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部分新能源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進度對比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漸向集中式、內建式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理想狀态應

作者:新能源體驗家

部分新能源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進度對比

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漸向集中式、內建式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理想狀态應該是形成一個汽車中央大腦(one brain),統一管理各種功能。

大部分的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早期的功能域控制器階段,即部分功能集中到了功能域控制器,但還有保留較多分布式子產品,即“分布式 ECU+域控制器”的過渡方案,避免因為變革程度太大導緻額外的風險及成本。大部分企業的下一代跨域融合電子電氣架構已于 2022年量産,以實作軟體高度集中于域控制器,逐漸減少分布式 ECU。

到 2025 年部分車企落地中央計算+區域控制器的電子電氣架構,進而實作軟硬體的進一步內建,軟體所有權逐漸收歸主機廠。朝着“中央計算+區域控制”的架構演進的過程可能長達 5-10 年。

2021 年 Munro & Associates 工程公司比較了特斯拉 Model Y、福特 Mach-E 和大衆 ID.4電氣架構之間的差異。涉及三款電動車内 ECU的數量、CAN總線的數量、以太網的使用、LIN總線、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電壓差分信号)通道的使用、音頻、保險絲和繼電器的使用等方面。特斯拉 Model Y 內建度明顯更高,其 ECU數量是 ID4的一半,福特和大衆還保留了較多的現成的分布式 ECU,特斯拉的 LIN(本地互連網絡)數量也僅為大衆 ID4和福特 Mach-E 的一半。

大衆 ID 系列電子電氣架構

按規劃,基于大衆 MEB 平台的 ID系列電子電氣架構為 E³1.1版,2023年在 PPE 平台搭載 E³1.2版,到 2025年後才進化到 E³2.0 版。

小鵬汽車 G9 電子電氣架構具領先性

新勢力三強中小鵬汽車在電子電氣架構方面走得比較領先,随着車型從 G3、P7 和 P5,疊代到 G9 的這套 X-EEA3.0 電子電氣架構,已經進入到中央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憑借領先一代的架構,搭載更高算力 SOC 晶片及更高算力使用率,小鵬G9 或成首款支援 XPILOT 4.0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量産車。

長城汽車電子電氣架構

長城汽車第五代電子電氣架構研發與第四代同步啟動,第五代架構将整車軟體高度集中在一個中央大腦(one brain),計劃2024 年面世。将實作 100%SOA 化,完成整車标準化軟體平台的搭建。

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

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計劃于 2023 年搭載到廣汽埃安全新車型上,其由汽車數字鏡像雲,中央計算機、智能駕駛計算機、資訊娛樂計算機三個核心計算機群組,以及四個區域控制器組成,內建了千兆以太網、5G 和資訊安全、功能安全等技術。硬體架構上三個功能域控制器+前後左右四個區域控制器,與長城汽車第四代電子電氣架構類似。

上汽零束電子電氣架構

2021 年 7 月啟動“零束銀河全棧 3.0 技術解決方案”的自主研發,進一步中央集中化,支援 L4級以上自動駕駛,計劃 2024 年在上汽旗下智己、飛凡搭載。

特斯拉Model3開啟電子電氣架構的變革

特斯拉 Model3基本實作了中央集中式架構的雛形,不過 Model3距離真正的中央集中式架構還有相當距離:通訊架構以 CAN總線為主,中央計算子產品隻是形式上将影音娛樂 MCU、自動駕駛 FSD以及車内外聯網子產品內建在一塊闆子上,且各子產品獨立運作各自的作業系統。

特斯拉目前所用的中央計算子產品座艙晶片和智駕晶片是分離的,還不是汽車中央大腦方案,從目前全球頭部智能晶片廠家的趨勢看,智駕晶片和座艙晶片融合為一片是大勢所趨,但汽車中央大腦方案對主機廠的軟體能力要求很高。

部分新能源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進度對比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漸向集中式、內建式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理想狀态應
部分新能源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進度對比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漸向集中式、內建式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理想狀态應
部分新能源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進度對比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漸向集中式、內建式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理想狀态應
部分新能源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進度對比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漸向集中式、內建式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理想狀态應
部分新能源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進度對比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漸向集中式、內建式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理想狀态應
部分新能源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開發進度對比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漸向集中式、內建式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理想狀态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