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小說在美國隻是少數人的嗜好

讀小說在美國隻是少數人的嗜好

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是與日俱“減”。同20年前相比,讀小說和詩歌的美國人大大減少了,少了兩千萬左右。1982年時,還有57%的美國人一年中閱讀至少一部文學作品,而在2004年,這一數字下降到47%。閱讀文學作品成為少數美國人會做的事情。這項調查表明,大多數美國人從小說迷中“退伍”主要是在發生在最近十年中,滑落的數字大概是14個百分點。

主持這項調查的國家藝術基金會主任丹納·吉奧亞(Dana Gioia)說,美國正在面臨“進階文學整體的淪陷”。吉奧亞将這一現象稱為“一場全國性的危機”。

“這不是一定代表西方文明的結束,但是毫無疑問代表西方文明的衰落,”曾在《時代周刊》和《紐約客》雜志工作多年的文學藝術評論家科特·安德森(Kurt Anderson)警告說,“我相信一些基本的眼光、念頭和知識,一些智慧和真理,隻能通過小說和詩歌的形式來傳遞。”

這項調查證明一些公衆已經猜出的現象,比如受過教育的比沒有受過教育的閱讀更多文學作品;婦女比男性閱讀更多小說。隻有三分之一的美國男性閱讀文學作品。白種人(51.4%)比非洲裔(37.1%)和拉美裔美國人(26.5%) 閱讀更多的文學作品。在過去20年中,讀文學作品的拉美裔美國人是所有種族群體中下降最快的(9.9%),其次是白人(下降8.4%),其他種族群體(6.5%),最後是非洲裔美國人(5.2%)。亞裔美國人沒有在這次研究中作為獨立的統計群體單列出來。

這項調查也帶來一些讓人吃驚的結論,例如電視的無所不在并非美國人不讀書,尤其是不讀小說的原因。讀文學作品的美國人每天花在電視前的時間不到3小時,而那些從不看文學作品的人每天看電視節目剛剛超過三個小時。然而,對于書商來說,電子媒介無疑是他們的大敵。書籍購買在1990年占美國人休閑消費的5.7%,其他電子音像産品以及電腦和軟體隻占這一消費的6%。到了2002年,電子音響産品消費已經占到一半美國人休閑消費的24%,而書籍購買則下降到5.6%。

根據1999年的一項調查,有孩子的美國家庭中平均有2.9台電視機,1.8台錄像機,2.1台CD放機,1.4台電子遊戲機和一台電腦。而今年國家藝術基金會的這項調查不免披露了一個令美國文學界憂心忡忡的發現,那就是美國人對文學興趣的銳減最多地展現在美國的年輕一代身上。80年代早期,六成的美國年輕人(18歲到24歲)讀小說,然而現在隻有四成多一點的美國年輕人一年會捧起一本小說讀。

根據這項調查,美國中仍然有12%的人,即兩千五百萬的美國人,說他們還在閱讀詩歌。這一數字對很多哀歎“美國人不讀書”、“西方文明在堕落”的文學評論家和曆史學家來說多多少少是一個意外驚喜。難怪曆史學家凱文·斯塔(Kevin Starr)最近在《紐約時報》上評論說,“在這個正在退回到以電視為主、文化隻是通過中世紀式的口頭講述得以傳播和延續的時代,這一發現還是振奮人心的。”

陳雅莉,《華盛頓觀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27期,2004/7/2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