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來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Mini-LED、QD-Mini LED、OLED、QLED和Micro LED等一系列名詞湧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這些顯示技術讓大家大飽眼福的同時也顯得眼花缭亂。尤其是在買電視的時候,完全分不清楚各個顯示技術的差異,不同顯示技術搭載的電視種類價格也千差萬别,看完後相信你會對這些技術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不會再迷茫。接下來以電視為例講解一下這個幾個技術的差别
中國的電視發展也就是短短幾十年,從最開始的CRT顯像管電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屁股電視,到等離子電視,再到現在是們常用的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在此之前我們先說一說LCD電視:
LCD液晶電視:其顯示屏由液态晶體組成,無法自發光,隻能依靠背光進行發光;液晶面闆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當中放置液态的晶體,兩片玻璃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準的細小電線,通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杆狀水晶分子改變方向,将背光發出來的光線折射出來産生畫面
優點:因LCD的螢幕采用無機材料,壽命通常較長,不會出現燒屏、褪色的問題,而且在低亮度狀态下不會産生頻閃,擁有更好的護眼效果。此外,由于LCD螢幕已經有了數十年的發展曆程,各項技術都比較成熟,因而成本也非常低廉。
缺點:LCD螢幕在開啟時液晶層始終處于激發狀态,無法完全關閉,就導緻在顯示黑色的時候仍然會有部分光線穿過顔色層呈現在螢幕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LCD螢幕無法顯示純粹的黑”,此外:LCD螢幕的畫面顯示效果也不夠好,色彩的飽和度和對比度都不太到位
LCD液晶成像原理
Mini LED電視:
Mini LED電視是從最初的LCD液晶電視更新發展過來的,準确說Mini LED是一種背光技術而不是面闆技術,相比于傳統LCD液晶電視的背光是一整塊屏一起亮一起暗,MIniL-LED電視則在背光技術上做了更新,背光是以大量微小的LED燈珠組成背光,通過Mini LED晶片的控制,将每一個分區的LED燈珠進行獨立控制,使電視背光産生了分區的功能,背光分區增加後,再過動态背光技術,采用不同的亮度顯示,讓一副畫面在該暗的地方暗下來,該明亮的地方亮起來,進而提升畫面的明暗對比度,大大提高了畫質水準。目前市面上的中高端甚至是旗艦LCD電視都采用Mini LED技術做為背光源,這大大提高了電視的畫質,可以匹敵OLED,而且市面上上占有率最高的就是Mili-LED電視
優點:Mini LED背光技術通過調整暗部背光區域亮度來獲得“更黑的黑”,搭配較好的峰值亮度表現就可以大幅提升畫面對比度,增強明暗處細節,在背上實作多分區精準控光、光學算法補償技術、Mini LED on Glass TFT 驅動技術等,可實作更高對比度、更高亮度和超高色域
缺點:為了實作高背光分區,廠家會增加更多的LED燈珠,會做到一兩千分區,由此帶來的成本實在是巨大,低端産品品控不足的話,會存在“光暈”的現象
Mini LED原理
Mini LED背光多分區的成像原理
QLED電視:
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點發光二極管),QLED中的Q指的就是量子點技術,量子點是一種無機納米晶體材料,它具有獨特的光電特性,在受到電或光的刺激下,會根據量子點的大小,發出各種不同顔色的非常純正的高品質單色光,僅需要一種材料就能實作全光譜,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優秀的發光材料,能夠還原人眼所能看到的所有顔色;
從原理上看,将量子點的光學材料量子點膜,放入背光與液晶面闆之間,QLED電視的背光是LED發出的藍光,量子點膜則會激發出紅光及綠光,同時産生液晶顯示屏所需要的白色背光,這樣的原理來得到純色光,大幅度提升了電視的色域、亮度、對比度等顯示效果,帶來了畫質上的提升;
優點:背光基闆依然由燈珠組成,使用壽命長。QLED量子點膜帶來了更好的色彩準确度以及色彩容量,使螢幕的色域值可以輕松達到110%以上
缺點:雖然采用了量子點膜,但其實并未突破LCD液晶電視的硬體限制,屬于是矮子裡面找高個。在畫質上比普通LCD電視相比更優,但和OLED還是稍微略遜一籌
QLED原理
QD-Mini LED電視:
