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作者:汽車很聽話

本來說的是2022年10月上市,名爵對其寄予厚望的MG7,于2023年的3月29日終于上市了。擁有1.5T+7DCT以及2.0T+9AT的動力組合,共推出6款配置車型,售價區間為11.98-16.98萬元。有關報道中是這樣說的:新款MG7是MG黑标首款旗艦轎跑,擁有極具跑車感的外觀設計,豪華的座艙體驗,以及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mCDC智能可調電控懸架等配置。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這新款MG7對比老款也并不是有很多可說的地方,比較露臉的配置,在上面都有提及。2.0T+9AT是最出彩的配置,至于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mCDC智能可調電控懸架等配置也無非為了突出其“運動”的定位。

在内飾上,MG7還有赤霞朱Dinamica高檔麂皮絨質感“内飾選裝包”,這顔色名字好聽,但是其真正效果并不好,鄉土氣息比較濃,有點露怯的感覺。

本來是為了突出其花了不少營銷費用的“黑标”,但是卻讓人感覺到:這一切都是表面功夫,換不換黑标又有什麼差別?

想到2007年,那時還叫名爵7系釋出時,同樣也是有着很高的雄心壯志的:四款車MG7L 2.5V6 AT旗艦版30.28萬元,MG7 1.8T MT豪華運動版20.16萬元、豪華版18.66萬元、舒适版17.16萬元,多17.16萬到30.28萬,那時候自主品牌還遠遠沒有今日的氣候,不知道當時定這個價,是出于什麼樣的自高自大。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這個毛病到了今天也沒有啥改變。一樣的都是玩嘴上功夫,營銷也罷,公關也罷,都是一個花架子,自己弄個概念,就想當然地套上去,然後強迫大家都來承認這“皇帝的新裝”。

這“皇帝的新裝”都展現在哪幾個方面?

一、收購來的“自主品牌”定位尴尬

說起當時收購羅孚,那可真是一樁引起巨大反響的公案。

其中名爵和羅孚的發動機技術以及生産平台在2005年被南京汽車集團收購,而南京汽車集團又在2008年被上汽集團并購,當初南汽收購的隻是“名爵和羅孚的發動機技術以及生産平台”,而羅孚的品牌所有權還在印度塔塔汽車那裡。是以,上汽名爵和榮威都是“自主品牌”。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這個自主品牌與咱們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不太一樣,總是有些“端着”,“俺們祖上是貴族、而且是洋人”,發動機技術以及生産平台如何且不去說它,這品牌既然是“自主”,知識産權也已經花巨資收購了,不明白為何還要弄得這般糾結與扭捏?不中不英,不土不洋。

名爵和榮威自誕生以來,一直都這麼糾結這麼縮手縮腳,卻又平白地想要高人一等。頗有點阿Q精神。

二、定位尴尬導緻定價也不靠譜

定位上、定價上都是這樣左也不靠,右也不站。名爵MG7如今倒是把定價降下來了,11.98-16.98萬元,新款MG7有六款車型,最高配的是2.0T 自動Trophy+激擎耀世版為16.98萬,這個車型可以忽略不計,其餘的1.5T三款車從11.98、12.58和13.78萬,

2.0T 自動獵美尊享版14.58萬, 2.0T 自動獵美奢享版15.58萬,那麼一看,實際上還是主打的13萬元區間。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據乘聯會統計:國内汽車銷量占比為1/4的市場,為11-15萬元區間,

而根據名爵自己的銷量來看,拉動名爵銷量的主要是10萬以下的車型,這MG7确實算得上其旗艦車型,要競争的又是這樣一個紅海,這個區間不僅僅是自主品牌投以重兵,不少合資品牌也都下探到了這個區間,比如轎車銷量冠軍軒逸,而且今年以來,還有一些新能源車主打這個區間,比如純電的東風風行雷霆,插混的比亞迪秦PLUS。不知道名爵MG7可想好了,自己到底能不能在此分得一杯羹?自己主要抓的是哪個客戶群體?運動的群體,是這個13萬元區間嗎?

