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一、設計名額

  • 中心頻率:高頻5.49GHz 低頻2.45GHz
  • 相對介電常數:3.38
  • 媒體闆厚度:1.52mm

二、雙頻偶極子天線設計

在本節中,我們設計一個L形結構的微帶線單極子天線,天線工作于IEEE 802.11a和802. 11b兩個工作頻段。IEEE 802. 11a标準于1999年制定完成,該标準規定無線區域網路工作頻段在5. 15GHz ~ 5. 825GHz,中心頻率約為5. 49GHz。IEEE802.11b 标準是對IEEE 802. 11的一個補充,于1999年9月被正式準許,該标準規定無線區域網路工作頻段在2. 4GHz ~ 2.4825GHz,中心頻率約為2. 44GHz。

下圖所示為設計的微帶雙頻單極子天線的結構模型,整個天線結構大緻分為5個部分,即媒體層、高頻(5GHz) 單極子天線、低頻(2. 4GHz)單極子天線、微帶饋線和參考地。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媒體層的材質使用Rogers RO4003, 其相對介電常數 ε r \varepsilon_r εr​=3.38,損耗正切tan δ \delta δ =0.0027,媒體層厚度為1.52mm。媒體層的下表面是單極子天線的參考地,媒體層的上表面是微帶饋線和單極子天線。其中,左側的L形結構是高頻單極子天線,工作于IEEE802.11a頻段,即工作頻率為5.15GHz~5.825GHz,右側的L形結構是低頻單極子天線,工作于IEEE 802.11b頻段,即工作頻率為2.4GHz ~2.4825GHz。

設計天線工作于2. 45GHz和5.49GHz兩個頻段,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那麼這兩個頻率對應的波長分别為122mm和55mm。若在全部填充介電常數為3.38的Rogers RO4003媒體中傳播,那麼其對應的波長分别為66.4mm和30mm。對于2.45GHz的中心頻率,若采用自由空間波長,則1/4波長單極子天線的長度為30.5mm;若采用媒體中的波長,則1/4波長單極子天線的長度為16. 6mm。對于5. 49GHz的中心頻率,若采用自由空間波長,則1/4波長單極子天線的長度為13. 8mm;若采用媒體中的波長,則1/4波長單極子天線的長度為7.5mm。對于PCB闆上的微帶單極子天線,波的傳輸既要經過媒體也要經過自由空間,是以實際波長應該介于媒體的導波波長和自由空間的工作波長之間。而對于2.45GHz工作頻段,1/4波長介于16. 6mm ~ 30.5mm;即對于5. 49GHz工作頻段, 1/4 波長介于7.5mm~ 13.8mm。

為了便于後續的參數化分析,即分析天線的各項結構參數對天線性能的影響,在HFSS設計模組化時需要定義一系列的變量來表示天線的結構,使用變量表示的單極子天線參數化設計模型如圖所示。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其中,定義的變量名稱、代表的結構參數以及變.量的初始值如下表所示。

變量意義 變量名 變量值(機關:mm)
媒體層厚度 H 1.52
微帶饋線寬度 S 3.5
微帶饋線長度 L 14
單極子天線金屬片寬度 W 2
高頻單極子天線水準方向長度 L1 4.25
高頻單極子天線垂直方向長度 L2 7
低頻單極子天線水準方向長度 R1 10.25
低頻單極子天線垂直方向長度 R2 23

三、HFSS模組化

本次求解類型(Solution Type)選用終端(Teminal)驅動類型。在HFSS中對于微帶結構的天線,既可以選擇模式(Modal)驅動求解類型,也可以選擇終端驅動求解類型。

參照上表在HFSS中添加變量如下: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此次設計中所選用的相對介電常數為3.38的材料在HFSS中并沒有預先設定,需要自行添加新的媒體材料。從主菜單欄中選擇【Tools】→【 Edit Libraries】 →【 Materials】指令,打開Edit Libraries 對話框,然後點選添加按鈕【Add Material】,在材料添加界面修改如下材料名稱、相對介電常數、損耗角正切值三項。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使用上述添加的材料作為媒體闆建立模型,建立完成後的模型如下所示: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在該求解驅動類型下,設定激勵的方法有别于以往的模式驅動求解。首先添加矩形将GND與微帶線相連接配接。如下橙色矩形所示。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選中該矩形後右鍵單擊,選擇配置設定邊界(Assign Excitation)、集總端口(Lumped Port)。彈出如下視窗,在參照中勾選GND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再在工程樹下分别輕按兩下集總端口激勵名稱和終端線名稱,确定端口阻抗為50 Ω \Omega Ω。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四、仿真與優化

回波損耗結果如下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從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在IEEE 802.11a (即5.15GHz ~ 5.825GHz)頻段内, S 11 S_{11} S11​小于- 14dB;在EEE 802.11b (即2.4GHz ~ 2.4825GHz)頻段内, S 11 S_{11} S11​大于-10dB,不滿足性能要求。其原因是低頻段單極子天線的長度偏長,導緻諧振頻點偏低。是以我們可以調節天線的長度變量R2,使得天線的諧振頻點落在2. 4GHz ~ 2. 4825GHz頻段内。

借助HFSS的參數掃描分析功能,來分析長度變量R2和天線諧振頻率的關系,找出合适的長度變量R2的值,使得天線在低頻段的諧振頻點落在2.4GHz ~2.4825GHz頻段内。

在參數掃描器中添加R2,如下所示,設定範圍為18mm~23mm,步長為1mm。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掃描結果如下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從參數掃描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諧振頻率随着天線臂長度變量R2的變短而升高。當R2= 19mm時,諧振頻率約為2. 45GHz,是以R2的值可以取19mm。

修改後的仿真結果如下:

HFSS - 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設計與仿真

可以看出,設計的雙頻單極子天線的高頻和低頻諧振頻點分别落在IEEE 802. 11a(5.15GHz ~5.825GHz)和IEEE 802. 11b (2. 4GHz ~2.4825GHz)工作頻段上。

至此,我們便完成了WLAN雙頻單極子天線的HFSS設計分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