說完了QLED和Mini LED,那麼QLED+Mini LED的組合就是QD-Mini LED,QD Mini-LED電視既維持了Mini LED的高亮度、高對比度、精準控光的優勢,同時也附加了QLED高色域的優勢,從技術成熟度,成本、顯示效果以及普及程度來說,是真正的下一代主流大屏顯示技術。
目前,頭部顯示企業也正是這樣做的,三星、TCL等廠商在高端産品上一般都是Mini LED和QLED同時出現,宣傳上也是主打QD-Mini LED。目前主推QD-Mini LED技術的還是三星和TCL,因為這兩家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能夠自主生産螢幕的廠商,而TCL更是全國唯一一家能夠實作研發、生産、銷售一體化的電視企業。早在2016年,TCL就率先進行了全産業鍊的布局,在QD-Mini LED的核心技術上也有很多布局,TCL是最早研發(2018年)、最早量産(2019年QD-Mini LED 8K産品X10)、擁有最全産品陣營和最強供應鍊(TCL華星)的品牌,可以說真正實作了QD-Mini LED的行業技術領先
優點:QD-Mini LED電視的峰值亮度能達1000nit以上,有些甚至能達到2000nit,基本上可以碾壓OLED螢幕了。對比度、色域覆寫率、控光效果表現也都非常出色
缺點:由于是新興技術,是以産品價格比較高,品質好一些的基本都在萬元以上
OLED電視:
OLED電視的螢幕通過有機物通電自發光,是以不需要背光源,這是OLED電視和LCD液晶電視的最明顯差別,沒有了背光模組,是以OLED電視會更薄,薄得像一張紙OLED,可以做到點陣控光,直接打到彩色的濾光闆成像,能夠顯示更加純粹的黑色,是目前公認的畫質集大成者,自發光光源設計讓螢幕在畫質上優勢占盡,在對比度、色彩飽和度等方面都是妥妥的一流水準
優點:每顆像素點都可以近似看成獨立的燈珠,是以OLED螢幕的對比度幾乎是無限高的。每顆像素點都能單獨工作,是以可以呈現出最極緻的黑,而是省電效果也更好
缺點:主要缺點有二:亮不起來、壽命低。
先說亮不起來,首先OLED螢幕本身峰值亮度就比較低(Mini LED亮度可以做到上千尼特),還有自動限制亮度的算法。當高光場景的面積占到整個螢幕面積的25%以上,螢幕亮度就會自動降低,非常影響觀感。OLED螢幕的壽命大概在3萬小時左右,超出這個時間就很容易出現燒屏的問題。此外,一塊同尺寸的OLED螢幕較液晶屏,制作成本會高很多,是以價格較昂貴
OLED原理
Micro LED:
Micro LED被稱為終極顯示技術,是将紅綠藍三原色的LED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其尺寸僅在1~10微米等級左右,然後将微米級别的LED批量式轉移至電路基闆上,再在每一個微米LED下安裝電路和半導體,若幹顆燈就可以組成一塊Micro LED螢幕了。由于Micro LED采用的是自發光的單獨的微米級LED,是以其在色彩表現能力上是出類拔萃的
優點:MicroLED的設計采用了OLED的一切優點:自發光技術、完美的黑色和出色的色彩,同時抛棄了有機化合物,取得了比miniLED更小的發光元件尺寸,由于結構簡單,能耗較小,擁有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功率消耗量可低至LCD的10%、OLED的50%,在大幅度減少機關用電的同時還允許更高的能量用于直接發光,讓最高亮度可以接近2000尼特。準确來說,幾乎集合了OLED和LCD的所有優點兼顧了高亮度、高色域、高對比度,又能做到長壽命、省電、柔性屏
缺點:制造海量的微米級LED的成本也比較昂貴,以一塊2K分辨率的Micro LED螢幕舉例,其就需要1105萬顆微米LED才能實作,在目前的制造難度下,其就決定了Micro LED的成本與售價肯定是不菲的,以三星的“巨牆”MicroLED 110寸電視為例,售價高達105萬元
此外:良品率、品質檢測率(所有這些微小的LED都需要被校準,以提供相同的亮度和相同的顔色控制)是個大問題,另一個就是巨量移植(在矽晶圓上生産出來的微米LED移植到螢幕的基闆上,需要精度很高的精細化操作和轉移速率)也是個大問題;
是以目前這個顯示技術雖然号稱“革命性”,但主要是大屏使用最多,包括戶外大屏、巨型平闆電視,以及一些細分領域的小屏,有報告指出,到 2026 年,MicroLED 會漸漸成為主流,成為市場大衆化産品。降低成本、提高良品率,是我們等來消費級MicroLED顯示器的關鍵。
三星 “巨牆”Micro LED電視
總結:
綜合來看,QD-Mini LED才是未來幾年各顯示技術的陣營之首,雖然OLED自發光螢幕技術比較成熟,但近年随着背光技術與控制晶片成熟,Mini LED的壽命長、無衰減、不燒屏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是以綜合表現來看比OLED更優,而Micro LED則是未來10年乃至20年顯示螢幕的發展大趨勢,也會是最終笑到最後的顯示技術
看完後,不知道大家對這些顯示技術有什麼見解,歡迎評論區交流
(圖檔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