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見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國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作者:科羅廖夫

随着俄烏沖突爆發,全球地緣政治形勢進入新的動蕩期,地處亞洲大陸中部,連接配接東西方的中亞地區,正在上演一場涉及多方的地緣政治博弈,美國務卿布林肯就趕在G20峰會前,跑去了中亞。但從托卡耶夫政府的動作上看,中亞國家并沒有因小失大,放緩與關鍵友鄰中國的合作。

見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國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圖注:哈薩克斯坦媒體報道截圖

據哈通社等媒體報道,在托卡耶夫與布林肯會晤之後,哈國總理斯邁洛夫代表托卡耶夫政府就專門會見了中國駐哈大使張霄,雙方就貿易、招商引資、能源、農業、跨境水資源利用等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斯邁洛夫強調,中國是哈薩克斯坦重要的貿易夥伴,哈政府将按照兩國此前的構想,争取到2030年将雙邊貿易額提升到 350 億美元。

從中哈雙方在會晤後的表态上看,農産品進出口和鐵路運輸是此次會晤中的重點。斯邁洛夫向張霄大使表達了哈方希望消除貿易壁壘向中國出口更多農産品的意思。張霄大使則表示,中方願意從哈進口農産品,也願促進兩國間的鐵路運輸,加強區域間互動和夥伴關系。雖然雙方沒有談及安全、外交等事務,但結合近期中亞地區的外交動态來看,一場涉及中美俄三方的地緣政治博弈正在上演。

見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國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圖注:哈總理斯邁洛夫(右)會見張霄大使(左)

在斯邁洛夫與張霄大使會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剛結束了其上任後的首次中亞之行。在此次通路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期間,布林肯與中亞五國官員舉行了“C5+1”會議,宣布将追加投資,支援美方提出的中亞經濟倡議。

對于布林肯此行,外界的看法高度一緻,都認為這是美國加強在中亞的存在,拉攏相關國家的一次嘗試,《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甚至直接用了“挖中俄牆角”,來描述布林肯此行。而華盛頓會選擇此時在中亞行動,一方面是出于美方的全球戰略,想要将手伸向中亞這一關鍵地區,另一方面則是,俄烏沖突爆發後,這一地區的地緣局勢進一步變化,讓美方認為自己有可能在這一方向上取得突破。

見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國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圖注:美國務卿布林肯會見中亞五國官員

在蘇聯解體後,由于曆史慣性等原因,哈薩克斯坦等國與俄羅斯的關系較為密切。俄羅斯也一直将中亞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并通過獨聯體、集安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等由俄方主導的地區性組織,在經濟、安全等多個領域發力,維持自己在中亞的地區影響力。

是以,雖然中亞各國在政治、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響下,或多或少地展開了“去俄羅斯化”運動,但整體而言,俄羅斯在中亞仍舊有着其他大國難以企及的影響力。

見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國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圖注:俄羅斯在中亞一直有軍事基地

但随着俄方出兵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對普京政府在地緣事務上的強勢感到了擔憂,俄羅斯與中亞國家之間出現了一道較為明顯的裂紋。時至今日,哈薩克斯坦等國都沒有明确支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并承認烏東部四州入俄。

更重要的是,在普京政府以能源為武器,試圖逼迫歐洲讓步之際,中亞各國仍在向美歐出售能源,引起了雙方關系的進一步動蕩,作為中亞最大國家的哈薩克斯坦,甚至退出了獨聯體跨國貨币委員會協定。這種情況的出現,無疑會引起西方的注意,在布林肯出訪前,美國和歐盟方面已多次派人前往中亞。

見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國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圖注: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等人也在俄烏戰争爆發後到訪過哈薩克斯坦

俄羅斯自然不會坐視中亞各國與自己“分道揚镳”。普京在俄烏開戰後的首次外訪,就是前往中亞。在此次布林肯通路後,俄總理米舒斯京也到訪了塔吉克斯坦。可以說,俄方現在正在極力修補裂痕,確定中亞各國不會倒向西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亞唯一的非獨聯體國家土庫曼斯坦,就在去年6月與俄方簽署了深化夥伴關系宣言。

在美俄不斷在中亞發力之際,中國也沒有選擇置身事外,停止與中亞各國深化戰略夥伴關系。中國與中亞的高層級交流一直未斷,甚至有了增加的趨勢。不久前,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就在飛赴歐洲,參加慕安會的過程中,經停烏茲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幹,與烏外長在機場進行了短暫會面。中吉烏鐵路等事關雙邊經濟交流的關鍵項目也已提上了日程。

見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國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圖注:王毅主任

這些交流也反映出,在中國與中亞各國在經貿、能源等領域已經有了深厚合作基礎,雙邊關系穩步提升的背景下,哈薩克斯坦等國深知,作為自己搬不走的鄰居,以及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才是中亞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外部推動因素。

從中美俄的一系列動作上,外界其實可以看出,作為連接配接東西方的重要樞紐地帶,中亞的地緣政治形勢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中亞五國現在呈現出了一種,在增強獨立性的前提下,保持與俄羅斯在安全、外交領域的密切聯系;同時以經濟為首要切入點,提升與中國的夥伴關系;而又不拒絕美國伸出的橄榄枝,與西方維持一種若即若離狀态的整體地緣政治格局。

見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國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圖注:中國與中亞之間的經貿聯系越發密切

而在國際局勢動蕩,美俄、中美、中俄關系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中亞這種地緣局勢能保持多久,誰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确答案。但托卡耶夫在内政問題上處理上任納紮爾巴耶夫時所展現出的手段,以及在中美俄三方之間遊走博弈的手腕,着實令人印象深刻。

當然,雖說現階段的托卡耶夫政府有想在中美俄之間左右逢源之嫌,但有一點卻是很難改變的——那就是在中國與中亞聯系越發緊密的背景下,哈薩克斯坦等國舍近求遠,全面倒向西方的可能微乎其微。美國方面最終會發現,有些“牆角”是自己“挖”不動的。

繼續閱讀