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作者:聰明的風鈴008

在大陸的曆史上,很多封建帝王都喜歡用武功标榜自己的業績。

“唐宗”指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16歲開始軍旅生涯,18歲與父兄在晉陽起兵,東征西讨,結束了隋末的亂世,打下唐朝近三百年的基業。登基以後,唐太宗又頻繁地對周邊部族用兵,開疆拓土,平服四方,讓唐朝的影響達到了封建時代的頂峰。

李世民一生征戰無數,鮮有敗績,但就在他晚年的一次對高麗的讨伐之戰中卻未能完成征服。當時唐朝國勢正盛,百戰帝王李世民又是禦駕親征,為何拿不下高麗這個東北邊陲小國呢?本篇就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究。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一. 唐太宗親征高麗之戰

1.戰争背景

唐高麗,也稱高句麗,是一個地跨中國東北及北韓半島北部的古代邊疆政權。自漢朝起高麗政權就與中原政權有着聯系。唐朝建立之後,高麗王高建武遣使朝賀,并接受唐朝的冊封,由此延續了二十餘年的睦鄰友好關系。公元642年,高麗權臣蓋蘇文弑君,另立高藏為王,實則獨專專權,總攬國政。

次年,唐太常丞鄧素從高麗出使回來,向太宗報告了高麗的事變,并判斷高麗有抗衡唐朝之心,建議在邊境增派戍卒以威逼高麗。但唐太宗并未當一回事,仍寄希望通過教化使高麗臣服。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當時北韓半島共有三股勢力,高麗、新羅與百濟,其中新羅國是唐朝的忠實粉絲。而高麗則聯合百濟出兵攻打新羅,占據四十餘城。新羅向長安去求援,訴說新羅朝貢唐朝的通道被高麗阻斷。

唐太宗開始也想息事甯人,派了一個使者到高麗,希望通過外交手段阻止高麗繼續進攻新羅。誰知蓋蘇文毫不領情,一口回絕了使者。唐太宗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叱罵蓋蘇文叛逆禍國,并決意要征讨高麗。

2.勢如破竹的開端

公元644年7月,太宗命營州都督張儉為先鋒,率兵出擊遼東,四個月後又命張亮、李勣、李道宗招募甲兵十萬,進逼高麗。次年二月,太宗在洛陽親點大軍,踏上了征途。一開始,唐軍進展得非常順利,各路捷報頻傳。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先是張儉渡遼水,與高麗兵交戰,斬首數千;張亮帶領水軍從東萊渡海,攻下卑沙城(今大連);李勣攻下蓋牟城(今撫順)之後圍攻遼東城,而李道宗則擊敗高麗救遼東的援軍。二李後來與太宗大軍合兵一處,攻占遼東城。

在攻克白岩城(今遼陽)之後,唐軍對高麗重鎮安市城(今鞍山)形成三面包圍。太宗以安市城防堅固顯要,兵精糧足為由,提議繞過安市攻擊其後方補給的據點建安城。但李勣等一衆将領以聖駕安危為由,堅決不同意冒險。于是數十萬唐軍陳兵與安市城下,大戰一觸即發。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3.慘烈的安市城攻防戰

将安市團團圍住後,唐軍很快展開攻勢。飛石車、雲梯、巢車等等大大小小的攻城器械統統用上。安市城中的高麗人也相當頑強,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城門被椎破就用木栅堵上,拼死抵禦唐軍的進攻。

李世民見久攻無果,便放出狠話來,揚言攻下安市就要活埋全城男子。這樣一來,安市城更是人人自危,個個争先,日夜堅守不懈。如此一攻一守,戰況及其慘烈。

連日來的攻城沒有進展,江夏王李道宗想了一個辦法,派人在城東南築一個大土台,并且不斷加高。安市人見了,也跟着壘高城牆。雙方互相競賽,土台經過幾十萬人兩個月的努力,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站在山頂可以窺探城内情況。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李道宗怕敵軍偷襲,特地安排了一支衛隊守護在土山頂。誰知一天夜裡,土山突然坍塌,倒下的土石方反而把城牆給壓倒了一塊。這原本是唐軍殺入城中的絕好機會,可偏偏土山上的守軍頭目當晚不在崗位上,士兵們不知道如何是好,反而被高麗守軍從缺口沖出,攻占土山。

之後高麗士兵又把土山和城牆修成一體,挖掘壕溝進行把守,土山反而成了安市城的一座堡壘。

李世民收到土山被奪的消息,氣的暴跳如雷,先是斬了那個擅離職守的頭目,然後組織衆将士向土山發起猛烈進攻,企圖重新奪回這個戰略制高點。無奈高麗人奮勇據守,又有城中的策應,唐軍連續發起進攻整三天,硬是沒能拿下來。由此,攻守戰的僵持狀态漸漸對唐軍不利。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此時臨近寒冬,遼東大地上凍得早,草木凋零、河水當機,而且糧草将盡,人馬難以久留。是以唐太宗還是理智地決定班師回朝,結束了這場他一生當中唯一一次不能完成戰略意圖的遠征。

