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備考資料(口袋應試第二版)11

7.範圍管理

在範圍管理這一章中,項目範圍确認所采用的方法、項目範圍确認的輸入、輸出、曆年試題出現的機率很大,必須掌握,其它内容盡量熟悉。如果大家時間和精力有限,不能長時間在電腦端複習的。

7.1項目範圍管理概念

7.1.2項目範圍管理的主要過程

項目範圍管理通過以下6個過程來實作:

(1) 編制範圍管理計劃過程

(2) 收集需求

(3) 定義範圍

(4) 建立工作分解結構

(5) 确認範圍

(6) 範圍控制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40166、140340

7.2編制範圍管理計劃和範圍說明書

7.2.2編制範圍管理計劃過程的輸入、輸出

2.編制範圍管理計劃過程的輸出

1) 範圍管理計劃

口袋應試:出現試題為“項目範圍管理計劃内容”

範圍管理計劃是項目或項目集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描述了如何定義、制定、監督、 控制和确認項目範圍。範圍管理計劃是制定項目管理計劃過程和其他範圍管理過程的主 要依據。範圍管理計劃要對将用于下列工作的管理過程做出規定:

(1)制定詳細項目範圍說明書。

(2 )根據詳細項目範圍說明書建立WBS。

(3) 維護和準許工作分解結構(WBS)。

(4) 正式驗收已完成的項目可傳遞成果。

(5) 處理對詳細項目範圍說明書或WBS的變更。該工作與實施整體變更控制過程 直接相聯。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50142

7.3範圍定義

7.3.1範圍定義

2.範圍定義的輸入、輸出

1)範圍定義的輸入

(1)範圍管理計劃

詳見教材7.2節。範圍管理計劃是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确定了制定、監督和控制項目範圍的各種活動。

(2) 項目章程

項目章程中包含對項目和産品特征的高層級描述。它還包括項目審批要求。

(3) 需求檔案

需求檔案描述各種單一需求将如何滿足與項目相關的業務需求。一開始,可能隻有 高層級的需求,然後随着有關需求資訊的增加而逐漸細化。

 2)範圍定義的輸出

(1)項目範圍說明書

(2)項目檔案更新

可能需要更新的項目檔案至少包括:幹系人登記冊、需求檔案、需求跟蹤矩陣。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50140、150340、180343

3.範圍定義的工具和技術

1)産品分析

2)焦點小組

3)備選方案生成

4)引導式研讨會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70143

7.3.2範圍說明書

項目範圍說明書描述要做和不要做的工作的詳細程度,決定着項目管理團隊控制整個項目範圍的有效程度。對項目範圍進行管理,又可以決定項目團隊能否很好地規劃、管理和控制項目的執行。詳細的範圍說明書或引用的文檔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項目目标

 (2)産品範圍描述

(3)項目需求

(4)項目邊界

(5)項目的可傳遞成果

(6)項目的制約因索

(7)假設條件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90143、190340

7.3.3建立工作分解結構

2.WBS包含的内容

WBS最低層的工作單元被稱為工作包,是我們進行進度安排、成本估算和監控的基礎。工作包對相關活動進行歸類。

(1)工作分解結構是用來确定項目範圍的,項目的全部工作都必須包含在工作分解結構當中,而且不包含在工作分解結構中的任何工作都不是項目的組成部分,都不能做,否則就是“鍍金’’。這是工作分解結構百分百規則的要求,即工作分解結構必須且隻能包括100%的工作。

(2)工作分解結構的編制需要所有項目幹系人的參與,需要項目團隊成員的參與。各項目幹系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同一個項目可能編制出差别較大的工作分解結構。項目經理應該發揮“整合者”的作用,組織他們進行讨論,以便編制出一份大家都能接受的工作分解結構。

(3)工作分解結構是逐層向下分解的。工作分解結構最高層的要素總是整個項目或分項目的最終成果。每下一個層次都是上一層次相應要素的細分,上一層次是下一層次各要素之和。工作分解結構中每條分支分解層次不必相等,如某條分支分解到了第四層,而另一條可能隻分解到第三層。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70343、180143

7.3.4建立工作分解結構的工具與技術

2.建立工作分解結構的輸出

1)範圍基準

經過準許的範圍說明書、工作分解結構(WBS)和相應的WBS詞典組成了範圍基準, 隻有通過正式的變更控制程式才能進行變更這個基準,它被用作比較的基礎。範圍基準是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包括:

