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穩居百億陣營,為什麼這家廠商能去标簽化,順利轉型?

作者:酒死了

如今,在殘酷的全球市場競争中,能確定産品成功機率的廠商并不多,三七互娛算是其中一個。

前段時間,三七互娛出海南韓的《Devil M》,2月海外收入環比激增107%,穩居南韓Google play暢銷榜TOP5。再往前推,旗下的《Puzzles & Survival》《雲上城之歌》《叫我大掌櫃》《鬥羅大陸:魂師對決》等産品也接連在全球多個市場取得良好成績。

在優質産品的持續推動下,三七互娛業績穩步增長。财報顯示,最近五年,三七互娛營收從2018年Q3的55.3億元增長至了2022年Q3的116.8億元,已經連續三年穩居百億陣營。

穩居百億陣營,為什麼這家廠商能去标簽化,順利轉型?

業績飙升之外,三七互娛的轉型變革之路也得到了充分驗證。在手遊剛剛騰飛的那幾年,大家對三七互娛的印象仍舊是傳奇、奇迹。如今,SLG、MMO、模拟經營,國風、蒸汽朋克.....由内而外,三七互娛明顯去掉了舊标簽,或許我們是時候用新的目光來看看這家公司了。

找準定位,深耕多元賽道

自手遊浪潮興起,頁遊起家的三七互娛便開始了轉型之路。之是以能連年業績增長,其定下的“多元産品戰略”、“研運雙引擎并進”等戰略可以說功不可沒。

先來看看三七互娛轉型後的戰果:

首先,内部建立了多元化産品矩陣,遊戲接連創造流水記錄。

三七互娛旗下已上線産品類型涵蓋SLG、MMO、卡牌、模拟經營等多元品類,近幾年在各賽道不乏突破性代表作:

比如國風遊戲《叫我大掌櫃》,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宋代商貿文化為背景,為玩家提供了在宋代的人生體驗;《Puzzles & Survival》創新融合SLG+三消,降低了準入門檻,同時提升了使用者前期目标感;《鬥羅大陸:魂師對決》則在還原IP的同時,通過大世界設計、天氣系統、豐富的戰鬥動畫等,很好地擊中IP粉絲和泛使用者的取向。

随着旗下産品接連重新整理使用者遊戲體驗,三七互娛也得以成功打破傳奇、奇迹等舊标簽,持續創下新的紀錄:《鬥羅大陸:魂師對決》開服百日,流水高達10億+。《Puzzles & Survival》則是三七互娛旗下首個SLG爆款,連續兩個月成為中國遊戲出海收入榜第2名。

穩居百億陣營,為什麼這家廠商能去标簽化,順利轉型?

其次,勇于挑戰難啃的品類,行業競争力在不斷擴大。

三七互娛如今布局的賽道,在國内外都屬于規模大,競争激烈的存在。拿SLG來說,馬太效應明顯,新品突圍相當難。再加上該品類研發門檻高,回收周期長,考驗耐心和長線營運能力,導緻大部分廠商不敢輕易入局。

而三七互娛借助《Puzzles & Survival》,在硬核的SLG賽道開辟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反觀卡牌,曆史悠久,如果沒有積累并掌握成熟的方法論,廠商們入局也十分謹慎。三七互娛則通過還原IP+提升綜合品質和政策深度的《鬥羅大陸:魂師對決》,以及題材+玩法融合雙重差異化創新的《空之要塞:啟航》,持續在卡牌賽道占領更大市場佔有率。

穩居百億陣營,為什麼這家廠商能去标簽化,順利轉型?

當然,盡管三七互娛行業競争力得到了極大提升,但賽道地位還有待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目前來看,他們的政策,是持續深耕現有賽道,同時布局更豐富的品類。其自研的三國SLG《霸業》和女性向MMO《扶搖一夢》,就是他們試圖擴大版圖的證明。

為何三七互娛能收獲這些戰績?與其資源優勢和企業基因,以及研運一體化,精品化、多元化、全球化戰略,有着非常大的關系。

研發方面,精品時代,三七互娛使用者定位更加年輕化,舍得并且能夠大筆投入研發費用。從财報中可以看出,三七互娛一直相當重視内部的研發投入。三七互娛旗下研發品牌三七遊戲進階副總裁何洋曾表示,他們願意為有SLG賽道經驗的人才開出百萬以上的年薪——這還不算項目分成。自研之外,他們還會通過收編、投資、深度戰略合作等方式,與一批精品研發團隊建立聯系,持續豐富産品儲備。

目前,三七互娛旗下擁有遊戲研發中台“宙斯”、使用者畫像系統“阿瑞斯”等五個AI、大資料技術賦能研發。這也為他們實作創新突破、多元布局、提升産品品質,最終成功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發行方面,三七互娛在智能化發行層面在一衆廠商中斷層領先。他們甚至還搭建了智能化投放平台“量子”和智能化營運分析平台“天機”,來提升獲客和ROI。

