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病率1/45!孩子有這些表現,一定要就醫!

作者:光明網

說話不完整、不愛與他人互動、

經常無故大哭或大叫、有自殘行為……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孩子,

他們的情緒難以捉摸,

他們的思想難以表達,

他們不是傻子,也不是天才,

他們像星星一樣,

孤獨地遊離在宇宙中,

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自閃爍。

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

這個仍未獲得足夠關注的病症,

家長們一定要格外注意!

發病率1/45!孩子有這些表現,一定要就醫!

資料圖:一名“星星的孩子”系着藍絲帶。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攝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它是一種在兒童發育早期就出現并持續終身的神經發育障礙,他們常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闆,多數智力發育落後。

自閉症是先天形成,與遺傳有關,和後期的家庭教育沒有關系。

自閉症的發病率是多少?

據五彩鹿自閉症研究院2019年釋出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複行業發展狀況報告3》資料,自閉症發病率逐年上升,報告援引美國統計稱,自閉症兒童發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現在的1/45。

報告還稱,中國自閉症發病率達0.7%,目前已約有超1000萬自閉症譜系障礙人群,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有200多萬。

發病率1/45!孩子有這些表現,一定要就醫!

資料圖:志願者和自閉症孩子互動。受訪者供圖

自閉症可以治愈嗎?

對于許多自閉症孩子來說,自閉症将伴随一生。目前,自閉症還沒有有效的藥物和實體等其他治療,主要是靠積極幹預進行康複訓練。

但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大約有9%的自閉症孩子能回歸正常生活,将近80%~90%的自閉症孩子通過科學幹預後症狀會有所改善,而促成這種結果的關鍵原因之一便是早發現,早診斷和早幹預。

自閉症可以預防嗎?

一般來說,孩子2歲以内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2-4歲是最好的幹預時間,4-7歲次之。

到了7歲左右,神經系統發育基本完成,超過7歲再幹預效果就非常差了。早期幹預十分重要。

發病率1/45!孩子有這些表現,一定要就醫!

資料圖:自閉症孩子一起過兒童節。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自閉症的孩子都是天才嗎?

所謂自閉症天才源自大部分電影電視劇,這些東西有很大誤導性。

事實上,隻有少部分自閉症兒童有一些突出于常人的功能,90%以上的自閉症兒童都存在大運動、精細運動、了解、表達等九大方面的落後。

孩子出現哪些情況需要特别注意?

孩子的哪些表現屬于需要重視的“警示行為”呢?以下一些蛛絲馬迹,可以幫助父母進行識别和判斷:

不看——不喜歡看人臉、眼睛

社交活動在生命初期已經出現,在母親哺乳或對着嬰兒微笑時,即使是三四個月的小嬰兒也是有回應的。

孤獨症患兒對人眼部的注視明顯減少,甚至是逃避目光的交流,有些孤獨症患兒即便可以“對話”,但是面對面注視仍然不正常。

不語——不說話、學語晚、語言倒退

多數孤獨症患兒存在語言出現延遲,最先引起帶養人重視的也往往是兒童語言問題。六七個月左右的嬰兒不會發出咿咿呀呀、類似與人搭話、“找人聊天玩耍”的聲音,需要引起帶養人的重視。

不理——不理人、喚名無回應

對于自己名字的回應最早可出現在五六個月大時,這個月齡的小嬰兒在聽到自己常用的名字時會出現條件反射性的動作、反應,例如尋找叫他/她名字的人,或忽然停下玩耍等。如果孩子遠遠大于6月齡,但對自己的名字充耳不聞,是非常需要重視的“警示行為”。

不指——不會指物

如果1歲以上的孩子總是拉着大人到想要的玩具、想吃的食物或其他想要的東西前,無法用手指指向他/她需要的物品,而常将大人的手放到物品上,這種表現是比較有意義的“警示行為”。

此外,孤獨症的患兒肢體語言也明顯減少,例如不會用點頭表示“要”、搖頭表示“不要”,不會手勢比劃等。

不分享——不會分享興趣和情感

缺乏與他人互動的欲望,在和家人玩耍時很少微笑或大笑,不會将自己喜歡的東西主動分享給他人,不會對環境中的人的痛苦表示同情,似乎缺乏同情心,不會炫耀、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或者得意之事。

不學、不玩——不會模仿、不會遊戲

患兒在嬰兒期就表現出不會模仿周圍人的言行,如在拍手、敲鼓、言語發音等模仿方面存在困難。2歲以後表現出不會玩假裝的、想象性的遊戲,例如過家家,用手指模仿打電話等等。

此外,從1歲開始就可能在孤獨症患兒身上發現對于物品的不恰當使用的現象,以重複、刻闆的模式表現出來,例如長時間旋轉、排列物品,或持續對某種物品看個不停等。

發病率1/45!孩子有這些表現,一定要就醫!

資料圖:自閉症孩子在做遊戲。受訪者供圖

孩子得了自閉症,父母應怎麼辦?

積極診斷,盡早開展治療

如果孩子出現了上述的這些症狀,家長最好帶孩子到正規的神經科、精神科、心理科,或行為發育科去咨詢,并接受相關的檢查、診斷。

家長們不要抱着“等一等”、“再看一看”的想法,無論診斷或疑似診斷孤獨症,都應該積極地盡早開展幹預治療。

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認真參與治療

父母能否積極參與幹預計劃,全面了解幹預步驟,認真參與治療過程,保證每天、每周高強度的訓練是孤獨症患兒康複成功與否的關鍵,反之長期的康複之路對患兒父母和家庭也是巨大的挑戰。

是以,父母需對自己和孩子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合理安排治療、家庭與工作的需求,做好與孤獨症長期抗争的心理準備。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支援鼓勵,為孩子各盡其能,共同完成訓練任務,才能保障治療順利進行。

星星孤獨但愛不孤獨,

若上天關上他們的心門,

我們就用包容與關愛

為他們打開一扇情感之窗,

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尊嚴地生活。

(中新社微信公衆号)

來源: 中新社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