(1)項目範圍說明書。項目範圍說明書包括對項目範圍、主要可傳遞成果、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的描述。

(2) WBS。WBS是對項目團隊為實作項目目标、建立所需可傳遞成果而需要實施的全部工作範圍的層級分解。工作分解結構每向下分解一層,代表着對項目工作更詳細的定義。

(3) WBS詞典。WBS詞典是針對每個WBS元件,較長的描述可傳遞成果、活動和 進度資訊的檔案。WBS詞典對WBS提供支援。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7.4範圍确認

确認範圍是正式驗收己完成的項目可傳遞成果的過程。确認範圍需要審查可傳遞物 和工作成果,以保證項目中所有工作都能準确地、滿意地完成。确認範圍應該貫穿項目 的始終,從WBS的确認或合同中具體分工界面的确認,到項目驗收時範圍的檢驗。确認範圍過程應該以書面檔案的形式把它完成情況記錄下來。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驗收過程具有客觀性;同時通過驗收每個可傳遞成果,提高最終産品、服務或成果獲得驗 收的可能性。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7.4.1項目範圍确認的工作要點

1.制定并執行确認程式

确認範圍的一般步驟:

(1) 确定需要進行确認範圍的時間。

(2) 識别确認範圍需要哪些投入。

(3) 确定範圍正式被接受的标準和要素。

(4) 确定确認範圍會議的組織步驟。

(5) 組織确認範圍會議。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70147

7.4.2項目範圍确認所采用的方法

1.檢查

檢查是指開展測量、審查與确認等活動,來判斷工作和可傳遞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産品驗收标準,是否滿足項目幹系人的要求和期望。檢查有時也被稱為審查、産品審查、 審計和巡檢等。在某些應用領域,這些術語具有獨特和具體的含義。

2.群體決策技術

群體決策技術就是為達成某種期望結果,而對多個未來行動方案進行評估的過程。 本技術用于生成産品需求,并對産品需求進行歸類和優先級排序。

達成群體決策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1) 一緻同意。

每個人都同意某個行動方案。達成一緻同意的一種方法就是德爾菲技術,由一組標明的專家回答問卷,并對每輪需求收集的結果給出回報。隻有主持人可以看到專家的答複,以保持匿名狀态。

(2) 大多數原則。

獲得群體中超過50%人員的支援,就能做出決策。把參與決策的小組人數定為奇數,防止因平局而無法達成決策。

(3) 相對多數原則。

根據群體中相對多數者的意見做出決策,即便未能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援。通常在候選項超過兩個時使用。

(4) 獨裁。

在這種方法中,由某一個人為群體做出決策。

7.4.3項目範圍确認的輸入、輸出

1.項目範圍确認的輸入

1) 項目管理計劃

項目管理計劃中的以下資訊可用于控制範圍:

   (1)範圍基準。用範圍基準與實際結果比較,以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變更、采取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

   (2)範圍管理計劃。描述如何監督和控制項目範圍。

   (3)變更管理計劃。變更管理計劃定義管理項目變更的過程。

   (4)配置管理計劃。配置管理計劃定義哪些是配置項,哪些配置項需要正式變更控制及針對這些配置項的變更控制過程。

   (5)需求管理計劃。需求管理計劃是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描述如何分析、記錄和管理項目需求。

2) 需求檔案

3) 需求跟蹤矩陣

4) 核實的可傳遞成果

5) 工作績效資料

2.項目範圍确認的輸出輸出

1) 驗收的可傳遞成果

2) 變更請求

3) 工作績效資訊

4)項目檔案更新

第二版[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40342、150343、170146、170344、180144、180339、180344、190341

●其它專業的備考複習資料,可以在檢視我的部落格:跬步郎的部落格  。已釋出的專業有“資訊系統項目管理師”“網絡規劃師”“系統架構設計師”

以下為第一版内容,僅供參考

進行項目工作分解時遵從的主要步驟

(1)識别和确認項目的階段和主要可傳遞物。首先識别出項目生命期的各個階段,然後把每階段的傳遞物明确和确認出來。

(2)分解并确認每一組成部分是否分解得足夠詳細。一般來講至少分解到可以合理的對其進行成本和曆時的估算為止。

(3)确認項目主要傳遞成果的組成要素。傳遞成果的組成要素應當用有形的、可檢驗的結果來描述,以便據此進行績效評估。

(4)核實分解的正确性。核對分解是否正确,可以通過回答下列問題來确定:

