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微軟最近在悄悄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将中國使用者的資料傳輸至境外。是的,你沒聽錯,就是把你的資料送到國外去,讓别人随便看。你信嗎?
你可能會問,微軟為什麼要這麼做?它不是一直在中國市場投資嗎?它不是一直在建資料中心嗎?它不是一直在說要保護使用者的隐私嗎?它不是一直在說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嗎?它不是一直在說要和中國的合作夥伴共赢嗎?它不是一直在說要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嗎?
答案很簡單,因為它是微軟。微軟就是這樣,說一套,做一套,從來不把使用者放在心上,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微軟就是這樣,一邊在中國市場賣弄自己的技術,一邊在背後做着對中國不利的事情。微軟就是這樣,一邊在中國賺錢,一邊在國外背叛中國。微軟就是這樣,一邊在中國吹噓自己的雲服務,一邊在國外洩露中國使用者的資料。
你可能還不信,那我就告訴你,微軟是怎麼做的。微軟在最近給中國使用者發了一封郵件,提醒他們,如果他們使用了專門在中國提供的某些産品,比如Office 365,那麼他們的資料可能會被傳輸至其他國家或地區處理。微軟說,這是為了“使産品能夠按預期工作”。你信嗎?
我不信。我覺得這是微軟的借口,它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逃避中國的監管,為了把中國使用者的資料賣給國外的競争對手,為了給國外的情報機構提供線索,為了給國外的黑客提供目标,為了給國外的媒體提供素材,為了給國外的政客提供武器,為了給國外的敵人提供機會。
你可能還想問,微軟有沒有得到中國使用者的同意?它有沒有告訴中國使用者,它要把他們的資料送到哪裡去?它有沒有告訴中國使用者,它要把他們的資料用來做什麼?它有沒有告訴中國使用者,它要如何保護他們的資料?它有沒有告訴中國使用者,它要如何對他們的資料負責?
答案很明顯,沒有。微軟沒有得到中國使用者的同意,它隻是在郵件裡附了一個連結,讓使用者自己去檢視它的隐私政策。你知道嗎,這個連結打開後,你要看的是一大堆英文,你要翻的是一大堆頁,你要找的是一大堆條款,你要了解的是一大堆專業術語,你要接受的是一大堆風險。你有時間嗎?你有精力嗎?你有能力嗎?你有勇氣嗎?
我沒有。我覺得這是微軟的欺騙,它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中國使用者無知,為了讓中國使用者無奈,為了讓中國使用者無力,為了讓中國使用者無聲,為了讓中國使用者無權,為了讓中國使用者無法,為了讓中國使用者無賴。
你可能還想問,微軟這樣做,有沒有違反中國的法律法規?它有沒有違反中國的網絡安全法?它有沒有違反中國的個人資訊保護法?它有沒有違反中國的資料安全法?它有沒有違反中國的反壟斷法?它有沒有違反中國的國家安全法?它有沒有違反中國的民族利益法?
答案很清楚,有。微軟這樣做,明顯違反了中國的法律法規,它不僅侵犯了中國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也危害了中國的網絡安全,也損害了中國的資料主權,也挑戰了中國的法律權威,也威脅了中國的國家安全,也傷害了中國的民族利益,也觸犯了中國的底線。
根據《資料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法規,涉及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包括雲計算、大資料等)的外資企業,必須在中國境内建立獨立的資料中心,或交由中國企業進行托管。因業務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你可能還想問,微軟這樣做,會不會受到中國的懲罰?它會不會被中國的監管部門查處?它會不會被中國的法院起訴?它會不會被中國的媒體曝光?它會不會被中國的使用者抵制?它會不會被中國的合作夥伴斷交?它會不會被中國的市場淘汰?
答案很期待,會。微軟這樣做,必然會受到中國的懲罰,它不僅會被中國的監管部門查處,也會被中國的法院起訴,也會被中國的媒體曝光,也會被中國的使用者抵制,也會被中國的合作夥伴斷交,也會被中國的市場淘汰。微軟這樣做,是在自掘墳墓,是在自取滅亡,是在自尋死路。
是以,我在這裡提醒你,如果你還在使用微軟的産品,趕緊停止吧,如果你還在信任微軟的品牌,趕緊醒悟吧,如果你還在支援微軟的發展,趕緊反思吧。因為微軟不是你的朋友,它是你的敵人,它是你的對手,它是你的威脅,它是你的隐患,它是你的危機,它是你的禍害。
你可能還想問,那我該用什麼産品呢?我該信任什麼品牌呢?我該支援什麼發展呢?
答案很明确,用中國的産品,信任中國的品牌,支援中國的發展。因為中國的産品是為你量身定制的,它是符合你的需求的,它是滿足你的期望的,它是保障你的利益的,它是尊重你的隐私的,它是遵守你的法律的,它是維護你的安全的。
是以,我在這裡呼籲你,如果你愛你的國家,如果你愛你的民族,如果你愛你的自己,就抛棄微軟吧,就抵制微軟吧,就告别微軟吧。讓我們一起,用中國的産品,信任中國的品牌,支援中國的發展,讓我們一起,為中國的崛起,為中國的強大,為中國的榮耀,貢獻我們的力量,貢獻我們的智慧,貢獻我們的熱情。
這就是我要說的,謝謝你的閱讀,謝謝你的支援,謝謝你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