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香港回歸,絕對稱得上是近代中國影響力最大的事件之一,港島的回歸,标志着列強在中國頭上作威作福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也标志着中國人民已經具備了保護自己領土主權的意志和能力。
1997年6月28日,距離香港回歸的正式時間還有不到三天,祖國人民對香港的回歸已經急不可待,港區人民對回歸祖國也早已歸心似箭,然而28日這天的南海,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卻發生了一場驚險萬分的中英艦船搏殺!
為了武力壓迫中國,阻止中國收回香港的決心和意志,英國派出了一支34艘軍艦組成的航母艦隊,悍然闖入大陸南海領海,企圖阻止大陸收回港島。
而面對英國34艘軍艦的橫沖直撞,隸屬于中國海軍南海艦隊的“宜賓”号護衛艦,毫不示弱,以視死如歸的姿态,沖着敵艦就是一個無畏沖鋒。
這場中英艦船搏殺的最後結果是如何呢?522号“宜賓”艦的下場又如何呢?26年前的那一天,香港回歸前夕,南海之上的故事究竟如何兇險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那場事關國家尊嚴的無畏沖鋒,以及香港回歸的事前事後,那些少有人知的暗流湧動。
關于港歸:小平同志的“打與談”
關于香港回歸的台前幕後,最大的功臣,除了呼聲極高,歸回意願強烈的港島同胞與積極奔走宣傳呼籲的大陸公民以外,當屬當時國家的最高上司人,小平同志。
在香港回歸這件事上,小平同志以不輸于前任國家上司人毛主席的偉人風範,給撒切爾夫人上了一課,并且充分地展示了中國人在“打與談”這件事上的态度:可以談,但也不怕打。
他當時是怎麼說來着?我們好好來看一下。
港島的回歸,牽動着許多歐美國家,以及許多英國人在島上的利益,這些人或多或少都與英國政壇,或者與英國經濟有關,是以撒切爾夫人既代表着英國的國家利益,又是許多歐美國家推出來的話事人。
正是因為有那麼多雙眼睛盯着、看着,施加着壓力,是以香港的回歸從頭到尾,都顯得不是那麼平靜和順遂。
自1982年至1984年,圍着這件事關中英兩國各自利益的國際大事情,大陸和英國方面,進行過20多次各種級别的談話和談判,談話的主事人級别由低到高,至少也是某部門的一部之長,然後是外交部長或者國防部長,小平同志親自出席的對話更是超過五次。
1982年9月22日,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到訪北京。
地面上,小平同志等最高上司人已經在等待歡迎了。
畢竟是一國首相,政府最高上司人來訪,即便是知道談判會相當不愉快,我們也是做好了充分的誠意準備,不僅是小平同志親自迎接,更有國務院總理和外交部長等列席,拔高了此次會面的規格。
飛機落地,撒切爾夫人出現在飛機的舷梯之上,滿面春風,笑容燦爛。
撒切爾夫人沒法不笑容滿面,因為在當時的她看來,阻止當時的中國收回港島主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在此之前的中國,在國際主權上,确實是隐忍居多,實在是群敵環伺,尤其是正處在跟蘇聯的交惡嚴重期,内憂外患,多事之秋,于是也沒提過要收回港島。
然後還有歐美國家的經濟施壓,中國更是低調且隐忍,這些一樁樁一件件,都使得英國認為中國說要收回港島,是一種習慣性的掙紮,或者是中國的新任上司人彰顯存在感和立場的政治把戲。
撒切爾夫人這還是首次會晤鄧公,此前沒有見過也沒接觸過,更沒有對鄧公建立起什麼清晰的認知,撒切爾對中國和它的上司人的認知,基本停留在隻是知道中國打仗很厲害,日本、美國、印度、越南等先後都吃了中國的虧。
其他的,撒切爾其實都是兩眼一抹黑的狀态。
殊不知,小平同志擁有很高的政治智慧,而且也不是撒切爾以為的那種軟弱的上司人,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的遠見和智慧,也不是可以輕易測度的——收回港島,這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也是他要堅決貫徹的目标。
真正坐到談判桌上以後,撒切爾立刻便感受到了小平同志的強勢——談判以後,撒切爾剛剛表明了英國政府在港島這件事上“不會放手”的态度,小平同志馬上說“打仗,中國人是不怕死的”!
