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TI單晶片毫米波雷達代碼走讀(十二)—— 多普勒維(2D)處理流程與資料擷取

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第2次元(2D)——多普勒維(或者叫速度維)的雷達信号處理。看過我之前寫的文章的讀者應當已經知道了第1次元(1D)——距離維 指的是什麼,那麼第2次元是哪個次元呢?

我們先回顧一下《TI單晶片毫米波雷達1642demo代碼走讀(四)—— 資料流與乒乓操作》這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當1D處理全部結束以後,資料會彙總到radarCube中,如下圖所示。

TI單晶片毫米波雷達代碼走讀(十二)—— 多普勒維(2D)處理流程與資料擷取

這個radarCube其實就是一個二維矩陣,列數為range bin的總數(本工程中數值為256)。上圖中重複出現的綠1-黃2-藍3-粉4為4個接收天線分别接收到的資料,代碼走讀(四)中我們講過通過判定奇偶來把兩個發射天線産生的回波資料分開存儲在了radarCube中,上圖中隻顯示了TX1,是以行數為4*N/2。

那麼Doppler Bin的總數怎麼算呢,每次發射都有2*4個回波産生,我們要把這8個回波分開來算多普勒頻率,是以Doppler Bin的總數為N/2。

綜上,距離維就是這個二維矩陣的行方向,多普勒維就是這個二維矩陣的列方向!

本期引入一個概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