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作者:文刀随史

“一年可見春去秋來,百年可證生老病死,千年可歎王朝更替。”

朝代更疊在時間的長河裡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就算是強大如秦、鼎盛如唐也一樣逃不過宿命的安排。

金朝的建立、強大到滅亡就好像是一則寓言故事,它告訴人們道理之後就悄然結束,令人猝不及防。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女真族作為一個附屬部落,新起之秀,從建立政權到威震四方僅僅隻用了十二年時間。

兩年間接連滅遼和北宋,高麗、西夏等國甘願為其附屬,每年向其上貢,金朝一路高歌,像一個難逢對手的劍客,凡所過之地,塵埃也向其跪拜。

但是即使強大如斯的金,也還是淪為曆史的笑談,和每一個由盛到衰的王朝一樣,演繹着曆史的必然與偶然。

鷹道的護衛者

要說金朝是從什麼時候建立的,那就不得不說一下遼。

北方民族的戰争似乎一刻也不曾停息,在遼朝滅渤海國之後,原附屬于渤海的女真開始進入大衆視野。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女真人每年都要向遼朝進貢,即便如此,靠着征服掠奪起家的遼可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遼聖宗初期,遼朝經常征讨女真等部,各部落敢怒不敢言,隻能默默承受着。

機會總是會有的,女真人的機會悄然而至。

那是一種名為“海東青”的鷹,它是一種獵鷹,出産在五國部地區,遼人非常喜歡。

但由于非人工養殖,數量稀少,故而當五國部把它們作為貢品上貢的時候,如何安全快速地讓它們到達遼王庭就成了重中之重。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鷹道應運而生,顧名思義,它就是遼人專供運輸海東青的道路。

但它的作用又不止于此。遼人可以通過這條道更好的管理他們的附屬部落,也可以促進經濟貿易的發展,加強遼王朝的統治。

完顔部就在這條鷹道上,陰差陽錯地有一次他們的行為為守護鷹道做了貢獻,受到了遼朝的肯定。時間一長,他們便成為了鷹道護衛。

然而,完顔部是有野心的,他們不甘于人下。

在有了一定權力之後,他們便以守護鷹道為由,不斷對其他部族進行吞并或是打壓,沒過多久,他們便有了獨立為政的能力。

1115年,完顔阿骨打正式建立金朝,史稱金太祖。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完顔阿骨打

一舉滅遼、北宋

自打完顔阿骨打建立金朝之後,他便陸續開始了對遼的還擊。

由于軍隊人數缺乏,太祖便下令軍民一體,整個女真族因為這個指令而團結在一起,他們有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目标。

此時的金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隻因他們血是熱的。

女真人善騎射,不論男女老少都是騎射的好手,這樣的群眾組建的軍隊不管人數上能不能占優勢,品質上已經高出了遼朝後期懈怠懶散的軍隊很多。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1120年,金朝對遼宣戰,誓要一瀉壓抑在心中多年的怒火。

遼軍節節敗退,這時候,處于二者南方的北宋閑不住了。

隻因和遼簽訂過“潭淵之盟”,遼後期和北宋的關系還算比較融洽。

金朝的崛起讓北宋開始猶豫,是和遼繼續那不知什麼時候會破滅的盟友關系,還是和金朝一道把遼給滅了呢?

當時馬植提出“聯金複燕之策”,許多大臣不同意此事,他們不願打破這份安甯,況且金人未必比遼人好對付。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北宋的朝堂上開始了喋喋不休的争論。

宋徽宗趙佶愛好詩詞歌賦和書畫樂理,可以說他是一個有才情的文人,但他卻不是一個好皇帝。

聽信奸臣蔡京之言,他欲承先輩之志,收回燕雲十六州,于是決定和金結盟,發兵攻打遼。

金朝在建立之初就有和北宋結盟的打算,如今北宋主動提出聯盟,他們欣然接受。

雖說當時金的勝率已明顯高出遼很多,他們仍是需要這份結盟。

況且,如果拒絕,北宋轉頭倒向遼,那他們就會多了一個大麻煩。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宋徽宗趙佶

當時的北宋已經外強中幹,但是金朝卻還不敢輕敵,他們賭不起這場成敗。

但他們多慮了,宋很快就會自己告訴他們,自己的實力究竟有多弱。

從宋太祖建立北宋開始,他為了防止五代時期的武将兵權在握,起兵謀反的事情發生,于是有了“杯酒釋兵權”這事。

自此,北宋重文輕武的風尚漸漸成形。

徽宗時期的宋軍腐敗無能,屢戰屢敗,未能依約戰勝遼軍,最後還是需要金軍助力。

經此一役,金朝也對北宋的底大概有了個數。

1125年5月,金朝活捉了遼朝的天柞帝,遼朝滅亡。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當年十月,金軍将劍鋒對準了它曾經的盟友——北宋。

剛打赢勝仗的徽宗還來不及高興,金軍已經兵臨城下。

說好的歸還燕雲十六州,在1123年完顔阿骨打死的時候,這個事情就被忘得一幹二淨了。

隻是徽宗還沉浸在自己功業已成的喜悅中尚不自知。

面對勢如破竹的金軍,徽宗馬上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桓,自己逃向南方。

趙桓史稱宋欽宗。

欽宗突然接下這個爛攤子,一時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情急之下派使臣出去談和,并且願意答應對方的一切要求。

