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收藏)年底了,到底該如何制定明年的OKR?

年底了,你今年的目标,完成得怎麼樣?

如果很成功,那非常不容易,要祝賀自己。如果不順利,可能是目标定得有問題,或者執行得有偏差。明年再來。

但是,明年,怎麼辦呢?

我想和你分享OKR的方法。你可能聽過,也用過,但不一定真能用得好的方法。

今天,我和你分享OKR的邏輯,和我自己的一些例子。

希望能對你有啟發。

— 1 —

什麼是OKR?

首先,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什麼是OKR?

OKR,是最早Intel使用,後來在Google火起來的目标管理方法。

簡單來說,OKR就是年初,你結合公司、老闆、和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定好O,和對應的KR。

什麼是O?O,就是Objective,目标。

這個目标,應該是你在未來一段時間,非常渴望達成的事情。

非常渴望,有多渴望?

這麼說吧,應該是一件讓你夜不能寐的事情,1件能比得上10件的事情。

那什麼是KR呢?KR,就是Key Results,關鍵結果。

關鍵結果,就是衡量是否能完成目标的那個東西。

但是請注意,這個關鍵結果,一定是基于具體數值的,不能是輕飄飄一句話拿來糊弄人的。

比如說,你的O(目标)是“建立一支銷售團隊”,那麼你的KR(關鍵結果),就應該是“培養30名銷售員工”,而不能是“銷售團隊有一定規模”。

如果KR沒有數字,那整個OKR,都沒有了意義。

而當你有了OKR,你明年就可以瞄着目标,好好大幹一場了。

你不需要一直想,我到底要做什麼?我為什麼這麼迷茫?我怎麼像在轉圈圈?

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幾乎一定是你沒有清晰的目标,和不知道怎麼樣算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OKR,會像一塊靶,時刻提醒着你,10環!10環!

— 2 —

千萬别忘了AP

但是,怎麼打中10環呢?

很多人在制定OKR的時候,還忘了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制定自己的AP。

AP,又是什麼?

AP,就是Action plans,行動計劃。

有了O(目标),有了KR(關鍵結果),還不夠,還必須有AP(行動計劃)。

你準備怎麼完成自己的O和KR?

“培養30名銷售員工”,怎麼培養?比如請行業内的名師來講課,比如制定一份工作手冊,比如用一些項目來訓練和實戰。

從計劃,要到行動。

有行動,才有産出。

否則,就很容易沉浸在努力定目标的自我感動裡面,這種錯覺,常常會讓人忘記了行動。

— 3 —

不同顆粒度的疊代和調整

有了目标、關鍵結果、行動,那就開始做。

一旦做了,就會有回報,是不是符合預期。

然後,就可以按照不同顆粒度,進行疊代和調整。

不同顆粒度?

對。你至少可以按照兩種不同的顆粒度,來修正調整自己的OKR。

1,按照時間。

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

回報的速度和頻率,能決定你執行的效率,和效果。

每隔一段時間,就回頭看看自己做得怎麼樣。

這樣,不會漏掉小問題,也不會放過大問題。

2,按照計劃和行動。

AP→KR→O。

通過複盤,你會發現有些事情,做得不太好,可能是需要調整的。

但是,調整什麼?

一般來說,我們調整AP,這個行動計劃不太對,我們換一種做法試試看。

有的時候,是我們的KR,關鍵結果沒有設好。這個KR,根本不能支撐我們的目标。這時,在KR的級别,就要做一些修改。

但還有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做了一段時間,原來整個O,目标都沒有找對。目标錯了,那後面就全錯了。

是以,疊代和調整,也是有不同顆粒度的。

一定要多回顧,多思考。

— 4 —

O和KR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但是,你一定有感覺,如果隻是改AP,是必要的,也是能接受的。

可如果改了O和KR,說明一開始,咱們定的目标和關鍵結果就有問題。這不就返工了嗎?降低了效率,浪費了時間啊。

是以,制定對O和KR,就很重要。

怎麼辦?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咱們分别來說。

自上而下,咱們很熟悉了。CEO有了O,就會設定一系列的KR,分給下級。

上級的KR,也就變成了下級的O,然後,再層層分解,傳遞下去。

上級的決策,一般有更多的資訊,更多的經驗,O整體是靠譜的,很多時候是到下面動作變形了。

是以,這樣逐級分解,就把一個大目标,變為一個個關鍵結果,互相承接。大家也能保持一緻,力出一孔。

那麼,自下而上呢?

我知道,也許有的人會說,萬一上級有失誤呢?萬一我有更好的想法呢?

在一定程度上,允許一部分OKR自下而上,員工自己設定。

這樣,發揮了員工的自主性,也讓公司有了創造力和活力,留下緩沖空間和糾錯餘地。

— 5 —

透明公開

當你定好OKR,也有了AP之後,還有一件事,記得透明公開。

别藏着捂着,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為什麼?