①最底層要素對項目分解來說是否是必需而且充分的呢?如果不是,則必須修改組成要素(例如添加、删除或重新定義)。

②每個組成要素的定義是否清晰完整?如果不完整,則需要修改或擴充描述。

③每個組成要素是否都能夠恰當地編制進度和預算?是否能夠配置設定到接受職責并能夠圓滿完成這項工作的具體組織單元(例如部門、項目隊伍或個人)?如果不能,需要做必要的修改,以保證合理的管理控制。

出題機率:★

130344

項目範圍說明書(初步)

項目範圍說明書在“可傳遞物”層次上明确了要完成項目需要做的相應工作。項目範圍說明書(初步)明确項目及其相關的産品和服務的特性和邊界,以及範圍控制和驗收的方法。

[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40142

分解WBS 結構的方法

分解WBS 結構的方法至少有如下三種:

(1)使用項目生命周期的階段作為分解的第一層,而把項目可傳遞物安排在第二層,

(2)把項目重要的可傳遞物作為分解的第一層,

(3)把子項目安排在第一層,再分解子項目的WBS。

[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40143、140341、150342

項目範圍變更的主要原因

①項目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例如,政府政策的問題。

@項目範圍的計劃編制不周密詳細,有一定的錯誤或遺漏。

③市場上出現了或是設計人員提出了新技術、新手段或新方案。

④項目實施組織本身發生變化。

⑤客戶對項目、項目産品或服務的要求發生變化。

[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40170

範圍控制

範圍控制的工作内容

範圍控制是監控項目狀态如項目的工作範圍狀态和産品範圍狀态的過程,也是控制變更的過程。經常把不受控制的變更稱為項目“範圍蔓延”。

範圍控制涉及以下内容:

影響導緻範圍變更的因素,

確定所有被請求的變更按照項目整體變更控制過程處理,

範圍變更發生時管理實際的變更。

變更産生的原因:

1) 項目外部環境發生變化;

2)項目範圍的計劃編制不周密詳細,有一定的錯誤或遺漏;

3)市場上出現了或是設計人員提出了新技術、新手段或新方案;

4)項目實施組織本身發生變化;

5)客戶對項目、項目産品或服務的要求發生變化。

變更控制的焦點問題;

1)确定範圍變更是否已經發生;

2)對造成範圍變更的因素施加影響,以確定這些變更得到一緻的認可;

3)當範圍變更發生時,對實際的變更進行管理。

範圍控制的工具和技術

偏差分析;

重新制定計劃;

變更控制系統和變更控制委員會;

配置管理系統。

範圍控制的輸入

項目管理計劃;工作績效資料;績效報告;已準許的變更請求;

輸出

變更請求;工作績效;組織過程資産更新;更新的項目管理計劃。

[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50143、190145

分解工作結構的原則

分解工作結構應把握如下原則:

(1)在各層次上保持項目的完整性,避免遺漏必要的組成部分。

(2) -個工作單元隻能從屬于某個上層單元,避免變叉從屬。

(3)相同層次的工作單元應有相同性質。

(4)工作單元應能分開不同的責任者和不同工作内容。

(5)便于項目管理進行計劃和控制的管理需要。

(6)最低層工作應該具有可比性,是可管理的,可定量檢查的。

(7)應包括項目管理工作(因為管理是項目具體工作的一部分),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8) WBS 的最低層次的工作單元是工作包。一個項目的WBS 是否分解到工作包,跟項目的階段、複雜程度和規模有關,一般來說早期,或複雜,或大規模的項目,其WBS 的分解顆粒要大一些,粗一些。

[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60142

項目的工作分解活動内容

把整個項目的工作分解為工作包,一般包括下列活動。

(1)識别和分析項目可傳遞物和與其相關的工作。

(2)構造群組織WBS。

(3)把高層的WBS 工作分解為低層次的、詳細的工作單元。

(4)為WBS 的工作單元配置設定代碼。

(5)确認工作分解的程度是必要和充分的。

[email protected]

出題機率:★

16014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