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老漢:我得去你家看看

作者:愛吃面的魚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名為雲溪的小鎮,鎮上有個富甲一方的員外,姓李。李員外家财萬貫,良田千頃,卻有一樁煩心事——家中總是被盜。金銀珠寶、古董字畫,每每失竊,令李員外頭疼不已。他雇用了無數家丁護衛,設定了重重機關,卻總也防不住那些神通廣大的盜賊。

一日,李員外聽聞鄉下有位老漢,懂得一些道家玄法,能夠降妖除魔,保護家宅安甯。于是,他決定親自下鄉,請這位老漢來家中看看,是否能解決這頻頻失竊的難題。

李員外帶着幾名随從,一路颠簸來到了老漢的住處。那是一片竹林深處的小屋,清幽甯靜,與世無争。老漢須發皆白,但雙目炯炯有神,一身布衣,顯得樸素而又不失威嚴。

李員外說明了來意,老漢聽後微微一笑,說道:“員外,此事非同小可,我得親自去你家看看才能定奪。”李員外聞言大喜,連忙備下馬車,恭請老漢上路。

一路上,老漢閉目養神,不言不語。李員外心中忐忑,不知這老漢究竟有何神通,能否解決他的煩心事。終于,馬車緩緩駛入了李府的大門。

老漢下車後,環顧四周,點了點頭,然後對李員外說道:“員外,你家宅風水本是極佳,但近期似乎有邪氣侵擾,導緻家宅不甯。我需要在家中四處走走,看看能否找到問題的根源。”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老漢:我得去你家看看

李員外連忙應允,帶着老漢在家中四處檢視。老漢時而駐足觀望,時而閉目沉思,似乎在感應着什麼。李員外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心中暗自祈禱老漢能夠找到解決之道。

突然,老漢停下腳步,眉頭緊鎖,對李員外說道:“員外,你家中有一處密室,似有異象。可否帶我前去一探究竟?”李員外聞言心中一驚,那密室乃是他藏放最貴重物品之所,平時連家丁都不得入内。但此時為了解決問題,他也隻好硬着頭皮帶老漢前往。

密室之門緩緩打開,一股陰冷的氣息撲面而來。老漢走了進去,目光如炬地掃視着四周。李員外緊張地跟在後面,生怕老漢發現什麼不妥之處。突然,老漢停下腳步,指着牆角的一處說道:“員外,你看那裡!”

李員外順着老漢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牆角處有一尊古樸的門神像,但奇怪的是,這尊門神像竟然在微微顫動,仿佛有什麼力量在驅使着它。

李員外驚得目瞪口呆,結結巴巴地說道:“這……這是怎麼回事?這尊門神像是我請高僧開過光的,怎麼會……”

老漢淡淡地說道:“員外,這尊門神像已經被邪氣侵蝕,失去了原有的神力。它不僅不能保護家宅安甯,反而成為了引邪入室的禍根。”

李員外聽後如夢初醒,連忙問道:“那該如何是好?還請老丈指點迷津!”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老漢:我得去你家看看

老漢微微一笑,說道:“員外莫急,待我用道家玄法,将這股邪氣驅逐出去,再重新請一尊門神像來鎮守家宅,便可保你家中安甯無虞。”

李員外聞言大喜,連忙吩咐下人準備香燭紙錢,以便老漢施法。老漢點了點頭,開始閉目凝神,默念咒語。不一會兒,他猛地睜開眼睛,手中多了一張符咒。他口中念念有詞,将符咒貼在門神像上。

隻見那張符咒瞬間燃起熊熊火焰,将門神像包裹其中。一股黑煙從門神像中冒出,消散在空氣中。李員外和家丁們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自佩服老漢的神通廣大。

待黑煙散盡後,老漢收起符咒,對李員外說道:“員外,邪氣已除,但家宅安甯還需重新請一尊門神像來鎮守。你可前往城中的道觀,請一尊道家祖師爺的像來,供奉于正門之側,便可保你家中平安無事。”

李員外聽後連連點頭,對老漢千恩萬謝。他深知自己遇到了高人,這次終于可以解決家中頻頻失竊的難題了。于是,他備下厚禮,送老漢離開了李府。

自從老漢驅邪之後,李員外家中果然再也沒有發生過失竊事件。那尊新請來的門神像,威嚴地鎮守在家門口,守護着李家的安甯與富貴。而李員外也時常回想起那位老漢的神奇之處,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敬意。

然而,故事到這裡并沒有結束。因為李員外雖然解決了失竊的問題,但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疑問:那些神通廣大的盜賊究竟是何方神聖?他們為何能夠屢次突破重重機關,盜走家中的寶物?而老漢又是如何得知這一切的?這一切的背後,似乎還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老漢:我得去你家看看

且聽下回分解。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

且說李員外家中自從驅邪鎮宅後,便恢複了往日的甯靜。然而,李員外心中的疑惑卻如同一塊巨石,始終壓在他的心頭。那些屢次突破機關、盜走寶物的盜賊究竟是何方神聖?老漢又是如何得知這一切的?這些問題如同迷霧一般,萦繞在李員外的腦海。

一日,李員外閑暇之餘,獨自在書房中翻閱古籍,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關于道家玄法的線索。突然,一陣微風拂過,書頁輕輕翻動,一行字映入眼簾:“妖邪之禍,源于人心;道法自然,破邪除迷。”李員外心中一動,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他想起老漢曾言,家中邪氣侵擾,導緻家宅不甯。這邪氣,難道就是從人心生出的貪欲與惡念?而那些盜賊,或許也是被這股邪氣所驅使,才能屢次突破機關,盜走寶物。想到這裡,李員外不禁汗流浃背,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懼。