三、營銷上臭棋頻出

大家都記猶新的是2019年,名爵自導自演了“大爺13元怒提名爵6”和“名爵6追高鐵”兩大新聞,說實話,真是LOW得很,而且還被網友深扒了,原來是“自導自演”。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說實話,廠家自導自演的營銷案例多了去了,而且也成功了不少。但是,像名爵這樣自砸招牌的自導自演還真是不多。如果說有,那也就哪咤的要給吳某凡以機會可以相媲美。13元都可以提名爵6了,那你的名爵6就隻值這個價嗎?你們為何要讓消費者造成這樣重大的誤解?還不是你們對于工作敷衍了事才造成的嗎?至于說名爵6追高鐵,這是公然地置交通法規與不顧!這難道是一個有正确價值觀的自主品牌可以幹出的事嗎?何況還是故意炒作,在網上造成什麼影響?

至于名爵MG7,也鮮見營銷好手筆。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不久前名爵釋出了黑标Logo,說的是要扛起品牌力向上突破的大旗,不僅要向自主品牌高端化發起挑戰,還要沖擊合資車市場。是這個黑标本身就具備這樣的魔力嗎?還是名爵一直以來的作風,既不見容于合資,也不側身于自主品牌。你都定價于這個區間了,還要裝什麼清高?或者說既然定了13萬元區間,就不必羞嗒嗒地弄個黑标了。勞民傷财,有這個錢這個精力,何不做做更有益的事兒?

四、品牌要提升,産品力更需提升

我們大家都知道,産品是品牌的基礎。品牌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紮實的積澱,需要名爵旗下所有車型為其背書。

如果産品品質不是特别過硬,那怎麼辦?處理客戶投訴第一呀。看看長城當年,為了提升品牌美譽度,全員都是品質監督員,全員都是客服,處理客戶投訴為第一要務。大家都看到效果了吧,長城現在的情形,與之相比,名爵可羞愧?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網上随便一搜,到處都是名爵6“變速器異響”、“變速器頓挫”、“電瓶故障”、“發動機異響”等車主回報,數量極高。名爵5發動機/電動機漏油,制動系統刹車失靈,發動機/電動機渦輪增壓器故障,前後橋及懸挂系統底盤異響等問題,老款MG7發動機怠速不穩、動力不足,高溫風扇不轉等等,點火線圈出問題,後懸挂漏油、打車時故障燈亮還加不上油、加速到2000轉時上不去……

等等,這當初收購的不正是發動機技術嗎?現在名爵的發動機倒是這樣品質不靠譜。

至于投訴處理,也許是債多不愁吧,看看網上這麼多投訴,就知道他們對于投訴的處理多麼不到位了。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曾經地,名爵6憑借 “高性能運動轎跑”的概念,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但後續的更新疊代和營銷方式跟不上,品質問題頻發,最終導緻銷量連續下降,成為冷門車型。估計MG7也不會有太好的結局,如果名爵沒有根本的改變的話,甚至有可能連新車香三天的現象都不會有,因為,名爵的品牌美譽度不夠,名爵6有前車之鑒。

何不聽聽消費者怎麼說?

有關宣傳資料上,是這樣介紹的:名爵遵循上汽“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戰略,以賽道基因、時代基因和感性力設計基因打造産品。賽道基因就憑E-LSD電子限滑差速器、mCDC智能可調電控懸架來裝占門面嗎?時代基因倒還好,外觀至少看上去很犀利嚣張,有點奧迪A7的即視感;至于感性力,我的了解應該是外觀能夠抓人眼球、内在體貼入微、動力與操控上把“運動”做到了讓感動的地步才對。

名爵成二流自主品牌,新款MG7可以挽救其命運嗎?

可是,如今看來,名爵MG7還是自己定了個概念就開始玩,而且是自己煞有其事的自己玩,甚至連消費者都不帶着玩。在客戶共創流行的今天,名爵你這樣做真的好嗎?定位運動的品牌也有,比如領克,看看人家是怎麼跟消費者一起玩的;運動定位的車型也有,幾乎每家車企都有這個定位的車型,人家一款車的銷量是多少?你一個品牌的銷量是多少?

何不聽聽消費者的意見再說?至少在售後服務、客戶投訴時真誠一點可以吧?

是不是可以放棄那個“英國貴族”的空派頭了?卡米拉都當上王後了,這英國範實在也沒啥高貴的。

老是沉醉于“英國貴族範”的假象裡,主流自主品牌将要把你拉開更遠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