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lphaGo 成名之戰 | 曆史上的今天

作者:CSDN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曆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3 年 3 月 9 日,在 1986 年的今天,中國曆史上最大的辭書《漢語大字典》編纂完成。《漢語大字典》由四川、湖北兩省 300 多名專家、學者和教師經過 10 年努力編纂而成,全書約 2000 萬字,共收楷書單字 56000 多個,凡古今文獻、圖書資料中出現的漢字,幾乎都可以從中查出,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收集漢字單字最多、釋義最全的一部漢語字典。回顧人類曆史,3 月 9 日這一天還發生過哪些改變了我們未來生活的關鍵事件呢?

1943 年 3 月 9 日:Macintosh 項目的發起人 Jef Raskin 出生

AlphaGo 成名之戰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1943 年 3 月 9 日,人機界面專家傑夫·拉斯金(Jef Raskin)出生,他最為人知的成就便是在 1970 年代後期為蘋果電腦建立了麥金塔(Macintosh)計劃。拉斯金生于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在一個猶太人家庭裡長大;學生時代,拉斯金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取得數學與實體雙學士,副修哲學與音樂,之後在賓州州立大學取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完成了博士班課程但最終未取得博士學位。然後他轉往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音樂研究所,但沒多久将方向改為研究視覺藝術,并取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人機圖像界面研究獎金。

1977 年,在第一屆 West Coast Computer Faire 中,拉斯金遇到去展示 Apple II 計算機的史蒂夫·喬布斯與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和二人攀談後,史蒂夫·喬布斯決定和他創辦的公司 Bannister and Crun 合作,讓這家公司為 Apple II 撰寫 BASIC 程式使用手冊。1978 年 1 月,傑夫·拉斯金正式加入蘋果電腦公司,成為公司第 31 位員工,擔任出版物經理。

拉斯金對蘋果公司早期的工程項目産生了很大的影響。由于當時 Apple II 僅在 40 列螢幕上顯示大寫字元,是以他的部門隻能使用 Polymorphic Systems 8813(一種基于 Intel-8080 的機器,運作名為 Exec 的專有作業系統)來編寫文檔;這促進了更适用于 Apple II 的文本編輯器的開發。後來的 Apple Pascal 便是出自拉斯金之手。1979 年,傑夫·拉斯金啟動了麥金塔項目,通過直接在執行層獲得許可和資金,秘密避開了喬布斯的自負和權威,在項目第一年的時間裡建立并單獨監督了 Macintosh 項目;拉斯金的獨斷包括選擇他最喜歡的蘋果名稱作為電腦名字、編寫任務檔案《麥金塔之書》、確定辦公空間以及招聘和管理原始員工。

在拉斯金離開蘋果公司之前,他對于 Macintosh 的貢獻一直沒有被承認;因為 Macintosh 電腦在喬布斯的加入後經曆了一次“大變樣”,包括加入了拉斯金所不喜歡的電腦滑鼠還有各種迴異的功能接口。項目組的成員将拉斯金與完全不同的 Mac 成品的關系描述得更像是一個“古怪的叔叔”,而不是其父親。

在喬布斯 1996 年的采訪中,喬布斯将 Macintosh 稱為團隊努力的産物,同時承認拉斯金的早期角色。在拉斯金于 1982 年離開蘋果公司後,公司還是承認了拉斯金的角色,将第一百萬台 Macintosh 電腦作為禮物送給了他,正面刻有黃銅銘牌。離開了蘋果公司之後,拉斯金繼續在人機界面領域作出了許多貢獻,直到 2004 年 12 月,拉斯金被診斷罹患胰腺癌,最終于 2005 年 2 月 26 日在加州帕西菲卡病逝,享年 61 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6 年 3 月 9 日:Google 宣布收購 Writely

Writely 是由軟體公司 Upstartle 建立的基于 Web 的獨立文字處理軟體,最初釋出于 2005 年 8 月。Writely 原先的功能包括協同文字編輯套裝以及通路控制功能;菜單、鍵盤快捷鍵和對話框的展現方式與 Microsoft Word 和 OpenOffice.org Writer 等主流軟體十分相似。2006 年 3 月 9 日,Google 公司宣布并購 Upstartle;當時,Upstartle 僅擁有 4 名員工。Writely 原先運作于微軟公司 ASP.NET 技術上,使用視窗作業系統。然而從 2006 年 7 月開始,Writely 的伺服器被發現已轉移到基于 Linux 的作業系統。

與此同時,Google 開發了 Google Spreadsheets,這款産品引入了今天能在 Google 文檔中看到的大多數功能,可以說 Google 文檔從根本上就是來源于這兩個獨立的産品:Writely 和 Google Spreadsheets。Google 于 2006 年 6 月 6 日正式釋出 Spreadsheets,最初隻有一小部分的使用者能夠使用 Spreadsheets,基于先到先得的原則。随後限制性測試被替換為面向所有 Google 賬戶擁有者的 beta 版本。2006 年 10 月 10 日,Google 将 Writely 與旗下的 Google Spreadsheets 內建為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