一句車轱辘話都不鋪墊,直白明了宛如刀鋒臨喉,撒切爾很難不被小平同志給震懾住。
她想不明白,小平同志,或者說是中國這不怕那不怕的底氣,究竟何來。
何來呢?其實,中國人自家人最知道自家事,因為我們的國家長期處于“危邦”的狀态中,是以我們的一切發展目的,都是為了自保,不管是從事生産的勞工平民,還是從事拼命的軍人戰士。
“久居危邦,人人思危”雖然沒有被寫入我們的思想指導中,卻是每一個公民都會在潛移默化中遵守的準則,學生為成為有用的人而成長,教授為了提高國防而努力研究,然後不管是工是農,都會拼命生産,隻為了“廣積糧,長期戰”。
自建國以來,三十多年的默默發展,中國已然積蓄起了足夠的經濟、軍事能力——經濟增長穩中提升,資助經濟能力的良性成長,使得我們不再懼怕經濟封鎖;而原子彈、氫彈和遠端彈道飛彈的研制部署,使我們擁有了反制、震懾敵人不能輕舉妄動的底氣資本。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們才有勇氣和底氣,對英國說“還我港島”這種話,并且敢于應對英國政府的刁難和談判——無論是文談還是武談!
特混艦隊的侵襲
撒切爾夫人在談判桌上遭遇了頹敗,小平同志一句“打仗,中國人是不怕死的”的表态,舉重若輕,卻是力有千鈞。
撒切爾夫人扪心自問,真的敢因為香港問題而跟中國武裝沖突嗎?這個責任,她負不起。
别看撒切爾夫人一生強勢,被稱為鐵頭銅牙的“鐵娘子”,但是作為英國首相,撒切爾依然有她需要在意的東西,那就是當時英國的整體國家環境——舉國思安,貶斥戰争。
英國有很強大的軍事實力這不假,但是這很強大的軍事實力,是用納稅人的錢來提升的,是以英國的軍事實力卻不是用來讓撒切爾來武力壓迫别人的,而是讓英國自保的。
如果納稅人——也就是英國公民人人熱心思戰,那麼撒切爾自然可以拿着民望大做文章,但是英國的整體政治環境已經漸趨承平,越來越多的鴿派當政,撒切爾這種鷹牌政治領袖,已經越來越不好過了。
如果再要跟中國交惡,甚至演變成武裝沖突,先不說國際會怎麼看英國的霸道,單是撒切爾在英國國内的政治聲望,恐怕就會一跌再跌。
正是因為這一層原因,撒切爾最終在連續兩年多次的談判過後松了口,在港島這件事上認了栽,也就有了後來的港島回歸中國的最終結果。
撒切爾出了人民大會堂時摔了一跤
不過,撒切爾不是個慣性認慫的人,不然也不會有“鐵娘子”這樣一個冷硬的政壇綽号,在香港回歸這件事上,她雖然心裡認慫了,嘴上卻還是硬的,讓中國如此輕易地收回香港,撒切爾不是很甘心。
不甘心的另一個結果,是因為這件事的結果就是她的政治聲望也會跌,香港畢竟是英國認定的“利益關聯”,就這麼讓中國收回去,英國國内會怎麼看撒切爾?
是以撒切爾必定要“表态”。
1997年6月初,在香港回歸前夕,在撒切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表态下,英國皇家海軍臨時組建了一支由“無敵級”輕型航母“卓越号”為旗艦,由33艘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和潛艇組成的特混艦隊,從英國軍港樸茨茅斯出發,往亞洲而來。
這支特混艦隊從樸茨茅斯出發,一路在大西洋印度洋航行,一直走的是公海,期間少有對主權國家的通路,就一直是低調地旅行。
直到快到了亞太海域的時候,這支艦隊才“偶然”地調了個頭,朝着中國南海海域而來。
1997年6月25日,三十多艘他國艦艇,悍然闖入大陸領海,并且看樣子是要直奔福建沿海的樣子,尤其是其中還有一艘輕航母,這絕對不是“誤入”或者“偶然”那麼簡單,這是有組織的非法入侵!
南海艦隊巡邏艦立刻向南海艦隊沿岸基地發出示警,海岸基地迅速将資訊轉送了國防部和中央軍委,并立刻出動艦隊群——特殊緊急情況下,前方将領有權未經請示出動部隊。
六月間,淩晨的南海上,波濤洶湧,中英雙方的軍艦一字排開互相對峙,高亮探照燈來回巡視,将亮未亮的天色下,照出了一片片森森然的海上鋼鐵叢林。
對面是“卓越”号輕型航母的護航艦隊,以“卓越”号輕航母為主,周圍拱衛的其他艦隻,包括英國皇家海軍42型“謝斯菲爾德”級飛彈驅逐艦,21/23型護衛艦,以及幾艘綜合補給艦,沒有發現潛艇,但不代表沒有潛艇,整個艦隊艦隻數量達34艘,戰力堪比馬島戰役中英軍出動的艦艇數量。
英國皇家海軍“卓越”号輕型航母
這麼多艦艇沖入大陸領海,顯然不是來觀光旅遊的,然而不管對方的目的是什麼,也絕對不是什麼“和平通路”這樣的借口可以概括的。
大機率是來武裝施壓的,甚至有可能是來搗亂的,這是軍委上司人的考慮,萬一在香港回歸前夕産生了什麼騷亂,使得英國有借口把歸還香港的時間延後,那麼事情的發展就不好說了,畢竟遲則生變,剛到延遲回歸的責任,誰也擔不起。
看來英國對港島的回歸,是真的心有不甘的。
但是那又怎樣,香港島的回歸,是中國萬衆所希冀的大事,英國的區區把戲,螳臂當車罷了!