就這樣,這場鬧劇就以割地賠款告終。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1126年,金軍又開始南下,攻城掠地,勢如破竹。

1127年,北宋滅亡,金軍收回軍隊之時,還不忘把徽宗欽宗一家人老小全部“打包帶走”。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隻因發生時間是宋欽宗靖康二年,故以此命名。

隻有當時不在京都的康王趙構免于此難,于同年在南京應天府登基,建立南宋。

四處征戰

金朝滅了遼和北宋之後,确是風光了一時,但僅在建國一百多年後就滅亡了,這是為何?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一部分是其自身的原因,另一部分則是自然競争的結果。

當時的社會便是如此,拳頭硬說什麼都好使。

金朝是以武立國,建國之後就是在不斷蠶食他國以壯大自己,是以最後以這種方式消失在曆史長河中也不足為奇。

1127年,南宋政權剛建立的時候,金朝就派兵來攻打。

由于當時的大将嶽飛尚在,金軍一直未能打敗南宋軍隊,抓住宋高宗趙構。

嶽飛帶着他的嶽家軍所向披靡,各地義軍紛紛響應,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桧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催促班師回朝。

秦桧還向高宗進言诽謗嶽飛,導緻嶽飛含冤入獄,最後一代忠臣就這樣含冤而死。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就在金朝稱霸一方的時候,一個貌似不起眼的政權在悄悄建立并逐漸強大,這就是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

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騎術相當精湛。

金朝經常對蒙古族進行入侵劫掠,他們早已不堪受辱。

鐵木真統一蒙古諸族後,從1206年到1211年,用了五年的時間,對進攻金朝做了充分準備。

特别是1209年,他們俘虜金朝人,對金目前的内部政治腐敗和官員奢靡等情況了如指掌,成吉思汗就将對金的攻略提上了日程。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1211年2月,蒙古軍在克魯倫河畔進行戰前誓師,繼而開始了一雪前恥的進攻。

同年7月,由哲别上司的蒙古軍攻下烏月營、烏沙堡等地;8月,兩軍于野狐嶺交戰,金軍損失慘重;9月拿下居庸關,12月進行一番劫掠之後,便北退休養生息。

最開始的戰争,蒙古軍并沒有領地意識,他們隻是進攻、劫掠再離開,對于城池的重要性,他們似乎毫不在意。

從1211年到1216年,蒙古軍隻是在簡單的執行他們的複仇計劃,曾兩次圍住中都,但都以蠅頭小利的擷取而撤退。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1217年到1222年,成吉思汗親率軍隊攻打,起初隻是小範圍的進攻,因金軍仿若豆腐塊做的,一打就敗,故而激發了戰鬥民族的征服欲。

成吉思汗命将領木華黎帶一支精銳與自己分道攻擊,金人潰不成軍。

再加上金軍将領早就習慣了朝堂上的阿谀奉承,便可以獲得高官厚爵的腐糜生活,對軍隊指揮早就忘得幹幹淨淨。

如今讓他們面對如此強悍的蒙古鐵蹄,可謂是雞蛋碰石頭了。

兩廂一對比,勝負似乎早就注定。

金建立僅百年而亡

1223年3月,蒙軍統帥木華黎逝世,其子孛魯繼承爵位,并繼續對金朝的戰争。

1227年7月,成吉思汗逝世,在遺言提到要向宋“假道滅金”。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當看到金朝已經被蒙古打的左支右绌之時,南宋思及“靖康之恥”,不再向金納貢。

金宣宗才剛把都城遷到汴京,聽聞這件事,氣急敗壞。

當時軍隊糧草已然不足,軍事裝備已經消耗殆盡,又思及南宋國弱,故而攻打南宋而得到補給的念頭在宣宗心中滋生。

1217年4月,金朝出兵南宋,兩個腐朽的政權相遇,勝負僅在一毫厘之間。

南宋敗了,因其早期的投降議和主義,軍隊也不加編整,忠臣良将被擠出朝野,它的腐敗不亞于金朝。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直至宣宗死後,哀宗即位,才停止了宋金之間的戰争。金朝自己把南宋推給了對手。

1229年,蒙古軍将領窩闊台伐金。

1932年,蒙金兩軍交戰鈞州三峰山,此役蒙軍大捷,加快了金朝的滅亡。同年12月,哀宗棄汴京而逃,第二年逃至蔡州。

1934年正月傳位完顔承麟,5天後城破,哀宗自缢,不久完顔承麟也被殺。

曆時119年的金朝就此告别曆史舞台。

接連滅遼和北宋的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金朝的速滅原因有很多,但最為主要的應該是其自身漸漸腐敗。

金人早期民主平等的精神在統治者不斷變換的過程中悄悄變質,轉為後期的貴賤有等;艱苦奮鬥、崇善騎射也變成了驕奢淫逸、貪生怕死;勤政廉潔的政治風氣也變得奢靡腐敗。

随着對漢文化的認識深入,金朝統治者帶頭學習,這并沒有什麼不好,相反有助于朝堂的政權穩固以及政治制度的完善。

但壞就壞在金朝不但學了漢文化的精華,亦學了其糟粕,最終自掘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