AlphaGo 成名之戰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2007 年 2 月,Google 向 Google Apps 中提供了 Google 文檔服務。2007 年 6 月,Google 在檔案的首頁的引入檔案夾并以此取代了原先的 labels,顯示于網頁的側邊欄。2007 年 4 月 17 日,Google 并購 Tonic Systems 公司,以擷取其線上文檔管理相關技術;從那以後,Google 開始正式往線上服務中添加了表格、幻燈片、互動表單等功能,而不是局限于線上文檔。

2012 年 4 月 24 日,Google 推出 Google 雲端硬碟(Google Drive),內建了原有的 Google 文檔,結合了線上編輯檔案、檔案共享,并提供 5GB 免費存儲容量。使用者可以在線上編輯器裡建立文檔、電子制表和示範檔案,也可以通過 Web 界面或電子郵件導入到 Google 文檔中。

預設情況下,這些檔案儲存在 Google 的伺服器上,使用者也可以将這些檔案以多種格式下載下傳到本地電腦中。正在編輯的檔案會被自動儲存以防止資料丢失,編輯更新的曆史也會被記錄在案。為友善組織管理,檔案可以存檔或加上自定義的标簽。回過頭一看,Writely 的并購為 Google 帶來了 Google 文檔、Google 表格、Google 幻燈片和 Google 雲端,盤活了 Google 的線上服務功能,有着獨特的曆史意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6 年 3 月 9 日:AlphaGo 大戰李世乭拉開序幕

2016 年 3 月 9 日,AlphaGo 大戰李世乭拉開序幕。在南韓首爾舉行的為時 7 天的人機圍棋比賽中,谷歌旗下 DeepMind 開發的人工智能圍棋軟體 AlphaGo 最終以 4:1 戰勝世界圍棋冠軍、職業九段選手李世乭。繼“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之後,這場比賽被視為人類與人工智能的又一場較量。比賽的獲勝者将赢得 100 萬美元,而在 AlphaGo 獲勝後,Google DeepMind 表示該獎項将捐贈給慈善機構,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圍棋組織。賽後,南韓圍棋協會授予 AlphaGo 最高圍棋大師級别——“榮譽九段”。

AlphaGo,直譯為阿爾法圍棋,亦被音譯為阿爾法狗,其原名的“Go”為日文“碁”字發音轉寫,是圍棋的西方名稱;AlphaGo 是于 2014 年開始由英國倫敦 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人工智能圍棋軟體。AlphaGo 使用了蒙特卡洛樹搜尋與兩個深度神經網絡相結合的方法,一個是以借助估值網絡(value network)來評估大量的選點,一個是借助走棋網絡(policy network)來選擇落子,并使用強化學習進一步改善它。在這種設計下,電腦可以結合樹狀圖的長遠推斷,又可像人類的大腦一樣自發學習進行直覺訓練,以提高下棋實力。

AlphaGo 的研究計劃于 2014 年啟動,此後和之前的圍棋程式相比表現出顯著提升。在 2015 年之前,最好的圍棋程式隻能達到業餘段位。在和 Crazy Stone 和 Zen 等其他圍棋程式的 500 局比賽中,運作于一台電腦上的單機版 AlphaGo 僅輸一局;在其後的對局中,以分布式運算運作于多台電腦上的分布式版 AlphaGo 在 500 局比賽中全部獲勝,且對抗運作在單機上的 AlphaGo 約有 77%的勝率。2015 年 10 月的分布式運算版本 AlphaGo 使用了 1202 塊 CPU 及 176 塊 GPU。

AlphaGo 成名之戰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2016 年的今天,AlphaGo 和李世乭的成名之戰拉開帷幕。比賽的現場視訊和相關評論以韓文、中文、日文和英文播放。Baduk TV 提供韓語報道。騰訊和樂視分别提供了第一場比賽的中文報道以及九段選手谷力和柯潔的解說,達到了約6000萬觀衆。由美國 9 段棋手邁克爾·雷德蒙德(Michael Redmond)和美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克裡斯·加洛克(Chris Garlock)提供的線上英語報道平均達到 8 萬觀衆,在第一局接近尾聲時達到 10 萬觀衆的峰值。

AlphaGo 的勝利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圍棋則曾被認為是機器學習中的一個難題,對于當時的技術來說遙不可及。AlphaGo 在沒有人類對手後,AlphaGo 之父傑米斯·哈薩比斯宣布 AlphaGo 退役。而從業餘棋手的水準到世界第一,AlphaGo 的棋力擷取這樣的進步,僅僅花了兩年左右。最終版本的 AlphaZero 擁有更加強大的學習能力,可自我學習,在 21 天達到勝過中國頂尖棋手柯潔的的水準。人工智能的未來還會如何發展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