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應時”簡史——人差方程“反應時”最早不是心理學家發現的而是在天文學中發現的。天文觀測中,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在觀察星體的

作者:坦蕩的沙灘Zi

“反應時”簡史

——人差方程

“反應時”最早不是心理學家發現的而是在天文學中發現的。

天文觀測中,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在觀察星體的時候有個人看到星體的時間總是要比人慢半拍,此人被認為工作不認真而被辭退。

這個事情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天文學觀測者根據不同觀測者所得資料的差異提出來了“人差方程”,解釋了為什麼每個人看見星體出現的時間有差别。

1850年,生理學家霍爾姆霍茲(Helmhol)運用反應時間來測定神經的傳導速度。這是心理學的一項重要發現。

1868年,荷蘭生理學家唐德斯(Donders) 發明了分離反應時間的實驗。包括唐德斯A、B、C實驗。

1879年,馮特和他的學生以反應時間為名額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20世紀50年代中期之後,随着計算機的發展,認知心理學興起,認知心理學的核心就是推測的大腦中的反應過程,完全把反應時作為因變量。

反應時間的研究方法包括減法反應時,加法反應時和開窗實驗 (Open Window)

“反應時”簡史——人差方程“反應時”最早不是心理學家發現的而是在天文學中發現的。天文觀測中,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在觀察星體的
“反應時”簡史——人差方程“反應時”最早不是心理學家發現的而是在天文學中發現的。天文觀測中,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在觀察星體的
“反應時”簡史——人差方程“反應時”最早不是心理學家發現的而是在天文學中發現的。天文觀測中,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在觀察星體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