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 梅

〔宋〕盧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

騷人閣筆費評章③。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

【注釋】

①盧梅坡,宋詩人。生卒年不詳。②降(xiáng),服輸。③閣,同“擱”,放下。評章,評議的文章,這裡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

【譯詩】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相讓。

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

【賞析】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并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資訊,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

如毛澤東《蔔算子·詠梅》中就曾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征。

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為争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别緻,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

詩的後兩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長處與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回答了“騷人閣筆費評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執一端的根據。

讀完全詩,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寫這首詩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這首詩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