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頌文+白客,我希望這部片狂飙

張頌文+白客,我希望這部片狂飙

3月24日上映的新聞題材電影《不止不休》,講述了在網際網路尚未席卷一切,紙媒仍然為王的年代,一位新人記者試圖用一篇報道展現新聞全貌、改變一群人命運的成長故事。在這部電影裡,對人的同情與了解、對時代的精準還原、對理想主義的質樸追随,都讓它在當下無比稀缺。

如今,理想主義還存在嗎?我們要如何去看見那些被隐形的人?一部90%還原年代感的電影是怎樣煉成的?在電影上映之際,我們和《不止不休》的導演王晶聊了聊。

青年導演王晶和張頌文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北京的一間會議室裡。

張頌文這次飾演的是報社首席記者黃江。出現在導演面前時,他特意穿上一件考究的毛衣,這件毛衣的靈感還要追溯到20年前:

2003年,張頌文在北京電影學院擔任助教時,和同學去拜訪一位親曆“非典”事件的一線記者,“那位記者就穿着一件毛衣、拎着一杯茶,然後,出來見我們,我一下就記住了那個形象”。

《不止不休》預告

聊沒多久,從業人員說白客(飾演新人記者韓東)也過來了。張頌文把他叫進來,提前叮囑他要進入角色狀态,“不準說自己是白客”——白客一推門就說:“黃江主任在嗎?”兩人即興展開了一場報社面試,從年齡、籍貫聊到過往經曆,張頌文用餘光看見,一旁的編劇靈光乍現,開始刷刷動筆。

以上的穿着和對話,後來都以類似的形式,出現在電影《不止不休》的成片當中——很大程度上,電影還原了紙媒時期的媒體風貌,導演王晶将其視為獻給記者的“一封青澀的情書”,媒體人李鴻谷在觀影後寫下如此評價:“我是那個年代的親曆者,曾經粗砺的理想、樸素的道德感,以及勇往直前的力量,都曆曆在目,仿若昨天。”

《不止不休》海報

記者,用紙和筆行俠仗義的獵人

青年導演王晶覺得,與其說是他選擇拍這個題材,不如說是這個題材找到了他。

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他就一直想找到一個合适的角度和故事,去作為自己表達創作的載體,“我曾經考慮過,要不要順理成章地去寫一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但我會懷疑它不具有普世的意義,有時候離得太近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情”。

直到有一天,王晶和監制賈樟柯、出品人唐岩坐在一塊聊天,聊到一個關于記者的故事時,他突然意識到,這就是自己一直在找的那雙眼睛(視角)——“我覺得在很多時候,記者做的事情,和我們拍電影很像,都是在觀察、在記錄,在考量當時當下發生的這些人和情感的故事”。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2003年的北京,那是一個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興起前,紙媒的黃金時代,王晶覺得這是特别适合去講述一個好故事的年代,20年的時間其實不長不短,從電影制作的技術層面來看,還原場景并不難,真正難的是如何還原那個年代的人的精神面貌。

是以,團隊在前期采訪了很多2003年前後在媒體行業裡摸爬滾打的記者前輩,他們講述了不少光怪陸離的精彩故事,電影裡90%的橋段和細節,都可以找到現實參照。

《不止不休》預告

在這個過程中,王晶深刻地感受到,媒體行業的運作模式已經發生了巨變,自己沒法直覺地看到一個記者的工作狀态——他最早也提出過,是不是可以跟着一個記者,作為助手去觀察一段時間?後來去一個報社聊,對方告訴他,現在記者都不坐班了,也很少會在報社裡開選題會,很多時候大家在網上尋找一些有效的素材,就把東西做完了。

但王晶覺得,電影本身不僅僅是講這個行業的運作方式,更重要的是找到這個行業裡面的人,他們身上的精神特質、他們的行為邏輯、他們對世界的判斷是什麼樣的?“當時有一位記者前輩,他教會了我一個東西,叫做‘懷疑’精神。作為一個試圖去尋找真相、試圖更客觀地展示事件全貌的記者而言,這種懷疑精神是很重要的——

“《不止不休》可能在叙事上沒有特别大的波瀾起伏,但它其實用了很長的篇幅在講“懷疑”這件事情。比如說礦難那一場戲:頌文老師演的記者黃江,他拿到了一個礦難的線索,帶着白客一起前往現場跟蹤報道,但是看到的景象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眼前是平靜得像一潭死水的礦場,沒有很多人忙亂成一團的場面。這個時候,你會看到他的第一反應不是打道回府,而是迅速思考到底發生了什麼,還有沒有别的可能性?”

