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周迅公布戀情 看百度百科的社會價值

    周迅工作室官方微網誌于5月8日更新了一條新微網誌,微網誌内容為一張照片和一個網址連結,其中,照片為周迅和某一男士的合影,而網址連結來自百度百科,詞條名為“高聖遠”。娛樂圈普遍認為,周迅此舉是在公布自己的戀情,照片中的高聖遠正是周迅男友,而之是以将百度百科連結貼上去,是為了讓外界通過百度百科了解高聖遠的詳細資訊。

    這無疑是一種簡單明了的方式,雖然有些含蓄,但周迅已經向外界表達清楚了自己的感情狀态,尤其貼上百度百科的連結之後,周迅無需再浪費時間去向外界介紹高聖遠背景,直接通過百度百科,外界即能對這位神秘的男人了如指掌。

    可以肯定的是,在周迅之後,未來會有更多的明星“如法炮制”,利用百度百科向外界傳遞一些重要資訊。不過,百度百科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對普通使用者而言,百度百科更像是一個基于網際網路平台的、綜合性的百科全書,它不僅颠覆了百科全書的傳統形式,也展現了平等、自由、開放的網際網路精神。

     打造開放式的網際網路百科全書

    和傳統的百科全書有所不同,百度百科打造的是基于網際網路的、開放式的百科全書。網絡時代不再是傳統媒體的編輯說了算,而是網民說了算,百度百科依托6億網民的智慧而建,無論在覆寫面還是深度上都遠超傳統百科全書。更重要的是,百度百科能與時俱進,及時吸納網絡上最新的熱詞和資訊,這種對資訊高效捕捉的能力是其他任何機構都難以匹敵的。

    在百度百科上,我們既能找到各個領域的專業術語,又能找的網絡上新近流行的熱詞,甚至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小事,例如如何搭配食物獲得更好的營養等等,我們都能在百度百科上獲得相應的答案。可以說,無論是對學術界人士,還是對普通網民,百度百科都是非常得力的助手。

    随着百度百科涵蓋面的日益拓展,如何強化使用者體驗,讓豐富的百科知識變得更有邏輯性,更便于擷取成為關鍵問題。在這方面,百度百科依托強大、智能、精準的搜尋功能,能讓使用者迅速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另外,百度百科還以專題的形式,通過詞條的角度對重要資訊進行判斷和梳理,例如去年年底百度上線了“史記2013”專題頁面,以“詞條”形式盤點了2013年科技、人物、社會及網絡熱點,這種“編年體式”的盤點讓網友對一年來的重要資訊了如指掌,也充分挖掘了百度百科的産品優勢和資源優勢。

    除此之外,百度百科還通過O2O模式提升線下競争力,近期,百度百科攜手北京植物園為園内的百餘種植物懸挂了4000多個“植物二維碼”,五一期間進園觀光的遊客,隻要拿起手機掃描這些二維碼即可連結到百度百科上,可以了解到該植物更詳細的知識。而除了北京植物園,濟南泉城公園、洛陽國花園和洛陽海洋館都已經落地了百度百科二維碼。未來百度百科将通過更多的合作去提升自己的線下影響力,讓使用者無論在哪裡都能随時調用百度百科的服務。

     推動網際網路文明大幅邁進

    正所謂“知識就是力量”,既然能為網民擷取知識提供幫助,可以肯定的是,百度百科也必将推動網際網路文明的大幅邁進,為社會發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衆所周知,最近十幾年來,網際網路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網際網路我們擷取了更豐富更先進的知識,這是網際網路文明向前發展的原動力,在這種背景下,作為網際網路領域最大的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功不可沒”。

    舉個簡單的例子,随着PM2.5的普及,百度百科上的“霧霾”詞條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網友的關注。在這種背景下,百度百科已經不局限于知識和資訊的呈現,還包括更貼近我們生活的指導與幫助。據悉,百度百科以其内容的權威性,從飲食、口罩的選擇、健康疾病預防等多個角度為廣大網友提供建議。僅從口罩的選擇上,就分别介紹了N95型口罩、KN90口罩、防毒面具等不同類型的特點。由此可見,百度百科已經突破百科全書的模式限制,往生活化、人性化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通過不斷的創新與改進,百度百科已成為媒體輿論、網民公衆乃至整個社會最重視、最依賴的資訊擷取管道之一,也成為中國網民擷取知識的首選平台。在這一背景之下,周迅利用百度百科來介紹自己的男朋友也就不難了解,相信在未來,類似的案例會越來越多,網民對百度百科的依賴也将越來越強。(文/王易見 QQ:54341518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