夠通過的兩成,也多半是為期5天的過境簽,并且在其境内的通行活動,需要按照規定路線和接受監督,甚至從入境開始就要面臨嚴格的檢查。
任何外國的報紙、雜志等印刷品都不被允許攜帶進入土庫曼斯坦。
那麼土庫曼斯坦有何“見不得人”的地方,讓其對外界如此充滿“敵意”,是不是集權“統治”下的土庫曼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恐怕是許多西方媒體心中早已笃定的結論。
但事實上,土庫曼斯坦雖然“封閉”也的确“集權”,人民的生活卻相對富裕,這并不是說土庫曼人的絕對收入有多高,而是生活支出是真的低。
不僅日常生活的水電瓦斯是國家免費供應,面粉、肉類以及糖和副食等,都通過國家補貼低價出售,甚至汽油便宜到隻需要5毛人民币一升。再加上免費的醫療和教育政策,土庫曼人在社會生活層面的幸福感,已經開始追趕歐洲高福利國家。
而這麼看來,土庫曼斯坦屬于關起門來“悶聲發大财”,即使封閉也并沒有什麼不好。
并且土庫曼斯坦在1995年獲得聯合國準許成為“中立國”。
完全規避了其他國家對其國内可能的政治影響和幹預,國内政治随之也走向更加封閉的道路。
這也導緻其曆任總統奇葩事件頻出。
“封閉集權”的土庫曼斯坦,将國家裝進套子裡有多“奇葩”,拒絕與外接觸又憑啥富的流油?
土庫曼斯坦因為被沙俄和蘇聯相繼“統治”過,在蘇聯解體之時,保留一些“集權”特色其實并不稀奇。
但是在國家局面逐漸穩定之後,其卻仍然不斷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凡響的“封閉”之路。
因為當時包括俄羅斯在内的前蘇聯加盟國,多半都倒向西方,政治和意識形态上選擇相信西式民主,經濟上也接受西方“忽悠”的休克療法,結果都被治的“半身不遂”。
然而土庫曼斯坦選擇的道路不僅稍顯“異類”,而且堪稱人間清醒。
當時以土庫曼斯坦最高蘇維埃主席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總統的尼亞佐夫,知道以土庫曼斯坦的自身條件,離開了蘇聯的經濟援助将難以自持。
整個土庫曼斯坦雖然有接近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并且基本沒有什麼高原和山地,全國都是低地。
但是整個國家除了西北部瀕臨裡海的小部分地區,和最南部拐角區域,以及首都阿什哈巴德所在的,與伊朗交界科佩特山脈沿線狹長地帶外,其餘80%以上都被卡拉庫姆沙漠覆寫。
整個國家屬于極度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且極度幹燥,降水量少的可憐,甚至部分地區幹不過蒸發量,呈現負值狀态。
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讓全國可耕種面積不足2%,自然一直也很難養活過多的人口。
是以土庫曼斯坦蘇聯解體時雖然有360萬人,但發展至今也不過約600萬人
。好在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打開另一扇窗,全是沙漠的土庫曼斯坦和土豪阿拉伯一樣,沙漠之下遍地都是石油和天然氣。
之前一直是蘇聯在這裡開發,解體之後尼亞佐夫迅速控制住“局面”決定向西開放汽油開發,以換取外彙擺脫經濟困境,結果3年就走出泥潭,并維持了連續1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是真正富的“流油”。
之後,群眾的物質生活跟着得到極大改善,對尼亞佐夫的擁護也空前高漲,更催生了土庫曼“不問世事”的心态,也才有了之後成為“中立國”的一幕。
并且土庫曼斯坦與外接觸隻奉行經濟聯系,拒絕任何政治文化交流,以至于被尊為“國父”的尼亞佐夫,也逐漸在膨脹的強權中迷失自我。
挽救土庫曼斯坦經濟的尼亞佐夫,為何讓國家走上“自閉”之路,繼任者又如何做到更勝一籌?
當土庫曼斯坦在總統尼亞佐夫的“掌控”下,憑借油氣資源開發,經濟一路向好之後。
自我感覺能力超凡的老尼,開始嘗試在封閉狀态下的國内改革,不僅越改越封閉,而且朝着個人崇拜甚至玄學方向發展。
首先為了避免外界的政治幹預,已經采取“中立”國策的土庫曼斯坦,直接釋出禁令,禁止外國人随意入境更不允許國人随便出國,幾乎完全封閉了内外交流的途徑。
并且後來國際網際網路興起也并未主動接入,直到如今絕大部分土庫曼人依然無法通過網際網路認識外部世界。
這樣的做法在90年代政局不太穩定時,的确有好處,畢竟周邊的伊朗、阿富汗都是不太好惹的“刺頭”,并且伊斯蘭教極端思想嚴重。
而土庫曼斯坦想維持世俗化就要有所隔絕,同時又不想被繼續俄化或完全西化,就幹脆排斥一切外來思想和交流,并且随着總統權勢的膨脹,這條道路開始走出離奇的畫風。
老尼總統先是将任期改為終身,然後在全國大塑自己的“金色”雕像。
人口不過幾百萬的國家,前任總統雕像就建了超過1.6萬座,而且這些“土豪金”的雕像還配有感光自動旋轉功能,能夠始終朝向太陽與之肩并肩。
同時尼亞佐夫還廢除了圖書館,将15年的教育縮短為10年,大學一到兩年速成。
以及全面禁止蘇聯時代遺留的話劇、歌舞,甚至編纂集合曆史神話和充斥個人精神闡釋的“神書”,強制學生公務員背誦,後來尼亞佐夫又因為其肺病需要戒煙,而強制全國戒煙。
在其因病去世之後,繼任者哈梅多夫同樣專權,并且也相當奇葩。
因為自己喜歡白色而将全國的建築都刷成了白色,并且将前總統的雕像全部換掉,變成自己更大的金色雕像。
在去年還将總統“大位”讓給了留洋歸來的兒子前副總理小哈梅多夫,也讓其成為了繼金正恩之後全球最有權勢的80後之一。
但是土庫曼斯坦封閉且相對富裕的道路還能走多久,則非常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