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索賦能産業鍊發展新路徑——訪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經濟日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在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何打造安全穩定的産業鍊供應鍊?怎樣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經濟日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并提出圍繞制造業重點産業鍊,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對此,小米是如何認識的?

雷軍:目前全球産業鍊格局正在加速重塑,我們要清醒看到挑戰的複雜性,切實增強韌性,又要看到未來的新機遇,勇抓新一輪技術和産業的變革周期。關鍵的一點在于,科技創新已成為中國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我們要把重心放在守正創新上,靠自己的努力“死磕”硬核技術。同時,還要胸懷“一家興、百家強”的擔當,積極探索産業賦能的新模式、新路徑。

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已經成為小米高端突破、争創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支撐。截至去年9月底,小米全球專利授權數超過2.9萬,全球專利申請數超過5.9萬。小米的3年高端化探索也交出了滿意答卷,我們在旗艦機上實作了“一機兩顆自研芯”,在移動影像技術、充電、螢幕等一系列關鍵領域實作了多項重要突破,助推國産高端全面崛起。在硬核技術攻關突破的新征程上,沒有捷徑,唯有實幹。

在産業賦能上,小米已經投資了110家智能裝備企業,拉動上下遊産品及技術供應商100餘家,初步形成了國産制造裝備供給生态叢集。同時,依托小米智能工廠的示範帶動效應,一批供應鍊合作夥伴已經啟動了小米的整套産線裝置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小米全鍊路産業賦能的新路正越走越寬。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小米集團在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面有哪些探索和經驗?未來有何新布局?

雷軍:在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更新的程序中,小米逐漸摸索出一些可供參考借鑒的經驗。我感觸最深的一條是要自己先立好标杆、打好樣,再給産業賦能,謀求全鍊路産業鍊創新的新突破。去年底,我們釋出了高端化戰略三年的答卷之作——小米13系列,作為新一代小米高端旗艦,它的高精密組裝在小米智能工廠率先落地實驗,精度達0.09毫米,也就是1根頭發絲的直徑,這讓小米13的部分核心器件裝配精度提高一倍。同時,小米13搭載國内唯一的超窄四等邊工藝,也是在智能工廠打磨成型,最終推廣到全部生産線。先驗證後推廣的方式,極大提升了供應鍊合作企業的高端化、智能化水準,也堅定了小米做制造業背後智能解決方案和裝備服務商的信心和決心。

小米也正在探索全鍊路産業賦能的新路徑、新模式,勇挑企業責任,着力強鍊補鍊、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真正帶動國産供應鍊企業走向全球。以小米12的螢幕為例,它由小米向TCL華星光電定制研發,創造了15項螢幕新紀錄。同時,我們的智能制造體系正在向整個制造行業不斷輸出、持續賦能,一些供應鍊合作企業已經啟用了由小米輸出的整套産線裝置和智能工廠系統體系。此外,小米還聯合産業鍊上下遊企業、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共同組建了3C智能制造創新聯合體,瞄準智能制造科技前沿,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具有重大示範效應。

記者:近年來,世界變局加快演進、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疊加受疫情影響,小米集團的信心源自哪裡?

雷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表述,态度堅決、毫不含糊,積極為民營經濟發展定調子、凝共識、創環境,傳遞了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最強音,我們倍增前行信心。

2023年我們充滿信心,這份信心來自4個層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我們過去40多年積累的全球最完整的制造業産業體系,持續的科技創新正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源泉,以及中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品質需求。

我相信,企業家眼中的提振消費信心,本質上是企業要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基于自身努力、敢闖實幹,不斷提供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價值産品和服務。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抓住全球産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于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對此,小米集團有哪些新規劃?

雷軍:對小米而言,2023年是開啟全新發展周期的一年,我們将穩健推進、蓄勢待發,為未來2年至3年的新一輪爆發做好充分準備。

堅定打造科技引領的小米,堅定投資未來,把創新作為驅動高品質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小米研發投入将超200億元,2022年至2026年5年間研發投入将超過1000億元。我們将堅持“技術為本”的鐵律不動搖,重點突破自研晶片、人工智能、影像、快充、物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加快探索自動駕駛、仿生機器人等前沿技術領域,力求在新一輪産業變革周期中建立全球領先優勢。

堅定打造全鍊路産業賦能的小米,持續深耕智能制造,賦能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更新。目前,小米在北京的二期智能工廠正加緊施工,預計年底投産,将建成符合“燈塔工廠”标準、國際一流的智能工廠。同時,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進展超預期,首款車将于2024年下線并實作量産。(經濟日報記者 黃 鑫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