《不止不休》預告

在這個過程中,王晶也在思考如何塑造一個記者的形象。過去的影視作品中有《編輯部的故事》這樣的老媒體人形象,“我們也在讨論是不是可以找一個新的支點,比如說做一個獵人或騎士的形象,一些看上去和知識分子相背離的設定”?

在主創團隊看來,記者是一群行俠仗義之人,隻不過他們的武器不是刀和劍,而是手中的一支筆。有心的人可能會在電影中注意到這樣的細節:

比如黃江家的陽台上放着一副拳擊手套;韓東被報社炒掉之後,拿着自己工牌的吊帶,像一個拳擊手一樣,在自己手上纏來纏去——黃江剛出場的時候甚至穿着一件皮衣,造型指導後來告訴王晶,這是一套獵裝。

《不止不休》預告

《不止不休》的主線,是講述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故事,是一名新人記者韓東,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成長過程。在寫完劇本之後,王晶對韓東的想象,就是一張平凡的臉:“我希望這位演員能讓觀衆相信,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站在人群裡可以是你、是我,這樣才會相信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樣,去做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後來,他偶然看到白客在《後會無期》裡一張風塵仆仆的45度側臉照,覺得白客很适合韓東這個形象。王晶和白客基本上算是同齡人,在第一次談論起劇本的時候,很快就建立起了認同感。

白客跟他分享了自己和韓東相似的經曆:當年從大學的播音專業畢業,剛到北京闖蕩時,覺得最理想的狀況是進到一個很好的電視台成為主持人,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一直在北京的各個錄音棚裡跟着老師做雜七雜八的配音工作。

“白客也像韓東一樣經曆過自我懷疑的過程、猶豫過要不要放棄,但他最終也是認可這種(理想主義)。我們現在總結了一個詞叫‘北漂’,但在當年還沒這個詞的時候,年輕人向往一個大城市,其實是對于‘我想成為什麼樣的我’的笃定。”

《不止不休》預告

而張頌文飾演的記者黃江,是報社裡的風雲人物,在王晶看來,這個角色是年輕人成長過程中的一面鏡子。主創團隊對于他的想象就是一個獵人,有很多離經叛道的工作方式,基本沒有坐在桌子前,永遠是帶着目标出去“狩獵”。

“在這一點上,我們一直希望找到一個準确的人物,頌文老師身上剛好具備了兩種特點:一是有濃烈的知識分子氣息,二是有敏銳和老練的氣質。”

團隊在美術陳設方面做了很多調研工作,雖然很難再找到傳統的報社,但采風的時候還是捕捉到了不少有意思的細節——比如有些記者會擺一個鳥的雕塑在桌上,有些記者雖然人不在,但椅子上會挂一個頸椎治療儀,畢竟長期坐在桌前寫稿。

張頌文也提及,報社的場景是自己最喜歡的景,每張桌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桌面上堆的檔案資料全是在2003年那個階段的,好像真的有活生生的記者在這裡辦公,包括在觀衆看不見的地方,抽屜一拉開,還有暖水袋和大白兔奶糖。

“我覺得(布景)是作為幕後的從業人員,希望可以能提供給鏡頭前的演員更多的安全感和信心,讓他們足夠相信這件事情。”

《不止不休》微網誌

“這個世界上的事,哪件跟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

回到“什麼樣的記者是一個好記者”這件事上,王晶和團隊在片中也展開過讨論,比如說理性和感性孰輕孰重,“從我的角度出發,我覺得一個人在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之前,應該先具備最基本的情感能力,叫做共情”。

