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在網上看到一些人還想着開房車四處遊,說明好久沒有出去旅遊了。
很多景區對這種出點過路費、汽油就想遊天下的人已經叫停了。
想想也是,遊客怕花錢,想蹭看風景名勝區,景區想收費改善生活品質,這不是一個予沖突體嗎?
前幾年是有些人蹭到了。但所到之處一片罵聲,有些人所到之處留下一片狼迹。到哪裡餓了,從車上下來在野地裡,空地上,扯上線煮吃的,吃飽後垃圾不收拾。有些人在河邊野泳,光着膀子四仰八叉的曬太陽。污染了當地環境,破壞了當地的民風民俗。你不在景區住宿、吃飯,沒有拉動當地消費,增加當地政府收入,還給别人添麻煩,你對嗎?就像去親戚家玩,兩手空空你還要在親戚家胡作非為,别人怎能想,還有下次嗎?
記得我三年前去旅行,當時是别人介紹的,朋友也想去,結果,從一到集合地點開始,旅遊公司各種套路,價格從當初的幾百塊到簽合同時的一千多元,翻了一番。什麼古城建設費、上山氧費等等,我和朋友當時拒絕,還是堅持原價。
你有政策,他有對策,坐人家的車、吃别人的飯,住别人的店,他是有辦法整治你的。
一車旅客,來自全國各地,價格也幾個檔次,這下吃、住、行方面展現出來了三六九等。錢交最多的住旅館,坐車前排,中間價的次之,錢最少的又次之。一路上不停講解的内容都是當地特産,仿佛我們是來購物的。有些人閉上眼睛休息一下也要挨罵,說是我們享受了政府補貼來旅遊,就該買東西、消費,不然對不起國家。這一趟下來,我真不想去這個地方旅遊了。結果今年又去了一回。
今年的導遊沒有像以前那樣罵人,但還是動員大家買。而且以我的玉手镯為例,講了玉镯的好處,讓大家放心購買。說實話,我的玉镯三年前買的,一萬元人民币,今年要賣兩萬了,但也僅限于戴戴,它不可能再變成錢。根據各人喜好,不一定聽别人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