但随着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營銷方式變革,傳統買量打法也迎來了變革期。

根據三七互娛發行品牌37手遊營運中心項目發行部負責人源浩的說法,三七互娛仍然遵循流量經營的底層邏輯,但目前已進入2.0版本,不是“單純的買量”,而是強調品效合一、内容構造、使用者營運等,進化為複合流量營運。

如今,三七互娛在研運方面,已經形成了全新的“多元+複合流量營運”模式,為持續打造爆款埋下了良好的種子。

出海,三七互娛的“第三架馬車”

繼夯實國内自研發行地基後,出海可以說是三七互娛的“第三架馬車”。

早前,三七互娛曾定下“海外再造一個‘三七’”的目标。他們從2012年就開始探索出海業務,積累了經驗,也踩過很多坑。2017年《永恒紀元》上線港澳台、東南亞,助力三七互娛海外業績實作倍數增長,突破9億營收。

穩居百億陣營,為什麼這家廠商能去标簽化,順利轉型?

最近三年,三七互娛在海外市場的營收迎來新一輪暴增。财報顯示,2021年,三七互娛海外遊戲業務收入47.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2.94%。到2022年年中,境外收入去到30.33億元,同比增長48.33%。出海收入已經是支撐三七互娛每年業績增長的基石。

根據data ai資料,得益于出海收益暴漲,三七互娛在國内廠商出海收入榜上的排名也從過去的15名上升至TOP3。

穩居百億陣營,為什麼這家廠商能去标簽化,順利轉型?

目前,三七互娛海外收入中,《Puzzles & Survival》《雲上城之歌》貢獻了大部分的收入。前者截止2023年1月底,海外累計收入突破10億美元。後者則是南韓2022年營收最高的中國手遊,海外市場累計收入超2億美元。

根據伽馬資料釋出的《2023年2月遊戲産業報告》,三七互娛自研《鬥羅大陸:魂師對決》最近在中國港台、泰國等地勢頭良好,是2月境外市場産品流水增長TOP5。

穩居百億陣營,為什麼這家廠商能去标簽化,順利轉型?

細數海外營收狂飙的原因,同樣離不開經驗積累與戰略轉型。

早前,三七互娛的出海政策是“分區突破”,通過本地化将産品帶到不同的市場。2018年開始,他們将出海戰略調整為定制發行,圍繞賽道與品類,因地制宜。旗下首個SLG爆款《Puzzles & Survival》,就是他們針對海外玩家喜好,從研發設計到發行獲客全面定制的産品。

這種方式比較考驗廠商挑産品、調優及發行能力。因為在遊戲立項早期,海外發行團隊就需要介入到産品的開發過程中,幫助研發從産品賦能和調優、再到精細化、本地化的長線營運。三七互娛把這種變化稱為從“摘果子”變為“種樹”。“好‘果子’越來越少,‘種樹’很重要。”三七互娛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了這點。

謀求全球市場更大版圖,三七互娛還缺什麼?

行業邁入精品化後,許多企業都在轉型+多條腿走路,但受限于公司基因或資源等,我們看到了不少轉型失敗的案例。但三七互娛無疑是成功的。

目前,三七互娛是繼騰訊、網易之後,業内少數能持續穩居百億陣營的廠商。在Sensor Tower釋出的2023年2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中,三七互娛占據第四名。不過,從市場占有率來看,三七互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想要更上一層樓,謀求全球市場更大版圖,三七互娛還缺什麼?

三七互娛目前旗下穩定營運中的遊戲,雖然自研與代理發行齊頭并進,也彰顯了海内外長線營收能力。但相比海外,三七互娛在國内市場,始終缺乏一款能改變暢銷榜頭部格局的長線爆款。如果有一款重磅自研新品出現,颠覆國内市場現有競争格局,三七互娛将會極大縮小與頭部大廠之間的距離。

在三七互娛前段時間舉辦的14周年慶典活動上,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曾提到,2023年将是三七互娛實作變革和突破、産品矩陣更新轉型的關鍵之年。

根據最新資訊來看,三七互娛目前已儲備的自研産品近十款,聚焦在卡牌、SLG、MMO、模拟經營賽道,涵蓋西方魔幻、異世界幻想、中世紀曆史、三國曆史、古風、女性向、神話、東方玄幻等衆多題材,産品儲備矩陣更加豐富多元。其中,《霸業》《扶搖一夢》這兩款自研遊戲都已獲得版号,等待上線;其他重磅産品還包括《凡人修仙傳》《王國火種》等。

當然,産品背後最重要的還是人才。

尤其是從“摘果子”變為“種樹”後,研運難度更大,對三七互娛團隊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摘果子,種樹的難度無疑是更大的,我們需要思考更多元度,産品發行周期更長,需要更有耐心,也更有韌性。”

是以,三七互娛若想業績再上一個台階,實作全球化更大野心,顯然還需要更多優質人才加入,持續提升戰鬥力。

我們也期待,随着三七互娛持續深化轉型變革,能看到他們帶來更多震撼市場的“颠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