片中有一句台詞是:“這個世界上的事,哪件跟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主創團隊也試圖通過一系列沖突,去強化韓東作為一個普通人(共情)的可貴之處:

比如在報道B肝代檢的新聞時,韓東出于對B肝群體的共情想要撤稿,黃江則認為不應該帶着同情去審視采訪對象。“我們并不是說黃江的這套邏輯有什麼問題,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成長軌迹和世界觀,但我也想讨論,人是社會動物,我們在這個社會裡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态度?是去參與、去感受,還是去拒絕、去沉默?”

《不止不休》預告

實際上,在前期去廣州做調研,在尋找和B肝群體相關的公益組織、和B肝戰友交流時,王晶感觸最深的也是這一點:他覺得自己對事情的了解還是太簡單化了,人們很難對他人所處的困境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對當下的年輕人來說,B肝可能是一個很遙遠的話題。我是上世紀80年代生人,小時候總是會聽到相關的讨論,老人家會叮囑你出去吃飯一定要注意衛生,身邊也總會有一兩個B肝的朋友。

“是以,一開始我想當然地說,在大衆對于B肝群體存在不正确的看法和誤解時,他們理應會發出自己應該有的聲音(辯解)。但其實跟這些戰友坐下來聊天時,我感受最大的反而是,很多人在面對一個看似無法改變的現狀時,他們選擇不再發出自己的聲音。”

其實要說的道理很簡單:我可能是一個B肝病毒攜帶者,但我并沒有那麼可怕。但就像片中姚主任說的,當所有人都選擇相信一件謬誤時,捅破謬誤就變得無比複雜。王晶在交流過程中發現,很多B肝病毒攜帶者選擇不再去辯駁這件事情,而是用大衆了解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就像電影裡張博做出的很多選擇一樣,他去酒吧會使用一次性紙杯,盡量做到“不影響别人”。

這也是團隊在片中試圖讨論的另一個主題:當人們在面對一個看似無法改變的現狀時,應該做出的選擇是什麼?為什麼有人會選擇沉默,沉默是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我覺得B肝這個話題可能有它的時效性,但這種困境是不會過時的。面對這種困境的時候,我們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這個讨論也是不會過時的。”

《不止不休》預告

《不止不休》在拍攝的時候,基本上還是按照故事發生的順序去拍的,對于創作者和演員而言,這是更舒服、更有幫助的一種方式。唯獨有一個部分的戲,王晶特意把它放到了最後:

那段戲是講記者韓東去采訪B肝群體的故事,出鏡的演員都是真實的B肝病毒攜帶者。當時,王晶和攝影指導餘力為很快達成了共識,就是要用紀錄片的手法去拍攝這段内容。

“因為在前期和B肝戰友接觸時,他們分享的每個故事和内心感受,是我覺得是電影中最寶貴的一部分,我認為這一部分應該由他們自己來帶領,而不是由導演站在前面安排和指導。”

“非常幸運的是,到了最後拍攝的時候,白客已經真的是韓東了,我可以百分百地把信任交給他。那天,我們隻是把B肝病毒攜帶者請到現場,提供一個可以聊天的環境,我和白客說:這一場戲我沒辦法給你明确的安排和訓示,我想拜托你的是,第一是請相信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非常精彩,第二是挖掘這些故事,讓他們安心地講述最真實的經曆。”

《不止不休》預告

王晶認為,這部分内容,是電影裡最有價值的東西。前兩天在《不止不休》首映的時候,有一件事讓他很觸動:有一個女孩戴着帽子和口罩,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實。在映後交流環節,她拿起麥克風說,自己的經曆就是片中的(小女孩)“七喜”的經曆——

因為她是一名B肝病毒攜帶者,小時候沒有辦法去上幼稚園,當時作為一個小孩,她可能沒覺得有多大影響,反而是她的父親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和負罪感,覺得是自己傳染了女兒,在她的整個童年階段都因為這件事變得性格陰郁,沒有辦法走出内心的困境。