為了應對英國這樣的武裝威脅,南海艦隊幾乎也是傾巢而出,但凡是戰備值班的艦艇,無論是什麼艦種,第一時間就開出去了,其他的還在維修和巡邏的艦艇也在後續時間裡持續趕往前線。
艦隊司令發下指令:就是攔也得把對面攔住,中國領海,神聖不可侵犯!
552艦艦長:撞上去
随着我軍的不斷“增兵”,越來越多的軍艦聚集在南海海面上,053H型護衛艦是最多的,同級别的驅逐艦也不少,巡洋艦主力基本都出動了,甚至快退役的炮艦都出來了,如果隻比軍艦數量不比戰鬥品質,我們比對面還多。
敵我雙方就這樣對峙着,一直對峙了三天三夜。
期間,我軍不斷對着英國艦艇傳話:這裡是中國領海,請自動退出中國領海海域,否則視為武裝入侵!
面對我方的嚴正交涉,英國艦隊全部保持了無線電靜默。
沉重的氣氛一直繃着,我軍每一個人都把呼吸摒到最低,因為戰争随時就會一觸即發!
6月28日淩晨,黎明将至前的最後一絲黑暗,英國艦隊卻突然有了動作——英軍年前衛艦隊中一艘遊弋在外圍的21型護衛艦“查漢姆”号,突然沖出了前衛艦隊群,朝着北方,也就是大陸的南海岸不斷沖刺。
我軍的一艘前衛艦,053型飛彈護衛艦,舷号552的“宜賓”号軍艦追上了“查漢姆”号,并對其進行了武裝示警與驅離——“宜賓”艦以同樣的航速貼近了“查漢姆”号,并随即拉響了戰鬥警報。
炮口調向,實彈入倉,全副武裝戰備的“宜賓”艦,就像是即将發怒的獅子那樣,張牙舞爪但又一言不發地盯着“查漢姆”号。
“查漢姆”号被迫逼停,可随後,這艘英國軍艦就像是惱羞成怒或者胡鬧非為一樣,開着高速朝着“宜賓”号直沖過來,看那架勢,是要跟中國軍艦來個對撞!
面對敵人不要命的搏殺,“宜賓”艦上每個官兵都很緊張,但每個人眼中又都是視死如歸,艦長大聲指令:不要怕死,撞上去!
黑色的波濤照亮了艦身,仿佛火熔般的舷号552清晰可見,軍艦就這樣迎着英國軍艦不避不讓地高速撞去,同樣是視死如歸的搏殺打法!
狹路相逢,就在即将兩艦對撞的時刻,英國軍艦卻是立刻慫了,“查漢姆”号的舵手立刻打滿了轉向舵,以一個大方向的舵角緊急規避動作,硬是規避了552“宜賓”艦的沖撞,從552“宜賓”艦的右舷邊上趔趄了過去,兩艦之間最近處距離堪堪十米,十分驚險!
一次大膽的試探以失敗告終,英軍艦群灰溜溜地撤走了,“宜賓”艦也安然返航,不過卻是載譽歸來。
随後,“宜賓”艦還作為“偵察兵”之一,在7月1日港島回歸儀式進行過程中,随海軍警戒部隊一起部署在港島外圍,對灰溜溜跑路的英國艦隊進行持續追蹤和偵察,確定香港回歸不會出現任何纰漏和威脅,成為了香港順利回歸的幕後功臣之一。
停靠在港口的552“宜賓”艦
本次領海保衛戰,以中國海軍的英勇頑強而大獲全勝,來自海上的英國武裝威懾,最終也沒派上什麼用場,三天以後,香港正式回歸祖國大陸,中國領土主權萬歲。
結語
作為裝備落後,實用性降低的老艦種053H型艦的最後一艘,522“宜賓”艦最終在2012年進行了退役儀式,功成身退,并在退役後不久進行了拆卸作業,以重構材料的形式,加入到中國海軍新型艦種的研發與制造大業之中。
552艦的拆卸作業
不過關于552艦的故事,卻是一直保留了下來,當做中國海軍的典型戰例,被一代代中國海軍人傳頌贊揚,世世代代,薪火相傳,精神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