于是,他決定親自前往鄉下,再次拜訪那位老漢,請教心中的疑惑。他備下厚禮,帶着幾名随從,一路颠簸來到了竹林深處的小屋。

老漢見李員外再次來訪,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他請李員外坐下,泡上一壺清茶,然後問道:“員外此來,可是有何要事相商?”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老漢:我得去你家看看

李員外恭敬地答道:“老丈,自從您驅邪鎮宅後,我家中果然安甯無虞。但晚輩心中仍有疑惑未解,特來請教。”

老漢點了點頭,說道:“員外請講,貧道知無不言。”

于是,李員外将心中的疑惑一一說了出來。老漢聽後,沉思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員外,妖邪之禍确實源于人心。家中的邪氣,正是因人心中的貪欲與惡念而生。而那些盜賊,也不過是這股邪氣的犧牲品罷了。”

李員外聽後恍然大悟,他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道:“老丈所言極是。晚輩以前隻顧着追求财富和名利,卻忽略了人心的修煉。如今看來,這财富和名利,不過是過眼雲煙,唯有修心養性,才能真正保住家宅的安甯。”

老漢聽後點頭贊許,說道:“員外能悟出此道,實乃幸事。修行之路漫漫,需持之以恒。貧道建議員外可多讀道家經典,修煉心性,自然能遠離妖邪之禍。”

李員外聽後感激不已,他決定從此開始修行道法,修身養性。他備下厚禮,再次感謝老漢的指點之恩,然後帶着随從離開了竹林小屋。

自那以後,李員外開始研讀道家經典,修煉心性。他逐漸摒棄了心中的貪欲與惡念,變得寬容大度、仁愛慈悲。家中的氣氛也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家人們之間的關系也更加親密無間。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老漢:我得去你家看看

而那些曾經屢屢突破機關、盜走寶物的盜賊,也似乎感受到了李員外家中的變化,再也沒有出現過。李員外家中的财富和寶物,也得以安然無恙地儲存下來。

這個故事傳遍了雲溪小鎮,人們紛紛稱贊李員外的修行之功,也感歎道家玄法的神奇之處。而那位老漢,也是以在鄉間名聲大噪,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道家高人。

至于那些盜賊的身份和來曆,卻始終無人知曉。或許,他們真的隻是被那股邪氣所驅使的犧牲品吧。而李員外和老漢,也從未再提起過這件事情,他們知道,真正的修行之路,還需自己慢慢去探尋和領悟。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

自李員外決心修行道法,摒棄貪欲與惡念後,他的生活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中氣氛和諧,财物安然,再未受到妖邪之禍的侵擾。而那位竹林中的老漢,也時常成為他請教道法、探讨修心的對象。

一日,李員外正在書房中研讀《道德經》,突然接到家丁來報,說是門外有位道士求見。李員外心想,定是前來化緣的道士,便吩咐家丁請其入府,自己則整衣相迎。

那道士一身青袍,仙風道骨,手持拂塵,面帶微笑。他一見李員外,便拱手施禮道:“貧道雲遊至此,見貴府氣象非凡,特來拜訪。”

李員外連忙還禮,請道士入座奉茶。兩人一番寒暄後,道士突然問道:“員外家中曾遭妖邪之禍,不知如今可已平息?”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老漢:我得去你家看看

李員外聞言一愣,心中暗自驚訝,這道士竟能一眼看出家中曾經的禍事。他連忙答道:“多虧得一位高人指點,驅邪鎮宅,如今家中已恢複安甯。”

道士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高人可是竹林中的那位老丈?”

李員外更加驚訝,連聲道:“正是正是,道長何以知之?”

道士微微一笑,說道:“貧道與那位老丈乃是故交,他修行多年,道法高深。能得他指點,實乃員外之幸。”

李員外聽後心生敬意,連忙請教道:“道長既與老丈相識,定也是道法高深之人。晚輩修行尚淺,還請道長不吝賜教。”

道士聞言,便開始為李員外講解道法玄妙,指點修行迷津。李員外聽得如癡如醉,心中豁然開朗,對道法的了解又深了一層。

兩人相談甚歡,不覺已是日落西山。道士起身告辭,李員外送至門外,感激不已。自那以後,李員外與道士時常往來,共同探讨道法修行,成為了莫逆之交。

富員外總被盜,下鄉請門神像,老漢:我得去你家看看

而那竹林中的老漢,也時常被李員外請來府中,與道士一同品茗論道。三人相聚,每每都能引發對道法玄妙的深刻探讨,讓李員外受益匪淺。

随着時間的推移,李員外的修行日漸精進,家中也越發興旺。而那些曾經的盜賊,也似乎真的被那股正氣所震懾,再未敢踏足李府半步。

雲溪小鎮的人們,都羨慕李員外的福緣深厚,能夠得遇高人指點,修行有成。而李員外也時常感歎,若非當初下鄉請門神像,又怎能遇到那位老漢和這位道士?這一切,都是天數使然,也是他修行路上的必然經曆。

故事傳為佳話,流傳于鄉間。而李員外、老漢和道士三人,也是以在道家修行界留下了不朽的傳奇。他們的事迹,激勵着後人不斷探尋道法玄妙,追求心靈的升華與超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