“我當時聽完以後,心裡很是百感交集。因為就像我說的,我們做這個電影還是希望能夠無限地接近真實——當我面對一個真實的人,願意站出來向我講述她的困境時,她作為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在那個年代沒有辦法上學的困境時,我覺得我們電影起碼還在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不止不休》預告

行業可能會消亡,但它指代的精神核心不會

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不僅僅是新聞行業,電影行業也迎來了非常大的變化。作為一個電影從業者,王晶覺得變化是客觀存在的: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切身的感受,電影本身在變,我們觀看電影的方式也在改變,這個改變不是因為某一個人或者具體的事情發生的,而是時代的無數發展彙聚到一起,才變成今天的樣子。

“作為一個在行業裡面切身感受的人,大家可能會有一些無奈和思考,但我還是願意相信,一個行業可能會消亡,但它所指代的精神核心是不會消亡的。并不是說電影一定會消亡,但它朝着我們沒有預想過的方向在改變,大家的觀影方式、認知中的電影的樣子都在改變,這是我們沒法左右和阻擋的東西。

“但就像一開始說的,一個人的精神核心是不會變的,當外在的困境和挑戰變得無限大時,其實反而可以幫助我們從内心去尋找一個出發點:我們為什麼拍電影?我們為什麼做新聞?這些核心都是不會變的。”

《不止不休》劇照

對王晶來說,拍電影最難的地方,其實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溝通成本,一個人要在四五十天裡完成一個相對集中和高效的工作,如果能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夥伴,就可以把最不确定的因素或者隐患消除掉,這對于創作者來說,才是最寶貴的财富。

這一次拍《不止不休》,幕後團隊都是合作了10年以上的穩定夥伴,彼此已經非常默契,明白對方想要做什麼樣的内容。

團隊給他提供了很多幫助,包括在還原2003年的故事時,賈樟柯導演貢獻了不少靈感,後來還客串了一場戲。

“其實最早的時候我就和他開玩笑說,你别光監制,也幫我演個角色,但是演什麼,大家一直沒有定下來。後來有一個煤礦治保主任的角色,我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他非常爽快地答應了這件事情。我覺得在賈導過往的生活經曆中,他應該是非常熟悉這一類人的,最後也把自己對于這群人的了解,用兩三分鐘的時間诠釋在電影當中。”

《不止不休》預告

很多觀衆在看完《不止不休》後覺得,這好像是一個從來沒有人觸碰過的領域,也有人将其與國外優秀的新聞調查類的作品進行對比,而在王晶看來,其實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聚焦》的風格或是《黑水》的風格,它們都是不一樣的。

王晶覺得,如果隻是從電影風格這一層面去借鑒的話,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可取性。反而是在記者這一職業外衣的下面,不管是人對于一件事情的好奇心也好,還是人具備的“懷疑精神”或是對一個事情抱有的信念和堅定也罷,其實是具有共通性的——

如果這個東西在其他語境裡是可成立、可講述的話,他相信在眼下的語境裡面也是可以講述和成立的。在某種程度上,他覺得自己心裡也住着一個理想主義者,也具備這樣的共通性。他希望《不止不休》可以在這點上起到一定的社會效應:

“最近我也在想這件事情,就是很多我們當時認為順理成章的東西,到現在反而不那麼顯而易見了:

“我們那會兒不管在什麼地方生活,大家總是希望到一個更大的平台留下來,不管是對自己的命運做出改變,還是對自己能參與的、社會層面的東西去做一些改變,這都是挺理所當然的,但現在的年輕人好像又覺得不那麼理所當然了。

“有一些觀衆朋友看完電影以後,問我說韓東這個人為什麼這麼執拗,為什麼這麼一根筋,他為什麼這麼理想主義?當然,這可以站在劇本的角度去讨論,但我也在反思這件事情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還需要為理想主義找一個理由嗎?”

《不止不休》劇照

作者 | 朱 恺

編輯 | 鐘 毅

校對 | 楊 潮

排版 | 小 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