一方面,這是一種公開承諾的壓力。

公開承諾,能更好激發自己去完成目标。

另一方面,是互相之間能夠溝通協作。

雖然配置設定到每個人手上的目标是不同的,但這并不代表大家就各自為戰,不能沒有協同。

在我們公司開會的時候,大家經常會聊:诶,你今年的目标是什麼?這個月你要完成到什麼樣子?

這樣,就彼此對大家正在做什麼心裡有數。

然後,工作時也會想到對方。

我正在做的這件事,是不是可以順便幫到你。你是不是有什麼資源,也能支援我的。

最後,大家的目标都能完成,那個最大的目标,也得到了支援。

是以,一定要透明,公開。讓每個人都知道。

— 6 —

考核,隻是手段,不是目的

那麼,一定有人會問,我制定了目标、計劃、行動,大家也互相配合,可是OKR,要考核嗎?

熟悉我的人一定知道,我會說:看情況。

一般來說,OKR是不考核的。

因為一旦考核,員工和公司之間,關于目标的設定,就會開始讨價還價和互相博弈了。

不考核,還是希望大家能更有“野心”,定一個更大的目标。

但是,如果不考核,完不完成都可以,誰還會認真努力呢?

是以,在有的公司,會采用360°環評的方式。

老闆、同僚、下屬,一起來給你打分。不是一個人說了算,是大家說了算。

你的工作,大家都看見了,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一起打分。

但是,我想說,考核,隻是手段,不是目的。

目的,是要能完成最終的結果和目标。

如果考核能讓大家更好的實作目标,那就考核。

如果不考核更能激發大家的意願,那就不考核。

最擔心的就是,為了考核而考核,為了不考核而不考核,而忘記了目标。

— 7 —

儀式感,儀式感,儀式感

還有一件事情,我覺得也很重要,想和你分享。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儀式感,儀式感,儀式感。

制定和執行OKR,需要一些儀式感。讓大家更重視,讓自己也更重視。

在我們這家小公司,每年的OKR制定,我都想盡量有更多的儀式感:

1,三輪溝通。

和每位的OKR讨論,都會有至少三輪溝通。我說我的期待,你說你的想法,我們來碰撞交流,確定大家能形成共識。

在前面溝通的時間多一些,後面糾正的返工就少一點。

三輪溝通,我很重視,大家也很重視。

2,挂牆儀式。

制定完OKR後,我們會舉行一個“挂牆儀式”。

不僅是把每個人的OKR發到群裡,還要列印出來,拿一個相框裝好,挂在牆上。

每當走進辦公室,不管是我,還是小夥伴,都會被時刻提醒:這是我的目标。

3,年底總結。

然後,到了年底,再把相框,和裡面裝着的OKR,從牆上取下來。

大家來聊聊,完成了怎麼樣。

有什麼做得好的,有什麼需要明年修正的。

儀式感,還是很必要的。

我建議你,也可以做一些這樣的事情。比如說,在朋友圈或者什麼地方,釋出自己的OKR吧。

— 8 —

我的OKR

年底了,一年快要過去,我正在總結今年的OKR,也在計劃明年的OKR。

我就和你分享,我2021年的OKR吧。還有一些目标,我和團隊正在沖刺,相信可以完成。

這份OKR,你也可以當作參考。希望能對你有些啟發。

O1:收入持續增長

KR1:教育訓練和咨詢收入,不低于2020年

KR2:公衆号廣告收入,加速觸及天花闆

KR3:進化島,收入增長10%

AP1:以每三個月為機關,提高基礎人·天價格

AP2:公号商務機制,建立、疊代一套流程

AP3:支援進化島的同僚,一起做進化島總體規劃

O2:影響力持續提升

KR1:公衆号訂閱230萬

KR2:私域流量使用者25萬

KR3:視訊内容多平台周更

KR4:成功舉辦“進化的力量·劉潤年度演講”

AP1:推進流程化,并大力提升編輯團隊的内容能力

AP2:支援私域的同僚,一起做私域流量總體規劃

AP3:在短視訊投入人手,必要時繼續招人

AP4:找到值得托付的團隊。并把各項時間壓縮,閉關一個月,留出足夠的内容時間

O3:團隊戰鬥力持續提升

KR1:編輯團隊的内容水準比2020有提升

KR2:根據業務需要,新增2-3名優秀的新同僚

KR3:提升團隊協作能力、職業化能力

AP1:報帳得到線上課程的一半

AP2:繼續中午教育訓練,給予一些參加外部活動的機會

AP3:要求每位員工有自我提升計劃,并嚴格執行

AP4:對職業化做教育訓練和考核

AP5:增設協作類獎勵

最後的話

年底了,到底該如何制定明年的OKR?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制定好相應的O,KR,AP。然後,按照不同顆粒度進行回報調整。公開透明給所有人。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是否考核。以及,在做的過程中,充滿儀式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