二.李世民未能滅高麗之原因

1.驕兵,自信還是自負

太宗出征高麗不利,代價慘重、勞民傷财。班師後感歎道:“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事實上在戰前李大亮、褚遂良和房玄齡等大臣都極力勸阻太宗不要征伐高麗或者不要親征。但太宗堅持己見,決意親征,這與他常年以來對自己和唐朝軍隊積攢的勝績所形成的自信有密切關系。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太宗初登基沒幾天,突厥大軍浩浩蕩蕩地朝長安殺将過來。而李世民毫無懼色,一身金甲親臨渭水橋迎敵,一番正義嚴辭震懾住了颉利可汗和他的二十萬大軍。貞觀年間,唐朝大軍攻滅東突厥國、收服吐谷渾國、剿滅高昌和薛延陀、打敗吐蕃。強橫的兵鋒令四夷臣服,也讓太宗獲得“天可汗”的尊号。

是以,太宗面對征讨高麗的問題上,有足夠的底氣不聽勸阻,執意開戰。于是這支盛唐驕兵在太宗的親領下,走上了東征之路。而輕敵,則讓他們沒有對高麗人有足夠的重視,以為憑借強大的軍力就能夠輕松速勝,不曾想在安市城碰了釘子,怏怏回師。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2.親征,一把雙刃劍

唐太宗這次征伐高麗,動用了幾路大軍海陸并進,而且每一路軍的将領都有相當高的威望,要讓他們協同起來作戰,确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皇帝親征,讓各路大軍都有了主心骨,協調起來就簡單多了。

自古以來國君親征往往能夠鼓舞士氣,而李世民親征,又将自己的仁政理念貫徹到這次軍事行動中去。他吸取了隋朝征高麗的教訓,精簡軍隊人數,改征兵、征徭為募兵、募徭役。此舉減輕了群眾的負擔,很多人都自願從軍或随軍來表示支援。李世民還經常來到傷兵營慰問受傷的将士,并親自過問他們的安置情況。

他還親自為在白岩城之戰中被弩矢射中的李思摩吮血。衆将士聞之,無不感動,故在戰場上能夠奮勇向前。初期唐軍連勝的态勢也印證了這一點。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當但是親征也有其弊端。李勣本是個多謀善斷的将才,在打突厥、薛延陀的時候,經常兵行險着,出奇制勝。但這次跟着皇帝出征,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取得戰争的勝利固然是終極目标,但相比起來確定皇帝的安全更為重要。

是以當李世民提出要越過安市打建安時,他就堅決反對,因為安市在北,建安在南,而唐軍的糧草補給在遼東,冒險越進,一旦糧道被安市的高麗軍阻斷,皇帝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險境。

正是因為聖駕親征,才讓一衆将領投鼠忌器,做決策時瞻前顧後。他們卓越的軍事才能沒能很好地發揮出來,最後采用穩紮穩打,逐個擊破的戰略方針,讓數十萬大軍在高麗的堅城險隘面前束手無策。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3.高麗路遠、城險、人善守

早在太宗親征高麗之前,就曾召見已經緻仕的前隋宜州刺史鄭元璹,因為鄭元璹曾經跟隋炀帝征伐高麗,找他來是為了詢問敵國情況。

當時鄭元璹就勸谏太宗說:“遼東道遠,糧運艱難,且高麗人善于守城,難以快速攻下。”古時候但凡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後勤保障是取勝的關鍵,唐軍以數十萬衆遠征高麗,需要大量的糧草物資進行轉運。

但那時的交通遠沒有現在便利,確定長達數千裡的輸送順暢成為了唐軍獲勝的一大難題。鑒于此,速戰速決是此戰唐軍的作戰計劃。

但守城是高麗人的強項,而安市又是高麗守備最強的城池,深溝高牆,壁壘森嚴。另外安市人的戰鬥意志非常頑強,尤其是李世民揚言要屠城之後,全城老小人人都抱着必死的決心,誓與城池共存亡。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不僅抵擋住了唐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還不時組織突擊隊乘夜缒城而出,偷襲唐營。土山的争奪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向披靡的唐朝大軍即便是在七世紀最先進的攻城器械輔助之下,也沒能撼動安市高聳的城牆以及守城将士堅定的信心。

以至于戰事的發展逐漸偏離了唐軍速勝的計劃,陷入了膠着狀态,随着寒冬來臨,補給越發困難。李世民在這個時候選擇退兵,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後記

太宗皇帝回國之後,雖然對這場戰事耿耿于懷,但也重新認識了高麗的實力,再沒發動大規模的讨伐,而是聽從臣屬的意見,派出小股部隊在農忙時襲擾高麗,打亂其正常的生産秩序。及唐高宗繼位以後也一直執行這一戰略部署。

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還會失敗?

并對高麗的盟國,實力弱小的百濟下手,以剪除其爪牙,公元663年,百濟國被唐軍剿滅。公元666年,蓋蘇文去世,其三子争權奪利,起了蕭薔之争。

長子男生投靠唐朝,并引唐軍攻打其弟。唐朝乘高麗内亂之際聯合新羅一起聯手進攻,最終平定了高麗。唐高宗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比不上乃父,卻能完成李世民未盡的事業,曆史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推動曆史程序發展的因素當中,時機比實力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