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WELCOME TO ……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内含的毒素至今沒有有效解藥 挑戰日本人深愛的“美味盛宴”

民間有句俗語

拼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

為了美食,即使明知有劇毒

也總有大無畏的勇士敢去極限一換一

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呆萌可愛的大自然“絕命毒師”

河豚,本稱河鲀,鲀科魚類,有劇毒,如果處理不當或誤食,輕者中毒,重者喪命。

在國内,河豚最早的記錄是在《山海經》中,名為“鲑、“铈”,《本草綱目》曾根據外形叫它“氣泡魚”和“吹肚魚”。

後來,因為河豚大多生活在河口附近,并且捕捉時經常發出類似豬叫的“哼哼”聲,是以也名為“豚”(古時豬的稱呼),這就是“河豚”名字的由來。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大陸古人食用河豚已經有将近2000多年的曆史,而日本同樣食用已久。

自平安時代開始,因為食用河豚而被毒死的人不在少數,當時政府還頒布禁令,禁止食用河豚,否則沒收家産,但這樣依舊無法阻止“吃貨”們的熱情。

每年的12月到來年3月份,就是河豚最美味的季節——從冬天到春天,是河豚魚會洄遊、産卵,由于體内聚集了大量脂肪和能量,河豚魚的肉質也更為肥美。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和美味成正比的是,河豚體内的毒素水準,也在此時猛增。

被譽為大自然“絕命毒師”的河豚,毒素強性是氰化鉀的1200倍之多,而一條一斤重的河豚魚體内,能提取出約0.5毫克毒素,純粹的毒素可以毒死幾十頭大象。

目前,針對河豚毒素(TTX)并沒有有效對症解藥。

更糟糕的是,這種魚類體内的毒素抗高溫,隻有當溫度達到220度以上時才會分解,這也就意味着廚師用平常的蒸煮方式對它不管用,必須學習專業的處理方法。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平日裡的河豚其實看起來極為呆萌,它們在遇敵和暴露在空氣中時,經常會吸入水和空氣,使胸腹部膨脹如球,看起來白白胖胖、圓圓滾滾的,十分可愛!

不少人捕獲河豚時經常會“故意挑釁”,看它們鼓起肚皮,然後用它們肚皮上的尖刺“刷鞋”……

不過看着可愛的“胖頭魚”實際上在生态系統中并不好惹,它們狠起來敢和鲨魚同歸于盡!

曾經在馬爾代夫的海灘上,有人發現一條鲨魚死在岸邊,原因是它吞了一隻河豚,但是被對方鼓起的尖刺撐在嘴邊無法下咽,最終雙方一同斃命。

當然,河豚也有不少天敵,敢和鲨魚“拼命”的河豚如果不留神的話,很有可能會被皮皮蝦給咬死。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日本的“白身生魚之王”

河豚在全球不少地方都有分布,是以品種也超多,但其中至味還是要數日本的“白身生魚之王”——虎河豚。

在日本允許吃的20多種河豚裡,虎河豚被公認為是當之無愧的美味天花闆,被稱為河豚王,以其獨特的美味和口感與螃蟹并稱為“冬季の味覺王”。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虎河豚真正的學名叫做紅鳍東方鲀,魚頭頂生長着虎斑一樣的青黑斑點,并且從頭部到背部都長着粗糙的小刺,在河豚中是體型較大的一種,肉質也極為鮮嫩。

超過5公斤以上的天然虎河豚,比一般魚肉多出了黏糯的口感,肉白而脂肪少,其肉色之晶瑩、肉質之鮮美都達到了極緻,濃厚的美味足以讓人“一口傾心”。

日本長崎縣虎河豚的産量堪稱日本第一,其中,戶石地區又是長崎縣虎河豚三大産地之一。

另外,日本福島也盛産虎河豚。不過近些年來,當地漁業因為水質等原因遭到了巨大打擊,令人唏噓。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在每天清晨三四點,野生和養殖的河豚會送到拍賣場。

随後被采買人員送去各大專業河豚料理店中,由最少2年處理河豚經驗的廚師上手,魚肉經過一遍又一遍的細緻處理,才能最終送達客人餐桌上。

繁複的處理手段讓虎河豚的價格居高不下,一頓美餐下來基本上都是五六千起步,大半個月工資都搭上了。

盡管如此,幾乎每一個嘗過河豚美味的人,都會愛上這種仿佛“行走在生死邊緣”的刺激美食!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有毒,但好吃也是真的好吃

民間關于河豚的傳說不少,甚至有不少俗語表示它的美味:“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

作為世界上毒性最強的魚類之一,河豚的營養價值意外得也比其它魚類更為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28.2%,魚肉肥美,鮮嫩無刺。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古往今來,無數人沉迷在這種美味的享受當中。

大名鼎鼎的蘇轼就愛非常吃河豚,我們熟知的那句“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正是他為此而寫。

據說當時有一家人聽說後,就專門為蘇轼做了一頓河豚宴,結果他隻顧埋頭苦吃,留下周圍人面面相觑,在吃完之後才發出感慨:“值得一死”!

現代大文豪汪曾祺先生也曾發出“六十年來餘一恨,不曾拼死吃河鲀”的感慨。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不過,提起河豚,更為癡迷于它的還是要數日本人,即使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依舊有不少人前赴後繼去挑戰這劇毒美味。

1975年的一天晚上,自稱百毒不侵的日本傳奇歌舞伎八代目 坂東三津五郎就命喪于吃河豚——肝髒被認為是河豚最毒的部位,但是坂東三津五郎聲稱自己百毒不侵,連吃四份肝髒,于是八小時後直接命喪黃泉,舉國震驚。

如今,日本政府對河豚的處理和資格都有嚴格要求,企業有“特許證”才能買賣河豚,而烹饪河豚魚的料理師不僅要擁有2年以上的加工經曆,還要到政府開辦的學校進一步深造,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規程……

在日本,河豚魚會被加工成各式料理,生魚片、火鍋、天婦羅、皮刺、烤物都可直接食用,不過大家更多的還是吃河豚魚肉,而不是肝髒、卵巢等毒素聚集地。

盡管河豚的肌肉一般不含TTX,但在其死後毒素也會融入魚肉中,是以依然需要處理。

劇毒的河豚,中國人吃了2000多年,日本人為了吃它不懼去死。

河豚雖美,可不要貪嘴誤食沒有專業處理過的哦!

#我的青春回憶錄#​#頭條創作挑戰賽#​#好内容我來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