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資料結構的一些常見概念
- 二、資料的實體結構
- 三、資料的邏輯結構
一、資料結構的一些常見概念
- 資料元素:資料的基本機關(又稱為記錄)
- 資料項:不可分割的最小辨別機關
- 資料對象:相同類型的資料元素的集合
- 資料結構:互相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系的元素的集合
- 資料類型:是在程式設計語言中已經實作了的資料結構
那什麼是資料結構,它包括:

程式 = 資料結構 + 算法
二、資料的實體結構
存儲結構包括兩種:
順序存儲結構、鍊式存儲結構
- 順序存儲結構:在底層中用連續位址的存儲單元來存儲資料,常用數組實作
- 鍊式存儲結構:用不連續的存儲單元存放資料元素,并為每個元素增設指針域,用來指向後繼元素,常用連結清單實作
數組和連結清單的差別
- 從邏輯結構來看:數組必須事先定義固定的長度,不能适應資料動态地增減的情況;連結清單動态地進行存儲配置設定,可以适應資料動态地增減的情況,且可以友善地插入、删除資料項
- 從記憶體存儲來看:(靜态)數組從棧中配置設定空間(用NEW建立的在堆中), 對于程式員友善快速,但是自由度小;連結清單從堆中配置設定空間, 自由度大但是申請管理比較麻煩
- 從通路方式來看:數組在記憶體中是連續存儲的,是以,可以利用下标索引進行随機通路;連結清單是鍊式存儲結構,在通路元素的時候隻能通過線性的方式由前到後順序通路,是以通路效率比數組要低
三、資料的邏輯結構
資料的邏輯結構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集合 | 2.線性結構 | 3.樹形結構 | 4.圖形結構 |
---|---|---|---|
結構中的資料元素之間除了“同屬于一個集合”的關系之外,别無其他關系 | 資料元素之間屬于“一對一”的關系 常見類型:線性表、棧、隊列 | 結點間具有層次關系,每一層的一個結點能且隻能和上一層的一個結點相關,但同時可以和下一層的多個結點相關,稱為“一對多”關系 常見類型有:樹、堆 | 在圖形結構中,允許多個結點之間相關,稱為“多對多”關系 |
| | | |
下一篇是線性結構的分類和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